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4年10月,航空研究院在沈阳飞机设计所举行技术会议,再次研究我国自行设计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的设计方案。沈阳飞机设计所提出,为确保歼8飞机研制进程,拟采用两台经过改进的歼7发动机涡喷7。由于这个双发方案比较切实可行,航空研究院院长唐廷杰拍板决定采用双发方案。但是沈阳航空发动机设计所是否能在一年内完成涡喷7改型任务又成为焦点。该所对于能否如期改型成功尚无把握。会议陷入彷徨不定的沉闷气氛之中。此时,参加会议的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专家荣科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了提高涡喷7的动力,必须提高涡轮的进口温度,而提高进口温度,则必须解决涡轮叶片耐高温问题。而解决涡轮叶片的耐高温问题的最佳途径,便是将现有的涡轮实心叶片改为空心叶片,空心叶片可以进行强制冷却,从而提高耐高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航空档案》2007,(1):72-77
沈阳飞机工业公司在1984年6月12日首飞了一架新型战斗机,这就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歼8Ⅱ型超音速战斗机。该机采用的两侧进气布局,一改我国原有战斗机的机头进气方式,是我国投产服役的第一种较现代化的机型。虽然歼8Ⅱ是由我国自行设计的,但是从外形上就会发现,歼8Ⅱ与苏联在1962年5月30日首飞的苏一15无论是外形尺寸还是基本结构都非常的相似,很容易就会把这两种飞机搞混。对这两种如此相似而发展的时间差距达22年的飞机之间进行一次对比和分析可以看出,在不同作战思想的指导下设计的这两种战斗机在设计中所追求的完全不同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3.
杭迅 《航空档案》2005,(7):89-90
1984年,在某国,我国制造的歼7Ⅱ型飞机在试飞打靶中力克对手,分别“战胜”了两种西方著名的歼击札我空军“八一”表演大队,驾驶国产歼教5飞机,拉着彩色的烟带,在万里蓝天中竞技、飞舞,堪与美国的“雷鸟”、英国的“红箭”相媲美。  相似文献   

4.
淡然 《航空档案》2007,(5):10-24
在我国的航空工业发展史上,橫亘中国空军装备40余年的歼7系列具有非同导演的意义。自1966年首架歼-7试飞以来,到去年歼7系列的最终停产,由30余种改型组成的庞大歼7家族谱写了一部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5.
杭迅 《航空档案》2005,(11):90-92
在举世瞩目的建国50周年大庆盛大阅兵中,由132架各类战机组成的10个空中梯队横空出世,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十分引人注目的是,人们看到一架大型空中加油机拖着两根加油管与两架受油机编队飞行的场面。这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加油机、受油机首次公开亮相。这两架受油机是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歼8B飞机改进而成的。1986年,两院院士、沈阳飞机设计所总设计师、歼8Ⅱ总设计师顾诵芬奉调进京工作,李明接任飞机总设计师一职。李明在发展我国歼击机系列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歼8B受油机的研制上,也有他的一份辛劳。  相似文献   

6.
早期歼7飞机的飞行员曾戏说:“歼7飞机是跑得快的近视眼。”形象十分贴切,也是歼7飞机长达几十年之痛。  相似文献   

7.
《航空档案》2010,(1):20-23
歼-7GB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用的飞机,是在歼7E飞机总体结构外型布局不变的基础上改装了脉冲多卜勒PD雷达,头盔瞄准具和航电系统升级等的歼-7G飞机又为作“八一”飞行表演队飞机的需要进行了相应改装的飞机,称歼-7GB,是和E型一个系列双三角翼飞机。E型机还有海军型EH,早期“八一”飞行表演队用飞机EB等多种型号,出口国外的飞机不同国家还有不同的型号。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为了改变我国军用飞机处于“全内销”的现状,上级决定改装一批战斗机推向国际市场,初步选定了歼-7作为改装机体。在当时的情况下,歼-7系列飞机的飞行性能尚可,但航电设备极其落后,要想发展为出口型战斗机,最首要的任务就是为其改装性能优良且价格适中的航电系统。由于我国电子工业水平落后,因此改装航电设备只能走从西方引进这一条路,最终改进而成的歼-7出口型被命名为歼-7M。  相似文献   

9.
左明生 《航空档案》2005,(10):38-43
我国领导人曾多次说过: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友谊是全天候的。本人曾被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简称中肮技)派往巴基斯坦常驻多年,现就向巴基斯坦出售歼7M飞机谈一些经历和随感。  相似文献   

10.
本刊自本期起独家连载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飞机设计师屠基达的长篇力作《超7史话》,作者以亲身经历和独特的视角,再现了那种中外合作改进战机,研发“超7”的不平凡岁月和布满艰辛的坎坷之路。《超7史话》资料翔实,文笔生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 “超7”者,超越歼7之谓也。意思就是在歼7的基础上改进,以超过歼7。 作为“超7”中方项目负责人的屠基达,曾任成都飞机工业公司总工程师,他主持设计成功的飞机中,两种机械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两种机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种机型(系统)获得国家质量金质奖,他本人获航空金奖,可以说已功成名就。可他和千千万万航空人一样,“总想为振兴我国的航空事业,奉自己的无梅年华,回报祖国的培育和人民的期望。”所以才对“超7”的研发不遗余力,如今,全新的“枭龙”已翱翔兰天,中国的航空工业需要更多的奋斗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提起中国歼击机,人们能说出歼5,歼6、歼7、歼8,甚至会说出歼9、歼12,但是,很少有人会说出歼13。然而,歼13这个编号不仅存在,而且这种飞机差一点就降生了,只是在最后关头失却了支持,功败垂成!  相似文献   

12.
杭迅 《航空档案》2005,(5):82-86
1999年10月1日,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了气势宏伟的建国50周年庆典,庆典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空中大阅兵。132架包括轰炸机、歼击轰炸机、空中加油机、强击机和武装直升机各式战机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显示了国威军威。其中歼击机队有我国自行设计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和歼8Ⅱ共36架,这两种先进歼击机的总设计师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第一代飞机设计师、两院院士顾诵芬。作为一位从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伊始就投身其中,  相似文献   

13.
《航空档案》2011,(4):61-106
坚持改革创新,实践军民融合.1978年,航空工业确认了飞机“更新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目标.经过艰苦奋斗,1990年,我国拥有了第一部全波形多功能火控雷达“神鹰”雷达;1991年,成功实现了加油机、受油机空中加油;1995年,我国第一种超声速歼击轰炸机歼轰7通过设计定型审查;1998年,国产歼11A飞机相继首飞成...  相似文献   

14.
<正>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先后引进了多型前苏联战斗机,算是迈开了建立自主航空工业的第一步。但是随着中苏关系的变化,前苏联停止对中国的援助,中国航空工业不得不承担起独自为空军提供作战飞机的重任。1965年,国营一一二厂开始自行研制高空高速歼8型飞机,该机是在歼7机的基础上,由六0一所设计,一一二厂试制的第一代国产歼击机。歼8原型机的结构图与系统图到1966年8月基本完成,于9月投产。在此期间,正值歼7试  相似文献   

15.
辛文 《航空档案》2009,(7):38-51
歼-6飞机是我国继歼-5飞机之后,仿制苏联米格-19的超声速歼击机。该机1958年7月开始仿制,到1985年6月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同意拆除歼-6飞机生产线为止,仿制生产长达27年,而退出部队现役在2006年。  相似文献   

16.
1979年5月2日和5月3日,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和埃及空军在开罗签订了两个合同,中国向埃及出口歼6飞机44架、歼教6飞机6架、涡喷6发动机220台、涡喷8发动机28台,还包括备件供应和发动机的修理,总成交额为1.67亿美元。这是中国航空工业第一次向国外卖飞机,是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一个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17.
马凤山是我国著名飞机设计师,曾任轰6飞机主管设计师和大型客机运10总设计师。他1929年5月8日生于江苏无锡,1949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1952年毕业后奔赴东北投身航空工业建设,先后参加松花江1号小旅客机、和平401号短程喷气客机的设计及和平402号涡桨客机的方案设计。1959年5月,赴苏联考察图-16飞机静力试验、强度规范和工厂设计科工作,并写出3篇技术报告。回国后参加轰6飞机试制,做出了卓越贡献。今年是马凤山逝世15周年。本刊特发表马凤山生前友好、同事、飞机设计师郑作棣先生的文章,以追念马凤山先生对航空工业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老毕 《航空档案》2007,(10):52-63
从1958年2月开始,米格-19 П型飞机的理论图纸和结构图纸开始陆续到达工厂,沈阳飞机制造厂技术人员随即根据原文的理论图纸、飞机构造说明书、飞机工艺分离面部位照片开始绘制模线、进行标准样件的设计等前期试制准备工作。到了7月中旬所有的图纸资料均已到齐,苏联提供的一架米格-19П型样机也运抵了沈阳飞机制造厂。  相似文献   

19.
克劳德 《航空档案》2005,(11):87-88
在巴基斯坦东南部沿海地区,坐落着全国第二大城市卡拉奇。在卡拉奇西南不远处,就是巴基斯坦最大的空军基地——马斯鲁尔空军基地。这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曾经为捍卫巴基斯坦南部领空安全做出巨大贡献的空军基地。几十年来,该基地部署着全国先进的作战飞机,包括中国制造的强5、歼6和法国的幻影-5战斗机等型号。目前,该基地还部署着中国制造的F-7P型(中国叫做歼7)战斗机。前不久,美国空军媒体披露了该基地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部里电话通知,歼7大改的事有突变,急召我们赴京。1978年6月13日,孙厂长(吕部长来后,也叫开了)和我二人飞京。14日到部,段副部长先和我们谈了两条,一是歼7大改由三家抬,沈阳,成都,贵阳一把手都召来了(指112厂,o11基地,152厂及611所),有什么问题。二是歼7大改拿到或拿不到样机,有什么区别;要我们先考虑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