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我是《新闻战线》一名普通青年读者。去年11月17日我想继续办理《新闻战线》直接邮购手续,结果又一次得到了满足。记得前年冬,我在一份地方报上看到,人民日报社主办一份在全国发行的《新闻战线》月刊。当时我正参加西北新闻刊院学习,特别想订上  相似文献   

2.
痴心一片绘矿山黄渠我是一名宣传干事,除负责全矿的对外宣传报道、精神文明建设和政工研究外,还兼任一些秘书的工作。近两年来,我一方面积极挤时间写稿件,在《工人日报》、《中国煤炭报》、《中国矿业报》、《四川日报》和《党的建设》等20多家报、刊、台上发表稿件...  相似文献   

3.
我是刊院的一名学员,是在我所在部队的干部战士蜂拥般地报名参加刊院学习时,挤进刊院大门的,又是在我们部队学员落潮般地退学风中,坚持继续学习的几个学员之一。一年多时间过去了,退学的学员都有点惋惜自己受了“文凭热”的影响,没有坚持学下来,特别是看我当了“总编”,更都有点“眼红”了。说起来倒算不上什么“总编”。团里结合施工任务办了《筑堤快报》,让我负责,我运用从《报纸编辑学》和《新闻知识》中学到的本  相似文献   

4.
我是《新闻战线》一名普通青年读者。去年11月17日我想继续办理《新闻战线》直接邮购手续,结果又一次得到了满足。记得前年冬,我在一份地方报上看到,人民日报社主办一份在全国发行的《新闻战线》月刊。当时我正参加西北新闻刊院学习,特别想订上这份刊物,可到邮局没订上(读者在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本刊。——编者注)。由于求知心切,我便给人民日报总编室写了封信,他们通知我将款汇到报社发行处期刊科,结果我订到了。我很珍爱这份刊物,其中许多文章和栏目,如《采访札记》《读者论坛》《地市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我是一个新闻爱好者,是四川省达县地区《通川日报》的通讯员。去年我为报刊、电台采写新闻稿件八十余篇,被县广播站播用六十余篇,被《通川日报》、《四川日报》、《四川农民报》、《经济日报》和四川广播电台共刊用三十多篇。在实践工作中,自己深感新闻基础知识不扎实,总想系统地学习新闻专业基础理论,去年十一月份,西北新闻刊院招生,给了我业余系统学习的良好机会。  相似文献   

6.
在企盼中,又收到了《工人日报》通联部关于续聘我为第十届特约通讯员的通知和新的特约通讯员证。高兴之际,我刻骨铭心地感受到《工人日报》留在我生命中的深深印记和给予我的信任。自1985年参加《工人日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优秀特约通讯员表彰会至今,我已连续十届近20年担任《工人日  相似文献   

7.
我是通过自学,已以取得大专学历的中学教师,上新闻刊院并不是为了巧取文凭,而是为学点真本事,通过一年的学习,取得了满意的成绩。新闻刊院的教材,无论数量或质量都是令人满意的,给我自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我一边学习,一边实习,取得了好成绩。例如,我通过学习,在学校办起了油印小报,聘请了五位小编辑和十几名小记者,自己任主编,按照学的方法办报。我们办的《红蕾报》受到了师生的欢迎和上级领导的表扬。我多年想办报,但不会办。上刊院实现了我多年的愿望。还有,我原是报  相似文献   

8.
近日,笔者在学习时看到一篇刊于1957年《工人日报》上题为《长江大桥车水马龙》的消息。40多年过去了,可它至今仍是新闻界公认的佳作,仍被当做范文来学习。这样一篇好的作品,却是两记者在公共汽车上听到一位老大娘的一句话之后抓到的。由此,笔者想到,作为一名记者,对于日常生活中各种话语,不妨多问一个为什么。  相似文献   

9.
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就有九名青年参加刊院学习。一年后的今天,这些学员们学习如何?请读者朋友和我一起,循着时间的轨迹,去了解他们……他——加入作家协会职业技校的青年教师胡振栋,平时喜欢新闻写作,是《湖州日报》的业余通讯员。参加刊院学习后,他不仅自己学习新闻业务,还将知识普及到学生中去,同时在提高写新闻通讯稿的基础上,也搞文学创作。他和周围的老师、同学们还成立了诗社,把书本上的知识运  相似文献   

10.
上西北新闻刊院一年多来,由于比较系统地学了新闻专业知识,观察事物的角度多了,手也快了。今年上半年,和同志一起,向省报、市电台发稿三十多篇,中稿二十多篇。五月份西安市故事调讲会我写的故事,“老牛内传”获创作三等奖。另外,我们化学工业局要办《西安化工医药通讯》机关报,领导听说我参加刊院学习,便抽调办报纸,由于学习了一年多,办起报纸不象生手那样“乱抓”,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通讯》五月二  相似文献   

11.
10余年来,我先后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新闻出版报》、《中国煤炭报》、《四川日报》和《四川工人日报》等20多家报刊发表读者来信近百篇。我的愿望是:用手中的笔,为群众分忧解愁,鼓与呼。我原在井下工作,发现个别矿工在井下动辄骂爹骂娘,污言秽语不堪入耳。有的在女工友面前故意说下流的话题,有的矿车、风门上被人画上一些裸体像,写些无聊的打油诗,等等。对于这些,在井下上班的女工感到十分委屈和气愤。当我专门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时,一些矿工不以为然地说:井  相似文献   

12.
真正的朋友     
每当看到和想到《工人日报》这几个字,我的心中便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我的成长是和《工人日报》紧紧地联在一起的。 80年代初,由于我在以往的逆境中一直坚持刻苦自学,终于在化工产品的研究上搞出点名堂。《工人日报》的记者发现了我这个“小人物”,进行了报道。从此,我和《工人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六四年第四季度以来,工人日报着手改进报纸工作,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使报纸面貌发生了比较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报社同志贯彻毛主席办报思想,学习兄弟报纸的经验,发挥全体同志革命干劲取得的初步成果。这一时期,工人日报在版面上突出地反映了群众办报的特点。掘统计,报纸上百分之八十的稿件是厂矿基层干部和工人群众写的。编辑部对工人来稿都是优先发表。厂矿黑板报上的材料被放上了一版头条的地位,群众在生产斗爭和阶级斗爭实践中的先进思想通过各种专栏和集纳的形式反映在版面上,如《比学赶帮风格赞》《工人谈节约》《热心给群众办小事》《我们要的是真荣誉》《职工业余活动学习解放军》等栏目相继在版面上出现。工人日报还注意了抓活思  相似文献   

14.
十余年来,我先后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企业报》、《新闻出版报》、《中国煤炭报》、《四川日报》、《四川工人日报》等20多家报刊发表读者来信近100篇。我的愿望是:用手中的笔,为矿工鼓与呼,为群众分忧解难。我原在井下工作,发现个别矿工在井下动辄骂爹咒娘,污言秽语不堪入耳。有的还在矿车、风门上画一些裸体像,写些无聊的打油诗,等等。我认为这种现象不利于矿山文明生产,应当制止。于是,我采写了(井下也应讲文明)一稿。这篇来信很快在(广旺矿工报)和(中国煤炭报)上发表了,并在矿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  相似文献   

15.
劳模靠报纸出名,报纸靠劳模争光这是长期以来在广大职工中流传的两句口头语,也是广大职工对《工人日报》创刊四十五年最好的实践总结,是最公正的评价。我作为《工人日报》的一名老通讯员。对此感受最为深刻。四十多年来,经《工人日报》宣传过的各个时期英雄人物,劳模先进,很难说是有多少个。但是,《工人日报》每报道一个选进典型、每宣传一个英雄人物,都会在全国职工中引起极大的反响,都会收到最佳的社会宣传效果。就拿我们山西晋华纺织厂来说吧,《工人日报》每报道一次我厂的劳动模范,都要在全厂职工中掀起一次学赶先进的浪潮,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位中学教师,年过四十岁,坚持在刊院学习至今。我的体会是:《新闻知识》信得过。《新闻知识》是靠邮寄和读者见面的,至今接到一九八六年第八期,从一九八五年第三  相似文献   

17.
如实地采写新闻,忠实地记录历史。是记者神圣的天职。今年8月24日,《工人日报》在第三版头条位置,刊发了我采写的一篇述评性新闻《如果把真实情况告诉人民……》。这是一篇真正的独家新闻,正是沉重的使命感督促我完成了这篇报道记录了这段历史。今年5月底6月初,四川凉山州首府西昌及周边各县突然传出“西昌要发生8级以上毁灭性地震”的谣言。谣  相似文献   

18.
煤海笔耕     
知道广旺矿务局宝轮院煤矿采煤青工、业余通讯员刘华的人都说他耿直、执着。刘华今年30岁,1987年开始在采煤队当合同工,1992年转正,1990年开始写稿。迄今,他已先后在《广旺矿工报》、《中国煤炭报》、《四川工人日报》、《警钟长鸣报通讯》等中央、省、市地级报刊台发表作品近300篇。十年来,他一直战斗在采煤战线上,任劳任怨,业余勤学苦钻,曾几次被矿队送往《四川工人日报》社、《广旺矿工报》社进行新闻通讯培训,曾多次被矿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通讯员”。谁都知道采煤队工作辛苦,可这位爬惯了掌子面…  相似文献   

19.
今年3月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八版头条以大量篇幅刊登了我所写的关于陕西泥塑新秀,宝鸡县农村青年卫红指从事泥塑艺术创作的事迹的1700余字的通讯《自古英雄出少年》一文和一组4幅图片。这是我第三次在该报发表的新闻作品。在这里,我始终未忘记是《新闻知识》和当年西北新闻刊院这些启蒙老师的谆谆教诲。我现在是宝鸡县税镇镇人民政府成人教育专干。我曾于八十年代初,自费上了西北新闻刊授学院、自费订阅《新闻知识》杂志,先后攻读完西北新闻刊院和北京汉语言文学自修大学的全部课程,以优异成绩获得了结业证书,并参加了当年《新闻…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著名新闻记者范长江同志的故乡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有个白鹤镇。别看这是个离城30多公里的山旮旯,却活跃着一群小记者。他们的作品带着泥土的芬芳,不断地飞向北京、飞向全国的报刊、电台。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就有300多件作品,分别被《中国青年报》、《经济参考》、《现代人报》、《四川工人日报》、《中学生学习报》、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等数十家报刊、电台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