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透过战争看美国新闻自由的堕落--从越战到海湾战争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人把言论自由的起源可追溯到中世纪的英国《大宪章》和17世纪的《权利法案》,但真正明确保护言论自由的法律是1791年批准生效的美国宪法第一条修正案。它规定:“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言论或出版自由。”这项条款成为美国新闻自由史上的里程碑。美国民主之父杰斐逊也为言论和新闻自由作出了最有力的理论贡献。“民意是我们政府的基础。所以我们先于一切的目标是  相似文献   

2.
程思遥 《今传媒》2012,(11):30-32
西方媒体常常以"新闻自由"的普世价值来宣扬、标榜自己的立场、观点等。然而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第一个宣布破产的国家便正是宣扬"0°新闻自由"的冰岛。2010年6月17日,冰岛议会一致投票通过了《冰岛现代传媒倡议》,使得冰岛成为世界上最严格的维护新闻自由和保障自由新闻环境的国家。该议案的执行有助于国际新闻界重新审视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对于我国制定新闻界的相关改革措施或法律条款也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代西方新闻自由观 (一)新闻自由在西方的发展 新闻自由是近代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最初被表述为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在人类历史上,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崛起,一些思想家在17~18世纪率先提出了要求言论、出版自由的口号.新闻自由观念在西方的发展经历了从约翰·弥尔顿到约翰·洛克到密尔,最后由杰弗逊把出版自由和言论自由付诸实施,用法律的形式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4.
宪法司法化与新闻自由权利的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 闻自由属于民主和人权范畴 ,从法理上看 ,主要由新闻媒体、公民和政府三方构成。其外延天然包含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 ,因此新闻自由是一项根本的政治权利 ,现代民主国家也大多把新闻自由列入宪法保护的权利范畴。新闻媒体、公民和政府以及其他社会组织都需要新闻自由 ,但也可能由于某种原因而危害新闻自由 ,只有通过法律的制约和协调 ,才能使新闻自由权利得以实现。综观世界主要国家有关新闻自由权利的法律渊源 ,大多停留在宪法这一国家根本大法层面。由于宪法的最高权威性使其在具体司法裁判中难以直接援引 ,因此宪法对新闻自由权利的保…  相似文献   

5.
高深 《东南传播》2012,(4):40-41
《世界新闻报》窃听事件,使之成为滥用新闻自由并公然挑战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规范和道德伦理的典型,这个事实案例与西方新闻理论相去甚远。笔者将从媒体的新闻自由权利、媒体的独立性、西方媒体的垄断现象以及媒体理性这四个方面对西方新闻理论与现实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环顾现代社会,新闻媒体已俨然成为维持社会宪政民主体系、调节政府与公民关系的社会公器之一。而新闻自由也一直受到西方社会的推崇,犹如普世价值。新闻自由的理念诞生至今已有三百余年,但关于新闻自由的定义和内涵却是杂家百言,莫衷一是。从自由主义新闻自由理论到社会责任理论,新闻自由均被透视为一个关于权利的问题而加以讨论。及至当代,以罗尔斯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者提出的权利优先论成为对权利进行合法性论证的主流话语。本文尝试对权利优先论诞生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梳理权利优先论的论证逻辑,指出权利优先论的去道德化要求和新闻媒体所应承担的道德和社会责任存在潜在的冲突和矛盾。  相似文献   

7.
陆冰 《中国传媒科技》2012,(14):186-187
新闻自由作为一种理念,虽然起源于西方,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共同追求.新闻自由有其重要的价值,理应受到法律的保障和支持;但新闻自由也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同样应受一定的社会控制.笔者通过对新闻自由特点的阐述,并分析当今中国新闻的自由现状,对新闻的自南控制提出自己的观念和看法.  相似文献   

8.
新闻自由是在法律范围内,借助媒体传播信息和意见的自由,构成公民、记者和媒体的法定权利。 媒体发表新闻与意见不受约束,当然是自由的,但不能损害公共利益或他人、他国的名誉,否则应受到道德谴责或法律审判。 在民主国家,媒介防止煽动、诬陷或辱骂性言论,对他人的名誉和世界和谐有新贡献。是各国媒体公认的义务。 西方少数媒体及记者对中国的振兴。不断释放诽谤、污蔑与猜疑的信息,打着新闻自由的旗号诋毁中国,是他们遏制中国发展惯用的伎俩。 1948年联合国通过的《国际新闻自由公约》表明,新闻自由作为国际报道的严格规范。是各国新闻界的行为准则。 国际报道涉及他国的主权和尊严,各国记者只有相互尊重彼此的制度、民族权益和文化,才能形成新闻自由的国际性。  相似文献   

9.
新闻自由是社会制度、政治压制、文化浸润等综合因素的反应,西方新闻自由的现实表达始终摆脱不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框架以及市场逻辑的纠缠。本文将从西方新闻自由的历史逻辑入手,结合西方新闻自由的现实悖论来充分地研究西方新闻自由。  相似文献   

10.
维护公民知情权是新闻自由的主要体现,而保证公民的个人信息及生活不受干扰是隐私权的主要体现,在实际生活中存在新闻自由与隐私权保护冲突的现象。本研究基于新闻自由与隐私权保护的冲突表现,从不同方面协调二者的关系,加强和完善公民隐私权保护,将隐私权作为基本人格权的关键内容,充分发挥法律制度的作用,限制媒体权利,保护新闻自由。  相似文献   

11.
沈晓毓 《大观周刊》2010,(46):43-43,76
在北美和欧洲,两部宪法的通过标志着自由主义占据了核心地位。第一部是美国的《人权法案》,在杰斐逊的推动下,1789年“出版自由”(the Freedomofthe Press)一词第一次见诸成文法,这也被看成是美国新闻自由的法律根源,“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申冤的权利。”同年,法国国会也通过了《人权宣言》,以宪法形式确认了公民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这两部宪法所保障的依然是作为公民权利的个体自由。之后,在革命运动、政治势力的角逐中.作为重要宣传阵地的报刊所表现出的舆论性、鼓动性和战十性作用与潜力使报纸与一般的出版物区别开来.体现出自己特有的政治优势,成为统治者试图掌控的工具。同时,随着报刊日益成为人们发表言论、获知信息的重要中介.在反抗当权者控制报刊和媒介日益受托成为信息中介的进程中,作为个体权利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最终延伸到了制度性的新闻自由。本文由此浅谈《美国、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新闻和出版自由》读后感。  相似文献   

12.
弥尔顿1644年发表的《论出版自由》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倡出版自由、反对封建书刊检查制度的著作,也是自由主义理论的基石性著作。弥尔顿也成为西方新闻自由运动和新闻自由思想发展史上的先驱和奠基人。我们在承认其巨大的积极历史意义时,也要批判地看待其观点中的片面性和虚伪性,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宪法对新闻自由的保障与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我们实现依法治国的基础,是其他法律、包括新闻立法的依据。我国宪法包含着新闻自由的思想,体现着新闻自由的精神,并从多个角度规范了新闻自由的原则,但同时,宪法也对新闻自由的具体实践规定了诸多的限制。在新闻立法呼声日高的今天,对宪法有关新闻自由规范的探讨,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意义。   我国宪法对新闻自由原则的保障   1.新闻自由是宪政精神的内在要求。   宪政即宪法政治,指国家的机构运转、职能设置和公民权利的保障都按照宪法来进行。因此,宪政基于运行的宪法也须符合权力制约和权利保…  相似文献   

14.
刘汀滢 《今传媒》2010,18(9):40-43
现今,新闻自由(freedom of the press)作为美国的一项宪法权利被规定在《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中。而最初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联邦党人(Federalists)与反联邦党人(Anti-Federalists)在是否允许包括新闻自由内容的《权利法案》入宪的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本文中,笔者将从美国新闻自由的产生背景入手,从权利保留、《权利法案》的危险性、宪法与《权利法案》的关系以及《权利法案》对政府的作用四个角度,逐步探求联邦党人与反联邦党人有关新闻自由的争议焦点,并对他们各自的论点进行分析,从而表明新闻自由入宪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5.
现今,新闻自由(freedom of the press)作为美国的一项宪法权利被规定在《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中。而最初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联邦党人(Federalists)与反联邦党人(Anti-Federalists)在是否允许包括新闻自由内容的《权利法案》入宪的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本文中,笔者将从美国新闻自由的产生背景入手,从权利保留、《权利法案》的危险性、宪法与《权利法案》的关系以及《权利法案》对政府的作用四个角度,逐步探求联邦党人与反联邦党人有关新闻自由的争议焦点,并对他们各自的论点进行分析,从而表明新闻自由入宪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新闻媒介的“特许权”?简而言之,就是新闻界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舆论监督的一种新闻言论自由,并受到相关法规、法律的保护。新闻自由最早是由西方新闻媒体提出,进而成为世界新闻媒体追求的传播权利。因为只有媒体获得新闻自由,才可能行使对社会的舆论监督权力,从而有效地进行舆  相似文献   

17.
与其他英美法系国家一样,在美国没有一部系统完整的新闻法典,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课程中也没有一门课程叫"新闻法"。美国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主要遵循的是《宪法第一修正案》所确定的"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原则及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新闻媒介争取新闻自由时所产生的各种判例及其确定原则。但是,新闻自由同样也受到了法律的限制。美国政府(通常通过法律)与新闻媒体对抗、博弈、妥协、合作等,在诸多现实且互相制约的因素中,美国新闻界不断获得发展,美国也最终成为了世界上新闻业最发达的国家。  相似文献   

18.
新闻自由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我们讲新闻自由,首先要接受党的监督、人民的监督、法律的监督。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新闻有相对的独立性,在宪法、法律以及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享有充分的自由。谈论新闻自由的人,常常乐道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新闻如何自由,其实并不尽然。西方一些新闻工作者可以利用舆论工具指责、批评总统,  相似文献   

19.
叶红梅 《今传媒》2011,(11):16-17
从冷战全面开始至今,西方新闻自由思想的扩张经历了三个阶段。如今,随着全球化浪潮的袭击,西方的新闻自由开始了其全球扩张之路。著名人类文化学者费孝通提出了"文化自觉"来回应全球化时代社会的变迁。面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的渗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体系。  相似文献   

20.
综观近10年国内期刊文献,关于马克思"新闻自由"思想的阐述较为单薄。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数人认为"新闻自由"应纳入西方自由主义语境下探讨,而马克思的新闻理论更关注"政党办报"、"人民报刊"等,因而对于其"新闻自由"关注较少。本文搜集近10年相关文献,从历史背景、理论解读和应用,以及实证研究的角度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