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杜夫海纳认为所有艺术都是表现的艺术。但是艺术在表现情感过程中和客观现实的关系不同,有些艺术再现客观,称作再现性艺术,如绘画;有些艺术没有再现客观,称作非再现艺术,如音乐。不管是哪种艺术都有主题,只是主题的性质不同。  相似文献   

2.
笔墨是中国画的精髓,在传统绘画艺术发展中,笔墨作为绘画语言形式,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创新,绘画语言更加丰富多彩;笔墨在中国画创作和艺术表现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中国画的艺术独特性、艺术表现性和艺术再现性,对中国画的创新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具象与抽象是绘画的两种表现形式,具象中有抽象的存在,依托抽象提升再现具象的艺术性;抽象中有具象的基础,在再现具象的能力基础上升华出抽象意味。具象特征最强烈的写实绘画作品由于表现出非同凡响的对客观对象的意象感受,从自然中寻求最吸引人的形式元素,绘画本身有引导观者观看的信号;这时,写实具象作品就有了抽象的意味。最具抽象特征的表现性作品,往往由于摆脱内容的束缚,以形式的面貌走向自由王国,走向意念的深处,带给有共同经验的观者以心理上的真实和具象。所以抽象作品又有具象的意味。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具象绘画因科技的发展限入了困境,而抽象艺术却异军突起。在从具象向抽象艺术的变迁过程中,可以发现在绘画的艺术构成与美学原理中,存在着许多抽象美好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正> 抽象绘画训练是我们相对已有的具象写生训练而提出的。 作为训练学生的绘画基础课,具象写生训练是我们采用已久的练习方式。应当承认,具象写生训练对学生的再现具象世界能力和绘画技术的培养是卓有成效的,并已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它对学生审美反应的速度及绘画语言探索方面的训练则呈弱势状态。一些学生  相似文献   

6.
陈洁 《文教资料》2010,(5):94-95
再现性是绘画最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再现性作为一种创作的态度而存在,认同日常现实与艺术家个人创造性的一致性。在具体的绘画实践中,再现性的直接价值在于其现实关怀的主观表达。不止于此,绘画史不同时期的风格在不同程度上透析着再现性的元素,甚至成为他们艺术语汇的关键词。绘画的再现性表达并非试图再树立一块“符号”、“图式”的样板,它只有源自创作者自觉自省的切实感悟才显得有意义.再现性绘画的更进一步层面的价值即在于呈现作者源自现实的生命感悟,这是作者现实关怀的内化与内省。  相似文献   

7.
修拉在美术史上有很大的贡献,但是在一直追求以感性的生动画面效果为价值取向的体系中,修拉的绘画显得有些呆板和理性,很难被理解和产生共鸣,这是修拉不被我们接受的主要原因。感性和理性同样重要,没有理性支撑的感性也是不可靠的,研究修拉的绘画,有助于了解具象绘画发展到抽象绘画过程中的前期状态,启发对绘画中理性和感性的关系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8.
素描教学中的再现训练和抽象训练是素描教学体系的两个主要方面,就打破中西绘画基础教育与再现绘画和抽象基础教育长期分离的模式。基础教学的目的不是研究造型规律本身,而是研究如何运用造型规律去表现个体。在特定的限制中强迫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宽、创造力和适应能力强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高初中语教材所选的一些作品隐含着浓郁的审美情趣和精美的艺术形象。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学本进行再创造,就是美学中的审美再现。教师的描述再现可以唤起审美主体的内省活动,朗读再现可以唤起审美的欲望和知觉;点拨再现可以使美的再现更强烈。讨论再现可以启发学生完善自己心中的形象,拓展再现有利于学生发现美的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纳兰霍是当代具象绘画的代表人物,他的绘画具有很强的当代性和现实价值。纳兰霍对国内画家影响巨大,代表人物有:徐芒耀、陈飞、刘溢、石冲等。在他们的创作观念、绘画题材和制作手法上都可以看到纳兰霍绘画的影子,这种文化呼应对中国现代具象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绘画描写社会现象表现画家的思考和人文精神,是中国写实绘画的基本出路。  相似文献   

11.
在高校素描艺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多,首先是基础问题,包括素描基础问题,美术教育的基础是不是写实问题,比例、解剖结构和透视是不是基础等;其次是观念陈旧与教法单一问题;再次是艺术真实问题,客观真实、艺术真实,肉眼的真实是必须分清楚的。  相似文献   

12.
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文学艺术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亚里士多德在坚持艺术摹仿论的基础上强调艺术比现实更真实;王尔德主张艺术应远离现实;波德里亚则提出“仿像”说,认为艺术“创造”现实消解生活。对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问关系的各种思考、理解与回答实际上体现出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3.
线条在中国书画艺术中应用广泛,同时,也是钢笔画中覆主要的表现方法。文章探讨了中国书画线条在现代钢笔画中的具体应用方式与手法,研究了钢笔线条在吸收中国书画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对西洋钢笔画所进行的改革与创新。它对丰富钢笔画绘画语言、推动钢笔画艺术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绘画的真实性应包括客观上的真与主观上的真,西方传统绘画注重客观真实,而现代绘画越来越注重主观真实,即使是形式上写实的绘画,也不等同于自然界中的真实.  相似文献   

15.
The development of enquiry into language this century has implications for pedagogy. This development concerns the transition from viewing language as a transparent medium, identifying an external objective reality, to a view in which language constitutes reality as we understand it. The paper begins by outlining some contemporary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concerning the ‘productive’ or material nature of discourse. The paper shows how particular curriculum practices in art can be viewed as discursive sites which perpetuate particular discourses in which the pupil as art practitioner is produced. By focusing upon drawing practices the paper shows that the notion of ‘ability’ does not refer to some absolute skill possessed by pupils, but to particular ideological interpretations through which ability is conferred. However, such interpretations do provide us with stable forms which allow us to act as if they were absolute. Such interpretational states reveal the circular structure of interpretational practices such as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The paper shows how the reflexive nature of hermeneutic analysis can be helpful in providing a suitable space for reflection when such interpretational states break down during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art. By analysing a series of pupil's drawings the paper discusses how our interpretational discourses identify the pupil's ability and constitute the pupil as a subject in the ait curriculum. The paper forms part of a larger body of work in which the author is exploring how different practices in the art curriculum constitute discursive fields within which pupils as subjects are produced.  相似文献   

16.
塞尚坚持把表现他独特的艺术真实性作为毕生的追求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真实.运用了一系列的绘画语言,它打破传统三维透视对画面的约束力,在画面上创造出新的空间强调绘画色彩相互之间的对比产生出永恒色彩的魅力.轮廓线与色彩的重新组合,增强了绘画语言之间的张力冲突.从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绘画体系,继而开创了现代艺术的先河,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  相似文献   

17.
从某种意义上说,14、15世纪佛罗伦萨绘画艺术借用传统艺术中具有宗教特征的题材,转化为符合时代潮流的带有世俗化意味的内容和形式,本质上体现了佛罗伦萨绘画艺术在这一历史阶段的共同倾向,即世俗化、大众化艺术倾向。  相似文献   

18.
抗战初期,延安文艺界的部分文学创作出现了以下三种偏向:第一,以牺牲艺术真实为代价,凭空捏造一些惊险离奇的情节,借以吸引读者。第二,试图把文学创作的主题囿于某种思想、某一主义的范围之内。第三,过于强调主题的思想性、题材的时代性,相对忽略了作品本身的艺术品格。经过延安文艺界的努力纠正,上述倾向得到不同程度的克服。  相似文献   

19.
佛教自西汉末东汉初传入中国,佛教艺术为了传播佛教思想文化而随着佛教思想渐趋中国化演变成具有本土性、民族性的艺术。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主要组成部分,在题材内容、人物造型与结构布局、线描勾勒与赋彩设色等方面都较好体现了中国化佛教艺术民族化、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阿多尔诺的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站在对当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进行彻底批判的立场上 ,把现代艺术作为美学研究的核心课题 ,着重研究了现代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的批判与拯救功能、艺术的形式与自律等问题 ,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对现实世界的否定 ,具有批判现实和拯救人性的功能 ,这一切的支撑点则在于艺术的自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