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古代德性知识观到现代知性知识观,知识的确定性、封闭性不仅剥夺了我国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个性理解和阐释的权力,也妨碍了教师个体生命在课堂中的个性展示,从而使其教学个性深受压抑,后现代(“人性”)知识观以其个体性、多变性、境域性的知识本质观,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创造、释放生命力量的场所,也使教师教学个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2.
从古代德性知识观到现代知性知识观,知识的确定性、封闭性不仅剥夺了我国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个性理解和阐释的权力,也妨碍了教师个体生命在课堂中的个性展示,从而使其教学个性深受压抑.后现代("人性")知识观以其个体性、多变性、境域性的知识本质观,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创造、释放生命力量的场所,也使教师教学个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3.
从古代德性知识观到现代知性知识观,知识的确定性、封闭性不仅剥夺了我国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个性理解和阐释的权力,也妨碍了教师个体生命在课堂中的个性展示,从而使其教学个性深受压抑.后现代(“人性“)知识观以其个体性、多变性、境域性的知识本质观,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创造、释放生命力量的场所,也使教师教学个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4.
陈成在《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第3期撰文指出,儒学是我国教育的源头,长期占据我国教育文化的主导地位。对当下教师理念的形成也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从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三个方面来探讨教师教学理念形成中的儒学文化因素。并具体阐述了崇古、法古与重伦理道德的文化传统对教师知识观的影响;重权威、讲尊卑的文化传统对师生观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评价系统,常常以学生贮存了课堂知识的多少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以考试分数作为学生能力高低的标志,这样的教育方法、教育观念,与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以及创新素质的培养是格格不入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1.树立现代化的教学目标具体体现为主体性的学生观、广义的知识观、发展性的教学目标观。传统的教学,将学生视为接受知识的被动容器,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和实验证实,有效的学习只有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之下才能发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当前,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的"育人"观念存在偏差,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度不够。那么,如何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呢?这就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功利观、教学观。  相似文献   

7.
现代师资建设应尊重教师的个性差异,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职业品质,塑造专业性教师群体。教师必须在学习过程中更新观念和获得最新的教育科学文化知识,这是启动素质教育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8.
批判知识观时代教师角色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主义知识观和经验主义知识观陷入了客体对主体的牵制和绝对主义,因而是一种权威型知识观;建构主义知识观和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则倡导主体建构和批判反思,因而是一种批判型知识观。随着批判知识观时代的到来,教师角色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那就是要找回教师作为普通人的个性,改变教师对于学生至高无上的神话地位,重塑教师的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9.
“基础·兴趣·个性”是我校整体改革实验课题。“基础·兴趣·个性”课堂教学模式则是课题实验的阶段性成果。它从宏观上对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走向与特点作了总体的概括,为我校教师把握实验特征,形成自己的特色与风格奠定了价值观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一、观念体系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在教师的教学观念作用下形成的。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从本质上讲就是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学生观、教师观、教材观以及由此整合而成的教学观。“基础·兴趣·个性”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对学生寄予殷切期望,关注学生兴趣在学习活动中的生成与发…  相似文献   

10.
实施《音乐课程标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标准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反映国家对未来人才规格的要求。课程观决定教学观,教学观决定质量观.要使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改革培训模式、更新教学观念是关键;要以观念的开放促进学习个性的发展.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审美、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立体整合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新“课标”的有效实施才能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1.
文化,作为这个时代的一种决定性力量,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的价值。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上海市幼儿园教师的文化生活以休闲娱乐为主;文化知识水平在广度、深度上尚待加强,专业知识存在“学何以用”的问题;幼儿园教师的文化观念整体情况较好,文化教育观最佳,教师间差异集中在文化比较观;幼儿园教师的整体文化行为水平较高,日常生活行为和教育教学行为的表现良好,教师间差异集中在师幼互动行为。  相似文献   

12.
郭偌伶 《教育探索》2005,(12):15-16
结构决定功能。不同的观念、知识和能力结构,必然会导致个体创新能力的不同。创造性人才应形成科学的观念结构(强烈的时代观、全面的学科观、全新的知识观、积极的合作观、适度的竞争观)、个性化的知识结构(适应社会需要、富有创造性和个性)、创造性的能力结构。培养创造性人才必须从其观念、知识和能力结构入手.既要坚持全面、动态和个性化的原则,又要防止千篇一律照抄照搬,杜绝公式化和形式化。  相似文献   

13.
文化感应观是对周遭的文化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感知和应答的一种观念,具有包容性、选择性、动态参与性特征,文化感应观有助于教师对文化多样性做出应答。教师教育中可以从学生观的培养、教学的改进等方面促进教师文化感应观的形成。教师文化感应观的形成对于其专业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的实施正在使传统的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学习观以及师生关系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消解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的制度权威、知识权威和人格魅力的形象。因此,有必要确立新的教师权威观念,重新建构新课程的教师权威。  相似文献   

15.
观念文化是职业院校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职业院校组织发展的精神动力。教育理念是观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院校教师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职业院校教师践行新型教育理念,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教育质量观、创新创业的教育价值观,着力提升教师文化的竞争力;树立以生立教的教学观、以身立教的教师观和职业本位的课程观,着力提升教师文化的文化力;树立创新驱动、引领教学的科研观,着力提升教师文化的创新力,进而实现社会发展需求国际竞争要求和社会对人才渴求。  相似文献   

16.
知识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知识观比课程观、教学观更为基础,也更为根本。对杭州市区173位初中科学课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对9位教师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通过量化与质性研究,旨在了解科学课教师知识观的一般特征,为科学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现实依据。研究发现多数教师具有科学课程提倡的知识观念,部分教师对于知识是什么?知识的学习、认识上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7.
在多数教师的观念中,知识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的认识与经验的总和,具有确定性,属于客观的真理。这种真理性的知识观对教师的课程观和教学行为的选择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要改进教师的课程观与教学行为,必须从知识的本质观、价值观和获得观三个维度对知识观进行重建。  相似文献   

18.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要练好内功。   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师德修养。教师要转变教育只为升学服务的目标观,树立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目标观;转变以考试分数为评价学生惟一的质量观,树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个性特长的教育质量观;转变只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教学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相统一的教学观。教师要不断提高师德修养,用自己的言行感化学生。在教学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   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教师不仅自己要终身学习,而且要教会学生终…  相似文献   

19.
知识观不仅决定了教师在课程知识面前的态度,也影响了教学活动开展的方式方法以及教师个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展现。传统课程强调知识的客观性、普适性,教学目的即知识传承,教学过程即知识再现与舞台表演,教学方式注重事前预设与模式搬运,教师教学个性受到抑制。建基于新知识观上的课程改革,宣扬课程知识的个体性、情境性和生成性特征,因而教学目的转变为知识的创造,教学过程转变为知识生成与生命表现,教学方式侧重于及时行动与因地制宜,教师教学个性得以生成。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讨论了在新课程背景下,民族地区教师应有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教师应树立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观;开放、科学的课程观;民主、对话的师生观;关注个性、多元的学生学业评价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