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努力,中国的海洋文学研究取得了诸多成绩,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界定概念以推进类型化研究、选择经典并勾勒海洋文学史、开展海洋文学批评。今后需要进一步推进海洋文学类型化研究,引入生态思想重新审视“海洋性”“人文性”“文学性”的关系,建立起符合海洋文学特征的批评体系,让海洋元素参与丰富中国文学与中华文明的内涵,并为人类与海洋和谐共处打下坚实的文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海洋教育史是指人类开展航海教育、水产教育、海防教育、学校海洋教育、社会海洋教育等教育活动的历史。作为服务教育强国和海洋强国的教育史研究新领域,海洋教育史体现了教育学、历史学、社会学、海洋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并为推进海洋教育实践和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学术支撑。海洋教育史在内涵上体现了服务教育强国的借鉴中外、面向未来、培养人才、为我所用等特点,在内容上蕴含了服务海洋强国所需的多重领域;在实践上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培养民众海洋国家意识、锻造新型海洋观、建设现代化国家提供强有力的教育史学资源。  相似文献   

3.
我国海洋文学的研究正逐渐走向深入,但是与之相应的海洋文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实践却尚未起步。语言文学携带着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任,起着传承民族文化、塑造人格构造精神的重要作用。在国家海洋战略下重新发掘与利用我国海洋文学作品的审美资源,分享西方海洋文学作品的丰厚传统,并将两者加以结合,重视和研究海洋文学课程体系的系统建设与全面实践,为我国海洋文化观的建构提供强大的话语和审美资源。  相似文献   

4.
文学既是语文承载的主要内容,也是语文的表现形式,是蕴含在语文当中的富有审美意识的形态。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主要是通过文学来体现的。文学的内涵直指人性、人道、人权和人生,表现人对自然的感悟和真切情意。文学是人学,学生通过文学获得认识人生和领略自然天地的智慧与灵气,从文学的世界接受真、善、美的熏陶,文学为学生创设了陶冶品行、塑造丰富人性的艺术领域。语文教育只有贯穿文学教育,关注人的文化构建和人格养成,才能实现人的精神价值的全面升华。  相似文献   

5.
诗歌审美性教学,不同于以往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它是在文学作品所展示的审美世界中,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去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最终把文学教学的目的落到实处。审美性教学注重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精神世界,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开拓情感的自由空间,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最终塑造学生的审美人格。  相似文献   

6.
一、体悟人文内涵,重视文学教育——语文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20世纪世界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这是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共同承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海洋教育学需要在理论研究、实践研究、智库研究和评价研究等四个方面形成合力,四方发力形成海洋教育的四维模式。其中,理论研究是基础,实践研究是应用,智库研究是服务,评价研究是保障。开展科学严谨的海洋教育评价是深入推进海洋教育实践、促进海洋教育开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基于培养人的海洋素养为主要内涵,以学校体系、社会体系、政府体系和研究体系等四类海洋教育机构作为评价对象,关注海洋教育评价中的政治与安全意识的主体性、人文与文化知识的人文性、自然海洋探索的科学性以及人与海洋良性互动的生态性。教育评价关注目标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海洋教育指标体系设计需要海洋素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国际竞争力理论等理论支持。海洋教育评价需要重视海洋素养在评价中的核心概念作用。海洋素养和海洋教育观测点是海洋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依据。中国海洋教育评价(CMEE)分为内容评价、区域评价和机构评价三种类型,在当前机构评价是海洋教育评价的代表性形式。中国海洋教育机构评价指标体系(CMEIE,2020版)由品牌力、主题力、管理力与影响力4个一级指标构成,二级指标14项,三级指标45项,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国内外海洋教育专家等同行评价功能,严谨设计观测点,精准取样,将对于全方位了解我国海洋教育机构活动开展状况,引导海洋教育实践朝着科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该指标体系将成为未来海洋教育机构评价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8.
海洋教育学需要在理论研究、实践研究、智库研究和评价研究等四个方面形成合力,四方发力形成海洋教育的四维模式。其中,理论研究是基础,实践研究是应用,智库研究是服务,评价研究是保障。开展科学严谨的海洋教育评价是深入推进海洋教育实践、促进海洋教育开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基于培养人的海洋素养为主要内涵,以学校体系、社会体系、政府体系和研究体系等四类海洋教育机构作为评价对象,关注海洋教育评价中的政治与安全意识的主体性、人文与文化知识的人文性、自然海洋探索的科学性以及人与海洋良性互动的生态性。教育评价关注目标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海洋教育指标体系设计需要海洋素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国际竞争力理论等理论支持。海洋教育评价需要重视海洋素养在评价中的核心概念作用。海洋素养和海洋教育观测点是海洋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依据。中国海洋教育评价(CMEE)分为内容评价、区域评价和机构评价三种类型,在当前机构评价是海洋教育评价的代表性形式。中国海洋教育机构评价指标体系(CMEIE,2020版)由品牌力、主题力、管理力与影响力4个一级指标构成,二级指标14项,三级指标45项,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国内外海洋教育专家等同行评价功能,严谨设计观测点,精准取样,将对于全方位了解我国海洋教育机构活动开展状况,引导海洋教育实践朝着科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该指标体系将成为未来海洋教育机构评价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次创新与发展,宋元海洋文学表现出三个鲜明的时代特征:1、它以丰富多彩的海洋题材和文学体裁,突出了自先秦以来的海洋文学的创新和发展。2、它以时代独特的对外开放的社会背景,突出了海洋文学所具有的超迈开放的海洋意识。3、它以宽视野、多角度的审美追求,突出了海洋经略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文学教育窥探两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教育不是一种临时应急的拯救行为,而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文教育的一种形式,所以不必把新世纪出现的文学边缘化现象与文学教育联系在一起。文学教育应该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在适应社会变化和需要的同时,更加普遍地扩大教育的审美内涵,立足于营造整个民族的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世界各国均从战略高度认识海洋。从国家大战略层面,笔者提出海洋教育是海洋强国的战略基础,推广和深化海洋教育研究与实践是时代所趋。从海洋教育实践的紧迫性和研究深入性的视角,提出建设海洋教育学的内容、意义和价值,教育学是海洋教育学的第一属性。海洋教育研究需要有教育学、海洋学、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等学科融合,形成立体式的跨学科研究视域。从研究内容上,海洋教育学研究涵盖了海洋教育学科理论研究、海洋教育史与海洋教育比较研究、海洋知识本体研究、基础海洋教育研究、高等海洋教育研究、专业海洋教育研究、社会海洋研究、海洋资源保护和开发研究、海洋意识与海洋安全研究、“一带一路”专项海洋教育研究等十大研究领域,此十大领域构成了海洋教育学丰富的研究体系。同时,构建海洋教育学需要有国际视野和中国立场。海洋教育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覆盖、重点推进。当前,海洋教育学亟需突破的重点领域为:第一,海洋教育史和海洋教育比较研究;第二,知识本体建构研究;第三,中小学海洋教育的实践探索;第四,发挥智库功能,等。  相似文献   

12.
关于进行海洋意识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新世纪,陆上资源面临枯竭,人类环境日趋恶化,人们把目光投向海洋,21世纪是海洋世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使争取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成为新的焦点。强化海洋意识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马汉的海权论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培养民族的海洋意识庆从学校教育抓起。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日益接轨,人们的海洋观念也在不断发展,从海洋为人类提供渔盐、舟楫之便,到国际贸易交流大通道,再到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宝库和生存空间,海洋经济已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积极力量。从宏观及微观的结合上(以南通为例),探索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分析机遇及挑战,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乐教是礼乐政治文化的产物,但其意义却并不仅限于政治。乐教发展过程中接受主体对乐的体验、认识与运用,拓展了主体深赋情韵的现实人伦关怀与道德理想,它自由无羁、充实光辉的人格精神冲破了有限存在及上下与天地同流的超越情怀。儒者在乐教中完成了人格精神世界的审美建构,其中含蕴的教育思想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无上价值。一千五百年来,陶渊明的文化意义不断被挖掘,并受到极大的推崇。在当代中国,陶渊明尤其显出他的重大价值。种种精神危机表明,今天更需要陶渊明。陶渊明的独立人格以及追求自由的精神,会感召我们勇敢地面对人生的困境,冲破精神枷锁。陶渊明的真率人格,激励我们努力做真人、讲真话,回归生活的本真状态。陶渊明创造的田园诗,是美育的好教材。陶渊明的巨大的人文价值,应该成为人们自身修为、清洁灵魂的良药;同时,也应该成为改变不良社会风气的一种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6.
持续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解决其“应用”的需求。以商科为例,要分析并满足随地区商贸发展能进行自我调适并成长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探究高校、专业园区和企业在产教融合中不同的动机及其合作条件,结合实证提出“知识递进、业务顺承”的培养工作思路;构建三方联合培养的业务驱动模式,探索“搭建、熔炼、移植”的团队化定向培养运作机制,为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美育的作用和意义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进入一种超越人我之见、超越功名利害生死的境界,获得终极幸福。美育就是情感教育,其作用在陶养人的感情,使人的情感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给人的高尚行为以推动力。美育对人能发生作用在于关具有普遍性和超脱性。美育还能够弥补科学的概念性、抽象性、机械性,使人生丰富而有意义。美育具有自由性、进步性、普及性,能给人的情感以抚慰,使人的心灵纯洁高尚,给人类以温情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8.
人要想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就不仅仅是生物人的成人问题,更重要的是精神人的成人的问题。而人的精神成人离不开教育。灵性教育的介入与参与,不失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途径的教育选择。人的全面发展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全面形成和个性的自由发展等。灵性是人的心灵层面中居于高端的、具有超越性且能够创新技能和知识,能够产生智慧的存在、状态或力量。灵性教育是指传授使学生能够创新技能和知识,能够产生智慧的能力的教育。教育的中心问题是人的问题,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灵性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类型,研究的是人的精神中的一个点——灵性,是以人的灵性提升和拓展为具体的研究对象的。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研究的对象是人,灵性教育研究的对象也是人。人是二者共同关注的对象。只不过,人的全面发展所研究的人的领域更宽广、内容更丰富,而灵性教育所研究的人的领域相对较窄,只是人的心灵深处的灵性问题。灵性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耦合发展: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灵性教育的最高理想,另一方面,灵性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哈萨克民间叙事长诗是哈萨克文学中最具光彩、成就辉煌的部分,也承载着哈萨克民族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情感心理。哈萨克民间叙事长诗中常见的审美意象有:草原意象、马意象、鹰意象、猫头鹰意象、狐狸意象、狼意象等。这些审美意象充分传达出哈萨克民族深刻的心理感受、丰富的思想情感以及独特的文化精神和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灵焚是散文诗界一个不容忽视的独异存在,是当代散文诗坛的一大怪杰,是关切人类生存和精神处境并建立在深广文化与知识背景上的一位诗哲。他总是超越生存的悲欢,巡回于人类内心境况的悖论与荒谬的地带,把我们引进人迹罕至的精神陌土,显示生命的虚无、恐惧、困惑、缠绵、坚毅、率真等一幕幕心灵图景,孜孜以求灵魂上的魄力与韧性。面对"在者"的诗性言说,寻找"情人"的精神旨归,直面终极的灵魂救赎,突出重围的审美自足,使灵焚的艺术文本,在文学史的意义上影响和决定着散文诗在当下的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