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毛泽东同志重视档案、档案工作,为历史献的保存、档案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心血和智慧。笔谨以此表达档案工作对这位伟人的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2.
《湖北档案》2008,(1):F0004-F0004
该文献形成于17世纪中叶,共24件,保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这部分档案系统完整地反映了西洋传教士在华活动的情况。其核心内容是"汤若望案"历史上称"历法之争"。  相似文献   

3.
中国档案事业体系的形成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档案工作,踏着时代的步伐,烙下历史的脚印,于20世纪90年代,最终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系统的在国际档案界颇具影响的国家档案事业体系。  相似文献   

4.
刘平雪 《中国档案》2005,(12):45-45
近年来,我们接收了建国55年来部分中央国家机关在本部门保存了半个多世纪的大量文书档案、部分重要科技档案。为保证进馆档案符合规范,接收进馆前,各机关要根据《进馆档案的接收标准》,对移交档案进行一次再鉴定、再整理。一些档案工作基础较差的机关,鉴定整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档案部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日益明确,档案部门的服务已经从馆内走向馆外,通过宏观调控本地区的档案工作,促进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充分发挥在经济工作中的作用,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档案部门在社会经济工作中的影响力日益扩大,档案工作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模式,进入21世纪,面临新课题,新挑战,笔认为档案部门在提高服务,争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及时进行必要的人才资本投资和积累,是21世纪档案工作能够蓬勃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源泉,也是档案事业发展永恒的主题。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档案工作如何与时俱进,档案界的决策层在思考,普通的档案工作者也在思考。这两年南京市档案部门上下一致,齐心协力,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战略决策,围绕南京市委、市政府的工作目标,不断地突破传统的工作模式,扬弃过去,超越自我,解放思想,创造档案工作服务新机制.开辟新路,努力追求“先人一步,快人一拍,超人一着,高人一筹”的先机之利,赢得了档案事业的更大发展,档案工作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二十一世纪的钟声,我国档案事业满载着二十世纪的丰硕成果,以崭新的姿态进入了新的世纪。新年伊始,本刊在档案界部分学者的支持、帮助下,以笔谈的形式就我国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亟需解决的档案科研课题、档案馆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档案管理现代化新模式、电子文件的保管与利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在活跃档案学术研究、开阔档案工作思路、拓展档案工作的新领域方面,或许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现将笔谈概况予以刊载,供有兴趣的广大档案工作者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新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迅猛发展,档案的数量急剧上升,档案载体、档案类型呈多样性发展,给档案鉴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上我国各级档案管理机构所保存的长期档案将陆续到期,所以,在新的形势下,认真研究档案价值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已是当务之急了。我们认为做好新时期档案价值鉴定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相结合。1.提高对档案鉴定工作认识与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相结合。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是难度大、责任重、麻烦多的一项工作。开展这项工作,需要组织鉴定小组…  相似文献   

9.
创新高校档案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创新为标志,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世纪。面向现代化,面向知识经济,高校档案部门应与时俱进,针对高校特点,围绕工作创新做文章,善于运用新的思路、新的途径、新的办法来解决档案工作中遇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探索档案工作发展的新路子,努力开创档案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云南档案》2005,(2):22-23
近日,环渤海地区城市档案部门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汇聚津门,开展环渤海城市近代海关档案开发及研讨,决定成立联合开发机构,对天津海关档案进行联手开发。这标志着沉睡一个世纪的天津海关档案这座神秘又具极高现实价值的“古墓”从现在起重见天日。据了解,多城市、多区域档案界专家学者共同联合开发一个共性档案,在国内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1.
张眉 《电力档案》2001,(1):12-12
特殊载体档案是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标志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档案事业的繁荣,跨入21世纪高科技时代,特殊载体档案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强劲的发展势头,随着历史的发展,特殊载体档案将取代传统的纸质档案占据主导地位,因此,积极地研究特殊载体档案的分类,对于现代企业档案实行科学管理,对于档案工作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肖煜 《陕西档案》2003,(5):28-29
在人类社会迈进21世纪之际,知识经济的浪潮已向我们席卷而来。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档案部门应如何让馆藏的科技档案大显身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适应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需要呢!本根据自己的认识谈些体会。  相似文献   

13.
澳门特别行政区历史档案馆库藏档案,年代久远,时间跨度从17至20世纪,历时近四百年,最早一卷是1630年的议事会档案。目前档案储藏形式多样,除纸张档案,还有特藏图书和期刊,以及各类图像档案等。其中纸张档案中,以手抄本为主,尤其是早期的议事会及财政厅档案,双面书写,多装订成册。在这些档案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外文,尤以葡萄牙文为主。鉴于此,所以缮录抄写的纸张,全是欧洲国家生产。  相似文献   

14.
纵谈档案工作面向社会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献 《浙江档案》2003,(2):30-30
进入21世纪,经济突飞猛进,信息倍速增长,给档案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档案服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如何创新机制,提升功能,面向社会实施优质、高效服务,成为档案部门认真思考及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此,本人就档案工作面向社会服务这一问题谈一些看法。一、目前档案工作的服务状况l、服务意识有所增强,服务方式有所改变,但传统思想认识和传统工作模式带来的影响仍旧存在。一方面,档案馆、室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在传统利用服务的同时,逐步开展了档案与文件的电子条目机检、网上利用服务,馆、室信息开发与宣传服…  相似文献   

15.
徐凯 《兰台世界》2006,(6X):30-30
21世纪,是知识时代、信息时代和竞争的时代。在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新问题面前,要想紧跟时代的步伐,发展档案事业,谱写档案新篇章,就必须积极探索档案工作新思路,在如何“创新”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6.
论地方档案立法中的地方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将是地方档案立法全面、迅速发展的良好时机,只有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地方档案立法才有价值,才能真正健全和完善档案法规体系。章从地方特点,地区特点两个方面对地方档案立法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和阐释。  相似文献   

17.
李娅 《四川档案》2001,(6):21-2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科技的迅猛发展对档案工作提出新的挑战,本认为档案工作应当不断转变观念,提高自己素质,以适应新呢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8.
档案专业高等教育担负着为21世纪档案工作培养人才的重任,其教育质量、人才培养方向都直接关系到档案事业的发展。面对当今社会对档案专业需求提出的多元化和高素质要求,档案专业高等教育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把握好人才的培养方向。  相似文献   

19.
《档案与史学》1996,(4):4-6
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将于1996丰9月在我国北京举行。这是本世纪最后一届国际档案大会,它的主题是:“本世纪末的档案工作——回顾与展望”。届对将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代表与会,共同总结、探讨本世纪以来各国档案工作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科学预测即将来临的ZI世纪国际档案界活动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制订国际档案界跨世纪的发展战略。为了做好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的组织筹备工作,中国政府成立了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组织委员会。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罗干出任组委会主席。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我们相信,在我国政府的…  相似文献   

20.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芝 《天津档案》2006,(12):21-21,32
21世纪是一个社会高度信息化的崭新时代。作为国家献信息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档案事业。面临着由传统的档案实体管理体制向以全方位的档案信息管理、档案信息服务和档案信息开发三位一体为特征的新体制的历史性转轨。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发出了‘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的号召。将开发包括档案在内的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江泽民间志在视察上海市档案馆时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档案就是很重要的信息资源。要努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积极为改造和振兴上海服务。多年来。我国广大档案工作积极开展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努力使档案工作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较为显的成绩。下面围绕着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