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茶陵(今湖南茶陵县),弘治(1488—1505)、正德(1506—1521)年间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卒谥“正”,故世称“李正”、“李西涯”、“李长沙”。李东阳是明代前中期坛领袖,复古格调派诗歌理论的奠基,他的诗论观点集中在《怀麓堂诗话》及为友人所作的诗集序言当中。本拟从体批评、诗学风格与诗学取向三个方面来探讨李东阳诗学理论的主要成就与特征。  相似文献   

2.
李东阳认为诗必有“格调”,看诗要由“格调”下手。但他并不主张摹拟,而是力求诗句的自然匀稳。前后七子则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力攻东阳,嫌他软滑。李东阳这祥,专讲“格调”,不注意情理;七子之徒,自视甚高,雄傲一时,这不能不产是明诗不如宋诗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明初诗学与李东阳的"格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初诗坛对诗歌形式的探讨,形成研究诗体、诗法、诗格的文艺思潮,技术性的阐释在这段时期达到了一个顶峰。在这样的氛围中,李东阳的诗学理论难以脱离时代风气的影响,其“格调一论看似是对侈言“诗法”的反拨,其实是对诗歌创作中声调使用的技术性阐释,是改头换面的诗法。  相似文献   

4.
散文诗是属于诗还是散文,这是理论界争论较大的问题。笔者认为,散文诗是诗,它具有诗的内核。音乐性则是散文诗区别于散文的重要因素,诗之音乐性的内涵是什么?诗评家吴思敬说:“诗的音乐性从本质说是对现实生活中不同音色、音高、音响构成的带有某种节奏的事物的反映”。这种将自然音响与音乐的简单类比,忽视了音乐的乐音构成不再是自然之音的摹仿,而是一种全新的东西。这种反映还只是生物的反映的手段,而非艺术的手段。诗评家周红兴认为:“所谓音乐性,就是诗歌在形式上和语言上的具有的与音乐相同或相近的艺术特质”。在分析中,他进一步将诗歌的音乐性归结为诗的声韵、分行和对偶句  相似文献   

5.
试论李东阳的格调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李东阳在其《麓堂诗话》中提出了他的格调思想,这对后来复古派格调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1、以乐衡诗的基本思路和论诗方法;2、识辩“时代格调”的学诗途径;3、守法而求“兴趣”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6.
李东阳及所著《怀麓堂诗话》绍承杨士弘《唐音》及高棅《唐诗品汇》崇唐理路,续探审音辨体,并开启明格调论诗学。在韩诗接受上,借由汉魏"简古"诗格到经杜、韩、苏一衍再衍的"渐粗"诗格,窥探到流动的诗史,使其辨诗、文二体之分别的尊体论具有变通的破体论色彩;通过分析杜、韩、苏诗的声调韵律差异来甄别其不同的格调特征,从而辨识韩诗风格,其格调论更具实践性品格。杜、韩、苏的诗歌创作成就是玉成李东阳格调论的最终渊源,而李氏又以其诗学眼光肯定了韩诗大变唐诗的若干"通变"因素,不同于《唐诗品汇》的韩诗"正变"观。  相似文献   

7.
新诗的处境由来尴尬 ,但与之对照的歌曲却如火如荼地传唱。“诗”与“歌”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 ,在中国古诗中 ,诗就和歌一样 ,与音乐的关系非常密切。诗与歌在“音乐性”这一点上是可以相通的。借歌以传播诗 ,可以说是新诗拥有读者群的一个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关于沈德潜“格调”说的研究中,如何把握其理论体系是一个仍需探讨的问题。本文认为,沈氏“格调”说实际包含“诗教”和“格调”两个基点,而根本一点在“诗教”。“诗教”的实现依赖于“雅正”与否的价值裁定;“格调”则为“诗教”在诗性意义上的完美树立找到了典范。  相似文献   

9.
在古代诗歌理论研究中,对明初著名诗论家李东阳的研究过去从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今湖南茶陵县)人,生于北京,逝世后葬于北京。弘治、正德年问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卒谥“文正”,故世称“李文正”、“李西涯”、“李长沙”。李东阳是明代成化后期至正德初期文坛的领袖,复古格调派诗歌理论的奠基者,也是第一个具有全国影响的湘籍文学家。  相似文献   

10.
宋湘的诗论     
从清初至乾嘉诗坛,在诗的本质、诗的源泉、诗的表现、诗的风格等诗歌美学问题上,一直进行着壁垒分明的论争.王士祯“神韵说”片面标举王孟家数,沈德潜“格调说”恪守“温柔敦厚”的诗教观,倡导诗必盛唐,翁方纲“肌理说”推重考据诗,向书本讨生活;而叶燮、袁枚性灵派诗人等则主张诗应抒发真情实感,诗离不开现实生活与江山之助,诗的表现应创新,诗的风格宜多样化.后者的观点显然大多符合诗歌艺术规律,具有更高的美学价值.本文所论的乾嘉时代诗人宋湘的诗学观,基本上是站在叶燮、袁枚一方,并且不乏独到的见解,对推动诗歌创作的健康发展作出了相当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沈德潜以格调说诠释《诗经》,强调温柔敦厚的审美风格,评析体法,突出情感对艺术形式的决定作用,借演绎“《诗》正而葩”诠释《诗经》的关学风格。  相似文献   

12.
刘金生 《湖南教育》2002,(22):44-44
一、通过诵读品味诗的词句之妙。诗的感人力量、遣词造句之妙,都能从诵读中感悟出来。所以,通过诵读品味诗人的炼字炼句、体会诗人的感情是很重要的。例如《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前后两句的音调显然不一样。通过诵读,可以深入体会前一句的蔑视口气和后一句的豪迈感情。在“死”、“活”前都有停顿,就突出了两者性质的截然不同。“死”和“活”都是应该重读的,用来突出其表达效果。二、通过诵读理解诗的结构特点。诗歌的感染力在于它既有强烈的音乐性,又有丰富的…  相似文献   

13.
杨慎是明代学识最为渊博、著述最为繁富的作家,著有《升庵诗话》等诗歌理论著作。自少年起。杨慎受业于以文章名天下的一代宗师、内阁大学士李东阳;状元及第迄至中年遭流放以前,杨慎任职于翰林院,以博学名闻天下。杨慎评议唐宋诗,阐发“夺胎换骨”的理论、学习六朝和晚唐诗歌,形成独特的诗歌风格以及运用实证的方法解诗等三方面诗学理论,都与他曾经在翰林院任职的经历有关。  相似文献   

14.
杨一清在明代诗坛上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认为,杨一清诗宗唐学杜,在思乡、咏怀、忧时、写景、友谊等方面都有佳作。其诗内容丰厚、感情真挚、风格多样。他与李东阳同为明代中叶以复古为旗帜进行诗歌革新的先驱性人物,直接影响了以李梦阳为首的“前七子”。在明代的诗坛上应有一席之地。今本文学吏无他,不够公正。  相似文献   

15.
李商隐的诗深婉精丽、富有感伤情调和象征暗示色彩,其中尤以“无题”诗最引人注目、惹人深思。“无题”诗格调凄美,感情真挚,多以爱情为主题。爱情的难以实现与诗人的感情基调形成了无题诗凄艳、感伤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6.
翁方纲论诗作诗 ,俱仗八股和学问为利器。其“肌理说”与乾嘉之学、八股之学、桐城派文论大有相通之处 ,且有修正“格调说”、“神韵说”之意。其诗最大的失误不在于以学问为诗 ,而是缺乏诗情 ,艺术表现呆板 ,原因是缺乏诗才 ,学诗太迟  相似文献   

17.
李东阳称“唐人不言诗法”,而实际上唐人不但言诗法,而且其诗法理论是相当丰富和深刻的,与诗歌发展的历史进程相适应,唐代的诗法理论以近体诗为主要讨论对象,探讨并最终解决了声律、偶对、势体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而促进了近体诗学及近体诗创作的全面成熟和繁荣。  相似文献   

18.
“活”中育风格成都市实验小学苏文钰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风格和格调是教育的重要资源。”我校的风格是什么?概言之,就是一个“活”。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校已形成“管得活、教得活、学得活”的办学风格。一、以“活管理”实现办学机制高水准的运转学校工作与管...  相似文献   

19.
周流溪译诗语言精练、流畅、音乐性强。他对译诗有许多经验总结。周流溪认为,译诗是一种“再创造”,译诗须态度严肃认真,译诗须与研究相结合,译诗须善于把握标准。周流溪的译诗理论与实践对翻译工作者,尤其是对译诗者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朱尊、汪森“醇雅”说的论词理论为参照系,论述了厉鹗词论的“雅正”说的特点:一是重寄兴托意,重作家对时代和社会生活的感发;一是维护词固有的审美特质,即“格高韵胜”、含蓄蕴藉的审美风格。并指出厉鹗“雅正”说是对朱、汪“醇雅”说的积极发挥和必要补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