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四存编》是颜习斋一生著述的精华,主要包括《存性编》、《存治编》、《存人编》和《存学编》四个部分的内容。这“四存编”分别作于习斋一生当中的不同时段,反映了他学术思想的不断转变,但是每一编都孕育着实学思想、体现着实习精神。其中《存性编》、《存治编》、《存人编》三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习斋的实学教育思想奠定了哲学基础、社会基础和伦理基础,从而与《存学编》一起共同构成了习斋完整的实学教育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2.
博仔 《湖南教育》2005,(11):16-17
名家小资料:颜元(1635-1704),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直隶(今河北)博野县北杨村人。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一生研习儒家经典,从事教育活动,提出了系统的经世致用、重实学、重习行的教育理论。他的与教育有关的著作主要有《存学编》、《存性编》、《四书正误》、《朱子语类评》等。教育思想要点:学校,人才之本也实才实德之士习行教学法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3.
杨华 《历史教学问题》2010,(3):100-103,89
在清初理学清算运动背景下,颜元对孟子思想的解读秉持“弃虚蹈实”的主旨。颜元在其孟学研究中批判宋明儒之人性论,提出一元人性论;注重从实学、习行的角度论学;挖掘孟子思想中的实学内容。颜元孟学研究的特点和创新与清初实学思潮之间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因此,从时代思潮与学人思想的互动角度看,钱穆关于颜元学术思想的有关论述尚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4.
颜元的经世致用教育观李继秀颜元(1635-1704)字浑然、号习斋,河北博野人。十七世纪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之一,中国古代继春秋战国之后又一次百家争鸣中的教育思想代表。他以“实学、实体、实行、实用”的经也致用教育观在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既总结和...  相似文献   

5.
颜元实学思想浅说雷树德明末清初之际,有不少卓有成就的大思想家,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方以智、唐甄、孙奇逢、朱舜水、李等,而最令我敬佩者则是颜李学派的创始人颜元,这是因为颜元是这些人中最关心国家富强大事和极重实践的思想家。一历元实学产生的条件颜元(...  相似文献   

6.
在近代,颜元的思想被戴望重新发现以后,重放异彩.但颜元思想之所以引人注目,主要在于其重习行的实学思想.不同时代,不同的学者,对颜元的实学思想及其内容有着不同的解读,习行实践的内涵也有着重要的差异.颜元的学术思想有着创新与传统的两面性,而近代对颜元实学思想的解读也有其两面性.  相似文献   

7.
颜元在程朱理学被统治者推崇为正统思想的时代,提出与传统教育完全不同的实学课程思想.他以“实才实德之士“为课程目标,以“真学““实学“为课程内容,以“习行“为课程实施的方法,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方法进行了全新的阐述,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实学课程思想.探讨颜元的实学课程思想,汲取其中的精华,对当前的教育也有很大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宋明时期的书院教育对社会文化产生过一定的推动作用,后期的书院教育则流于空虚无用之痼疾。明清之际的的实学思想家颜元,基于反理学的实学立场,彻底转换了宋明书院的教育理念,确立了内圣外王的豪杰理念,对传统的书院教育进行改革。颜元致力于豪杰人才的培养,讲求事物之学,提倡习行和主动。其书院教育蕴含着丰富的实学思想,对后世教育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学琴·习琴·能琴──简评“五步三课型反刍式单元教学法”首都师大教授饶杰腾一近来,重新翻阅我国著名教育家、清初学者颜元的《存学篇》,第三卷中有一段颇为发人深思:但以读经史、订(评议,评定)群书为穷理处事以求道之功(工作,事情),则相隔千里;以读经史、订...  相似文献   

10.
宋明时期的书院教育对社会文化产生过一定的推动作用,后期的书院教育则流于空虚无用之痼疾.明清之际的的实学思想家颜元,基于反理学的实学立场,彻底转换了宋明书院的教育理念,确立了内圣外王的豪杰理念,对传统的书院教育进行改革.颜元致力于豪杰人才的培养,讲求事物之学,提倡习行和主动.其书院教育蕴含着丰富的实学思想,对后世教育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宋明时期的书院教育对社会化产生过一定的推动作用,后期的书院教育则流于空虚无用之痼疾。明清之际的的实学思想家颜元,基于反理学的实学立场,彻底转换了宋明书院的教育理念,确立了内圣外王的豪杰理念,对传统的书院教育进行改革。颜元致力于豪杰人才的培养,讲求事物之学,提倡习行和主动。其书院教育蕴含着丰富的实学思想,对后世教育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走出象牙塔--颜元重"习行"之实学教育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元继承了中国历史化的深厚传统,与刚刚东渐的泰西学术结合,把握时代精神,提出了与传统观念不同乃至相悖的实学教育思想并“习行”之。  相似文献   

13.
颜元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与理学教育思想对立,在对立中构建其实学思想。他提倡培养“实德”、“实干”的实干家,重视“实学”和“实用”,推行“实习”和“实行”的教育方法。实学教育思想突破传统理学的桎梏,具有近代启蒙意义,对今天的教育仍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4.
颜元生活在商品经济萌芽的明末清初,他一反传统儒学“重义轻利”的思想而提出既重义又重利的思想。针对宋明理学教育的空虚无物,他提出了“实学”的教育思想,从而他的教育也突出表现出工具性价值取向。颜元的教育价值思想比较全面,不但重视教育的理性价值,而且更重视教育的工具价值。对颜元教育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清初实学家颜元针对程朱理学"理在气先"的说法,以气为宇宙万物之实体,建构了"理在事中"的本体论,由此出发,主张"习而行之"的方法论,认为"格物"而后"致知"。基于此,颜元在教育思想上宣扬实学教育理念,推行了以"习行事物"为主旨的书院教育。  相似文献   

16.
颜元(1635~1704年),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博野(今河北安国县东北)人,生于明崇祯八年,卒于清康熙四十三年.他是我国清初一位进步的思想家和重要的教育家.他四岁失父,十一岁离母,从小生长在养祖父朱家.少时曾学仙、习医,读兵书、学技击;一生以躬耕、行医、教授自给.初好陆王心学,后又笃信程朱理学,三十四岁以后,则与宋明道学决裂,竭力提倡恢复"周孔正学".晚年曾主讲肥乡漳南书院,一反当时学制,设文事、武备、经史、艺能等科,培养有实学、实用的人才.颜元的主要著作有:《四存编》、《四书正误》、《习斋记余》和《朱子语类评》等.均收入《颜李丛书》.  相似文献   

17.
颜元的人才培养观是他的实学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人才是国富民安的根本;教育要培养经世致用的"实才实德之士";人才培养的机构是学校;学校要以"真学"、"实学"为内容,以"习动"、"习行"为方法教育学生,这些观点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8.
《四书正误》是颜元在学习、教授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过程中评价、批判朱熹思想的学术札记,内容包括《四书(章句集注)》之“正”和《四书(章句集注)》之误两个方面,刻画出颜元生活、思考、体验、教学以及学术思想发展历程的多维画面,呈示了颜元事功色彩浓厚的教育目的论、实质教育取向的教育内容观和以实驭虚的教育方法论等教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颜元是清初著名的实学教育家、思想家.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在继承和突破传统教育的基础上,他重视培养德才兼备的实用人才,提出了"实学"、"实用"的教育思想.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颜元在极力反对与批判传统教育特别是程、朱理学崇尚空谈、鄙薄不实、虚妄无用的教烫学思想的基础上,积淀出了以"实学为核心",以"习动贵行"为根本方法的教学论思想.他强调教学要以实践为基础,以实学为内容,以习行为方法.颜元为社会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的主张,反映了其较强的时代意识和革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