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7 毫秒
1.
戊戌变法为为中国近代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探寻了出路.纵观世界历史的发展,与我们临近的东亚国家日本早在当时的三十年前也进行了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即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以西化和现代化为目标,由日本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最终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的一次成功改革.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之间有着太多的相同之处,但其结果却大不相同.本文就以中国近代史为切入点,通过工业文明的发展来对比与研究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之间的相同点与区别.  相似文献   

2.
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东亚第一个近代"文明"国家。在明治时代,日本为了证明自己是文明国家,一方面向西方学习,一方面向世界输出其"文明"。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日本将明治维新作为"文明"输出到中国,既有学界的作用,也有官方的背景;既有输出方面的动力,也有接受方面的需要。重野安绎的《大日本维新史》和大隈重信的《开国五十年史》就是很好的例证。只要以文明的手段输出"文明",客观上还是能够起到促进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的作用。从"文明"输出的视角来看明治维新,可以加深对明治维新及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运用系统论研究日本史,特别是用来研究明治维新,我国尚在起步阶段。本文着重研究了明治维新中“日本成为世界市场中的开放系统”。日本历史,从古代大化革新到近代的明治维新,直到战后改革以来的整部历史,是世界历史上开放系统的典型。日本史说明,什么时候社会系统开放得顺利、广泛,什么时候就有较大的变革。按照系统效应的原理,相互依从,系统对环境的的依赖,是系统稳定的先决条件。在十九世纪六十到八十年代的国际环境中,国内外的互相作用,造成了明治维新变革机制的典型条件,体现出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十九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大体形成,日本的历史活动深深地卷入了这个市场。明治维新开放系统是个输出输入的自组系统。日本自组系统由于“学习”,对来自环境的挑战作出反映的过程中,反馈机制趋向较高的组织状态。1853年日本开国后,特别是自1868年以来明治维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46):132-133
<正>一、教学目标及立意有关"明治维新"的主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是这样表述的:"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显然,课标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明治维新对历史发展的影响。《走向世界的日本》是人教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第八单元第四课,人教版教科书以"走向世界"为线索,从近代化角度将本课分  相似文献   

5.
韩国历史上是一个封建的、封闭的国家.在海上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只有与中国接壤联系,是唯一的通道.纵观其经济发展的历史特点,大体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一、开化期(1876-1910)世界进入十九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有了迅猛发展,这就引起了东方人的极大兴趣,包括韩国、中国、日本人在内的东方人向西方学习.只有日本获得成功,于1876年实行了明治维新运动,当时称为“和魂洋才”.在韩国称为“东道西器”,中国称为“中体西用”.日本在封建制度下学习西方获得成功,打下了资本主义基础,在以后的几十年中经济迅速发展.而韩国学习失败了,没有形成资本主义的基础.这一时期,在韩国称为“开化期”.  相似文献   

6.
天皇制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在日本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日本天皇制经历了古代天皇制、近代天皇制、直到战后的象征天皇制,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近代天皇制是天皇制发展的顶峰.文章通过梳理日本天皇制的产生及在经历了明治维新后如何得以继续生存和保留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而管窥“明治维新”的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7.
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不仅是一场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革命”,也是一场“强有力的社会变革”.明治维新导致了天皇制政权的确立,也使日本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可是一八六八年天皇制政权建立后,日本并未像十八世纪末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那样,在推翻殖民统治和封建主义后,立即制定成文宪法、实行资产阶级立宪制度.而是在镇压和分化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运动——自由民权运动后(时隔二十余年),才在农民起义、工人斗争的压力下,于一八八九(明治22)年公布了极为保守的明治宪法(即大日本帝国宪法),实行了君主立宪制.从而使近代天皇统治体制最终确立起来.此宪法对日本近现代历史发展曾产生深远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日本近代历史发展的方向.本文试图从宪法制定的历史背景,宪法的内容等方面,浅析和论述日本明治宪法的特点及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第七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明治维新是在日本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人民群众斗争空前高涨的条件下,推翻幕府统治建立明治天皇政权后实现的,它使日本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的强国。教学重点: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措施。教学过程: 一、引言和导入新课: 用倒叙方法,先介绍日本目前在科学技术发展上居世界领先地位,是一个经济强国,进而再谈日本处于封建社会时,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由于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才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二、讲授新课:第七课日本明治维新(板书) 1.十九世纪中期的日本社会状况(板书) (1)落后的封建国家(板书)  相似文献   

9.
日本著名教育家平塚益德指出:教育是日本的“立国之本”。这是从明治维新以来就确定了的根本国策。一百余年来,日本进行了三次教育改革,明治维新时期开始的教育改革,是日本的第一次教育改革。这次改革,废除了幕府体制时期封建的教育制度和法规,建立了近代教育体制和学校制度,为日本的近代化培养了大批国家管理干部和科学技术人才,从而为日本成为近代工业国奠定了基础。认真研究日本近代教育的历史,总结近代日本教育改革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无疑,将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下面试就这次教育改革的总方  相似文献   

10.
自一八六八明治维新推翻了统治日本长达二百六十五年的德川幕府后,日本迅速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时至今日,它已经步入世界经济大国之林。日本社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寿夫在《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教育》一书的序言中曾说:“明治以来,直到目前,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发展的速度非常惊人,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而日本教育的近代化是从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开始的。因此,具体地探讨一下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及其历史作用,不仅能使我们加深对近代日本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认识,而且也有助于我们对明治维新性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徐继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开眼看世界的先驱。鸦片战争以后,为了寻求富国强兵之道,徐继开始认真探究西方列强的虚实,他编撰了一部与《海国图志》并称与世的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名著──《瀛环志略》。与《海国图志》相比,《瀛环志略》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资料比较准确。二、记叙比较全面,介绍了世界近八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地理。三、对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作了较系统地记载。力图探索西方的制度与国家独立富强之间的联系。虽然《瀛环志略》在问世之初未受到重视,但在传入日本后,对日本的明治维新产生了较大影响。在19世纪60年代以后,该书对我国近代的洋务派和维新人士以及中国同盟会员都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日本是近代迅速崛起的亚洲第一个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封建社会时期日本在吸收借鉴中国教育的同时,注重培养“大和魂”教育。19世纪的明治维新是日本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868年,明治政府以天皇誓言的形式发布了《御誓文》,表明要“破旧来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并以此为开端,全面改革旧的封建社会的教育,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资本主义教育体制。他们沿袭“东洋道德、西洋艺术”  相似文献   

13.
近代时期,当西方资本主义凯歌前进的时侯,在东方则出现了一系列发轫于上层的改革活动。例如: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波斯密尔扎·塔吉汗改革;埃塞俄比亚西奥多二世改革;暹罗曼谷王朝拉玛五世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等等。综观这一系列改革,可以发现其中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注意向西方学习。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东方各国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一、近代东方学习西方是被逼出来的这种被逼来自两方面,一是西方资本主义入侵所逼,二是下层人民革命所逼。近代东方国家的改革大都发生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这一时期,正是世界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工业革命在西方国家广泛进行,并取得巨大胜利。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西方列强对东方的殖民侵略亦由原始积累进入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中,很少有象日本这样重视教育的国度,教育是日本的“立国之本”,这是从明治维新以来就确定了的基本国策。日本教育之所以取得长足进步,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重要的原因在于日本举国上下、官民协力,对教育的重视和热情,以及国民旺盛的求学愿望。而提到“官民协力”,就不得不谈到日本的民间教育运动和它在日本教育史上占有的独特地位。过去对此研究甚少,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试图对其产生、发展的原因以及它在二战前后的运行状况给予必要的论述,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5.
“国语”一词,古已有之,它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民族共同语的“国语”一词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现代意义的“国语”,是在近代西方民族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后,与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一同出现的一个具有全新内涵的概念,它的出现显然是受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语言政策的影响。在中国,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国语”一词,在近代究竟起用于何时,目前学术界的说法并不一致。根据对相关资料的钩沉发现,最早使用现代意义上的“国语”的当属1895年出版《日本国志》的黄遵宪,而非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的1902年赴日考察学政的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吴汝纶。  相似文献   

16.
论日本明治维新与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明治时期的农业发展及其在早期工业化中的重大作用,证明了没有农业的首先有效的发展,就不会有近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它也是明治维新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和合”文化主张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具有丰富的辩证思想,它决定了我国历史上对于国家统一的诉求。西方近代统一民族国家的建立,结束了西方各国内部的长期分裂状态,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对这一历史进程的思辩表达,它与中国文化中的“和合”观念有很多暗合之处。在批判继承黑格尔历史辩证法的基础上,马克思形成了自己的世界历史理论,它与中国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一起构成了我们构建和谐世界的理论渊源。揭示西方文化中的“世界历史”理论与我国文化中的“和合”思想的内在关联,能为我们正确处理各种现实问题提供一个新的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日本军部是在明治维新后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个怪胎,在它的控制之下,近代日本迅速变成了一个穷兵黩武的帝国主义国家,通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成功冒险,形成了一种顽固的军事冒险传统。  相似文献   

19.
一、战前的日本高等教育评价公元1868年,日本近代史上划时代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明治维新开始了。在政治上,废除封建幕藩休制,建立了近代民族国家,形成了中央集权制的政体。在经济上,改革土地制度,实行新地税制,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在教育方面,明治政权“求知识于世界”,取消了以儒学为中心的封建教育,全面学习西方,建立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在全民范围内普及教育,培养资产阶级所需要的各种人才。  相似文献   

20.
明治维新之前的德川幕府时代,日本处于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在经济上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比较,落后了一百年到二百年。封建幕府的儒学教育制度极其陈腐落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转折点。自从1868年起,日本迈上了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道路。明治维新是一次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意义并具有民族民主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