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报纸应当为谁服务?这本来是早已确定了的问题。一九六二年八月,我们由综合报改为农民报时,就曾经明确的规定:今后报纸的主要任务,就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队,面向农民,为广大农民和从事农村工作的广大基层干部服务。用通俗的语言,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把报纸办成一张向广大农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共产主义教育的“活教材”。做为一张农民报,究竟怎样才能更好地为农民服务?怎样才能切切实实地办成一张为农民所喜闻乐见的“活教材”?近两年,我们组织全编辑部工作人员,带着这个问题反复地学习了毛主席著作,并且根据毛  相似文献   

2.
山西农民报向全国省农民报发出了开展竞赛倡议书.倡议书说:"在万马奔腾、排山倒海的大跃进高潮中,我们山西农民报全体同志决心努力学习兄弟报纸的优点,坚决克服自己的缺点,苦战一年来个农民报大跃进.我们倡议从五月份开始和兄弟报纸开展一个社会主义的友谊竞赛."倡议书并列出一九五八年十项跃进目标作为竞赛条件,在编辑工作上:  相似文献   

3.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报纸如何发挥其组织、引导、鼓舞、教育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作为面向全省农村的综合性报纸,帮助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以及农业战线干部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市场意识,引导人们有序进入市场,深层开拓市场,应该成为我们宣传报道的重中之重.今年《湖北农民报》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思考与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突破.  相似文献   

4.
十月二十日是山西农民报创刊十周年,山西农民报的全体工作人员于十月十九日举行了纪念会。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嗣志、山西省省长卫恒同志,都为山西农民报创刊十周年题了词。陶鲁笳同志的题词是: 小小农民报,创刊十年了; 十年话小报,农民都称好; 小报是座桥,党群通大道; 小报是法宝,它能开心窍。莫笑乡下佬,文彩日日高; 新人出新事,红旗处处飘; 农村变面貌,奔向新目标; 靠党来领导,光明路一条。  相似文献   

5.
国内新闻界     
《山西农民报》下乡和农民一起办报据新闻出版报报道(作者王坤宁):今年以来,《山西农民报》提出报纸改革新思路,编采人员走出机关大门,分赴全省农村,和广大农民朋友一起办报。3个月来,报纸面貌有了新变化,读者反映良好。《山西农民报》下乡去和农民群众一起办报的举动,具体来说.就是分地市、分农口各厅局、分县区轮流上门办报。3个月来,《山西农民报》先后推出了太原市的小康建设、晋中地区的农业产业化、阳泉市的农科教结合、运城地区的苹果战略、农业厅的玉米战略、山西农大的科技市场、襄汾县的滩涂开发、万荣县王显乡的苹果…  相似文献   

6.
一切宣传工作都要通俗化,作为直接办给农民群众看的农民报,更应该把通俗化的工作放在首要地位,这是革命所赋予我们报纸的任务。作为一个农民报的编辑,要把它作为搞好工作的努力目标,严肃对待,孜孜以求。以前,我把报纸的通俗化问题只当作技术问题来看待,结果走了许多弯路。从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报道能不能实现通俗化,对一个编辑或记者来说,首先是个认识问题,思想感情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  相似文献   

7.
一年来的办报实践使我们深深感到,要发挥一张地方小报的作用,搞好服务,就必须充分认识它的特点,从而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那么,县(市)报纸的特点有哪些呢? 第一,是办给农民看的报纸,从我们天门市的情况看,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5%;《天门报》85%在农村发行。这两个85%正好说明了我们这张小报应该把农民作为报纸服务的主要对象,提供的信息要适合他们的胃口。否则,这张报纸就会失去最广大的读者基础,信息容量再大,也是无的放矢。  相似文献   

8.
高峰 《青年记者》2003,(3):26-27
农民报从其定位来说,是面向农业、农村、农民的综合性报纸,读者群主要是以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为主。应该说,农民报的根是深深扎在农村这片沃土里的。报纸的报道对象是众多勤劳朴实的“泥腿子”,他们的生产、生活是农民报新闻线索、素材、题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但这并不意味着关于城市、市民的  相似文献   

9.
一九七九年十月下旬,中宣部新闻局召开黑龙江、吉林、山西、四川、甘肃、山东、江苏和上海八省(市)农民报负责人座谈会。会上,就如何办好省农民报问题交流了经验,开展了讨论。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如下: 一、目前全国有二百七十多种报纸,其中农民报只有八家。报纸加上杂志,合计发行量达一  相似文献   

10.
报纸的服务性问题,这在新闻理论中并不是一个未被人们谈及或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的新题目。然而,有关农民报或是主要面对农民的报纸的服务性问题,确实是个有待于探讨的新课题。服务性在农民报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就全国范围来看,省一级的农民报在建国初期就出现了,但那时有着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出版农民报的省、市数量少,二是出版过的农民报的发行量普遍较小,三是诞生后的农民报都不长寿.从一九七九年起,各省、直辖市有的恢复了农  相似文献   

11.
新华日报从去年九月一日起,增出了农村版(五日刊),到二月二十一日已出了三十五期。这是办给生产队干部、社员和农村知识青年看的通俗报纸;它的基本任务是:面向全省广大农民、生产队干部和农村知识青年,围绕“进一步巩固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这一中心任务,通俗地宣传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党的优良作风、工作方法和党的基本知识;介绍农业生产先进经验和科学知识,报道国际国内和本省的大事。  相似文献   

12.
华北省市报纸座谈会于一月二十六日到二十九日在天津举行。参加的单位是:河北日报、山西日报、内蒙古日报、河南日报、北京日报、天津日报、山西农民报、太原日报、唐山日报、唐山劳动报、承德“群众报”、张家口日报。另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也派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就一九五八年报纸工作的几项重要经验交换了意见,对报纸宣传工作如何运用辩证法,如何组织报道高潮,新闻工作者如何深入实际,如何开展通讯工作,作了此较详细的探讨。会议讨论了当前宣传工作的任务,认为中心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报纸是面向农民的。几年来,由于我们坚持四个服务——政策、技术、信息,生活服务,受到了广大农民的喜爱。今年报纸的发行量,已经达八十一万份,而且95%以上都是个人订户。在办报的实践中,我们体会最深的一条,就是报纸要回答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就农民最迫切关心的问题,开展讨论。自1979年报纸上开辟《讨论会》专栏以来,每年在报纸上至少开展四五次问题讨论。《讨论会》活跃了农民  相似文献   

14.
对读者负责     
由山西师范大学语文报社主办的《语文报》,是一张为中学生阅读的语文专业报纸。它从1981年创刊以来,把思想教育溶于知识传播之中,深受读者喜爱。现在,该报的发行量已经达到了一百九十万份。最近,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发出通报,号召全省报刊都要向语文报学习,做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语文报获得成功的主要经验是:坚持为读  相似文献   

15.
翻开1959年的山西日报,最吸引读者的是“红勤巧竞赛运动”的报道:回顾1959年我们的工作,最发人深思的也是“红勤巧竞赛运动”的报道。这一报道像红线一佯贯穿着全年整个农村报道,从年初开始,到现在还没有结束。它标志着我们报纸在省委的直接领导下,和全省群众运动的关系,已开始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报纸和运动紧紧地拧在一起,同命运共呼吸 1959年继续跃进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劳力不足。中共山西省委在年初就提出:“要使1959年一个工作日的效率等于1958年一个半甚至二个工作日的效率”。根据这一战斗口号,我们在一、二月份组织了大  相似文献   

16.
《陕西农民报》从1980年7月1日复刊到现在,已经15年了。 《陕西农民报》是中共陕西省委为全省农村干部群众办的一张通俗报纸,是陕西日报农村版,它有着长久的历史和优良的办报传统。1953年,报纸创刊,“反右”斗争时停刊;1963年复刊,“文革”开始后又被迫停刊。这张深受群众喜爱的报纸只有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开放年代,它才真正茁壮成长起来。十五年间,陕农报出报近2000期,期发量最高时曾达到45万份,总印数超过两亿份。订户除台湾、港、澳外,波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在全国各省的农民报中,同行们称陕农报不失为一张特色鲜明、生动活泼的报纸。  相似文献   

17.
我国十亿人口,八亿农民,农民报拥有这个最大的读者群,这是它得天独厚的生存发展基础;农村改革的初步成功,使致富心切的广大农民越来越认识到订阅农民报的好处,这是它的潜力所在。但是,光有这些条件还是不够的,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全国报纸刊物迅猛发展,仅就以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逐步确立,人民群众对报纸宣传的要求愈来愈高。作为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宣传为主的农民报,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民读者的要求,有几个问题值得认真探讨。 农民是农民报的“上帝” 一张报纸必须有相对稳定的读者群,读者是报纸的“上帝”。这是因为,相对稳定的读者群,既是报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办好报纸的重要基础。 农民是农民报最大的读者群,这本来是确定无疑的,可近几年有些农民报却出现了一种“弃农”、“嫌农”的倾向:在报纸上,“农民写、写农民”的东西少了,真正让农民关心的报道也不多;有些农民报干脆更名为“经济报”、  相似文献   

19.
《北京日报》上刊登的农村新闻,为什么要强调“城乡共赏”?因为《北京日报》是一张兼顾十几个郊区县、几百万农民读者对象的城市报纸。它既不同于只面向城市的报纸,也不同于专向农村发行的农民报、郊区版等。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近几年来,我们所采写的农村新闻,有不少是指导农村工作的,但考虑更多的是如何采写一些城乡读者都爱看的东西。这就是后来太家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城市报纸农村新闻的“城乡共赏”这一特点。城市读者对那种春种秋收、就生产谈生产的消息不感兴趣,有的勉强看看标题,也觉得没什么意  相似文献   

20.
从1999年12月上旬以来 ,山西省的省、地(市)党报及专业报 ,根据中共山西省委的部署 ,围绕“调整产业结构 ,振兴山西经济”的中心 ,多报同唱一台戏 ,集成合力 ,已在全省形成宣传强势。综观三个月各报的宣传报道情况及做法和形势 ,在全省已形成一个宣传报道“调整产业结构”的战役 ,这样大的规模在山西尚属首次 ,其特点是 :省报带头各报勇上集成合力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 ,省委七届九次会议做出“调整产业结构 ,振兴山西经济”的决定。《山西日报》编委会在充分酝酿 ,深入调查 ,制订好选题的基础上 ,于1999年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