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Intel创始人之一的戈登·摩尔在1965年做出预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每18~24个月就会翻一番,这被称为摩尔定律。但是,近年来由于结构、材料和量子效应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集成电路发展正在趋向瓶颈。摩尔定律正在走向终结,人类社会也将进入"后摩尔时代",如何通过新材料、新结构、新原理器件的研究与开发,进一步推动集成电路的发展,是相关科研工作者不断探索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正计算机技术一日千里,芯片更新换代几十年,依然受到"摩尔定律"的严格约束。不过,电脑芯片越做越小,最终会触碰到尺寸天花板,"摩尔定律"至此就会失灵。就在最近2年时间里,由于技术提高缓慢,成本处于平稳状态,传统电脑芯片之路越来越接近死胡同。未来的电脑芯片将何去何从?能否超越"摩尔定律",开辟一片新天地呢?  相似文献   

3.
摩尔定律的思想潜力和极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成电路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在其发展过程中,摩尔定律起到了预言和导向的作用,所以,摩尔定律的思想潜力和应用极限不仅关系到信息产业的前景,也关系到目前人类技术思想的前沿趋向和社会经济形态的进化与转型。本文结合科学方法论关于在两极中保持张力的准则,分别阐述并预测了摩尔定律在电脑、语言辨识、光纤设备和光器件中的应用以及促使摩尔定律达到极限的几个技术思想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庆湿地空间分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在大庆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应用"3S"技术对这一资源型城市的湿地进行调查,结合地面采集的数据,分析了大庆湿地两个时间跨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形成这种状况的成因。  相似文献   

5.
Gordon Moore博士是美国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他早在1965年4月就提出了以后著名于世的Moore(摩尔)曲线。这条著名的曲线反映了一条令人惊喜的摩尔定律:在一块小小的硅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量每隔18~24个月翻一番。这条曲线所反映的摩尔定律,激励着计算机业界在90年代以闪电般的速度对电脑芯片不断地升级换代,平均每隔18个月就升级换代一次。它问世以来的三十多年里,指引着半导体硅芯片不断地频繁地更新换代,一代比一代更节能、更紧凑、更强大、更先进,而且其升级换代都严格地遵循摩尔定律。于是,摩尔定律理所当然地成为几十年来指导世…  相似文献   

6.
了解水足迹     
曾有人形象地将生态足迹比喻为“一只负载着人类与人类所创造的城市、工厂……的巨脚踏在地球上留下的脚印”,这一概念既反映了人类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也包含了可持续发展机制:即当地球所能提供的土地面积容不下这只巨脚时,其上的城市、工厂、人类文明就会失衡;如果这只巨脚始终得不到一块允许其发展的立足之地,那么它所承载  相似文献   

7.
地球是一个由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形成的地球圈层,这些层圈构成了地球巨系统。由于人类既是这些圈层长期演化的产物,又对这些圈层产生重要影响,人类社会已成为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圈。地球巨系统还与太阳系,甚至宇宙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转换,因而它是一个开放的巨系统。全球变化研究就是通过对地球巨系统各个要素变化的研究,对各要素相互关系的研究,以及对这个巨系统与其环境即太阳系、宇  相似文献   

8.
思维的革命     
在大数据时代,我们不仅拥有了更多更全的数据,而且对数据本身的理解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一变化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的思维惯例,对人类的认知和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允许不精确过去100多年里,统计学家一般是采用抽样分析,用少量数据说明问题。因为那时还不具备采集、储存和处理海量数据的手段,是"小数据"时代。对"小数据"而言,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减少错误,保证质量。因为收集的信息量比较少,一点细微的错误就有可能影响整个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直立,使人类脱离了动物界,成为"万物之灵"。但人类直立的历史只有短短的50万年。人类的生理还远未能完全适应这一进化过程。直立姿势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这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一个人的消费行为、支付行为、娱乐行为、社交媒体行为,甚至行动轨迹等都在为大数据这座摩天大楼添砖加瓦。大数据可以有多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2019年天猫"双11"开始后,仅14秒成交额就破了10亿元。2018年天猫"双11"全天交易额为2135亿元,而2019年用了16小时31分就达到了这个数值。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智能便携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大数据"时代。本文主要探讨了大数据技术应用、创新和研发中的信息伦理失范及其治理问题。指出大数据技术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积极变化的同时,也引发了信息异化、数据权利、信息隐私和数字鸿沟等网络信息伦理问题。最后,从伦理治理的角度出发,文章提出了一组促进和谐信息社会有序运作的网络信息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最强大的计算机是人类大脑,而纳米技术正在推进分子电脑的诞生。日前日本科学家大有突破,设计出世界首台分子机器,可模仿大脑的工作原理。此发现可提供同时控制许多分子机器的办法,加快电脑运行能力,或许会让摩尔定律继续有效。  相似文献   

13.
了解水足迹     
曾有人形象地将生态足迹比喻为“一只负载着人类与人类所创造的城市、工厂……的巨脚踏在地球上留下的脚印”,这一概念既反映了人类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也包含了可持续发展机制;即当地球所能提供的土地面积容不下这只巨脚时,其上的城市、工厂、人类文明就会失衡;如果这只巨脚始终得不到一块允许其发展的立足之地,那么它所承载的人类文明将最终坠落、崩毁。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高地,是国家和全球的新型战略资源。作为思维的革命性创新,大数据为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方法论。第六届中德前沿探索圆桌会议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大数据"为主题,在"生物医药大数据"、"物理、化学与地球科学领域大数据"、"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大数据"和"大数据处理技术与方法"4个领域进行研讨,总结了大数据对于科学发现的重要作用、意义以及面临的重大问题,形成了关于发展科学大数据研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10月13日,我国首个军民通用新型临近空间飞艇"圆梦"号在内蒙古锡林浩特成功放飞。这是全球首次具备持续动力、可控飞行、重复使用能力的临近空间飞艇的成功飞行。"圆梦"号是一艘巨大的银色飞艇,体积达18000立方米,依靠氦气升空,靠太阳能提供动力,它的升空预示飞艇的魅力重现蓝天。回首一个多世纪以来飞艇业发展的曲折历程,人类对这种飞行器既爱又怕,是现代新技术的发展使飞艇获得了新生。飞艇的兴衰1937年5月6日是飞艇时代最具悲剧色彩的一天,德国巨  相似文献   

16.
王辉 《科学中国人》2014,(12):52-54
1965年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预言半导体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和电阻数量将每年增加一倍,这就是著名的摩尔定律,揭示了芯片时代的到来。2012年,比沙粒还小的芯片在美国研发成功,这意味着芯片可以进入我们的身体,进入到我们的血液当中。科技的进步正以难以想像的方式改变着我们传统的生活方式,颠覆着我们传统的对人类的认识。然而这仅仅是开始,最前沿的科学家们已经开始探索生物科学和生命科学对智能技术和系统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天文     
正GRB 050709中发现巨新星(引力波电磁对应体)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金志平等人在GRB 050709中发现巨新星(引力波电磁对应体),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GRB 050709是人类首次探测到光学对应体的短暴,对甚大望远镜VLT、HST数据的系统分析发现VLT在伽玛暴结束后2.5天处测得的能谱与余辉模型显著不同,而与巨新星信号一致,可以被将来的观测进一步检验,一旦得到验证,将是中子星并  相似文献   

18.
他的使命是寻找10年以后的创新和突破性的计算技术,从而能使摩尔定律的作用再持续50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发明与创新》2010,(2):9-9
<正>19世纪,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曾在小说中描述一种巨型枪,可用于将人类"射"入太空。在当时那个年代,人们只将其视为一种幻想,没有人认为这种巨枪能够成为现实。现在,美国物理学家约翰·亨特已经完成了巨型枪的初步设计。他表示,巨型枪能够大  相似文献   

20.
身处在科学的洪流当中,如何判断其范式的形成和发展的状况是库恩给我们留下的历史性难题。时下"大数据"概念在政策界和学术界的火热,使得这一需求更加迫切。突破了此前科学计量学静态拍照式的关键词共现分析方法,通过引入反事实思想实验发现,"大数据"的国内外发表物关键词共现网络表现出了较低的网络稳定性。因此暂不能判断"大数据"是引领新范式的"大趋势",甚至有必要在"学术看门人"和打造硬核方面进一步做文章。相比之下,同样产生于特定历史时期的著作《小的是美好的》却可以通过反事实的稳健性检验,反过来验证"大数据"目前"虚热"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