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变罚为奖     
正星期五下午的第一节课是语文课,当时正值春天,学生处于春困之中。下午上课效果肯定不理想,怎样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上课前我还在琢磨此事。上课铃打响了,我昂首走向讲台,声音响亮地喊了声"上课",我想用我饱满的情绪感染学生。果然,学生的情绪暂时被我调动起来了。扫视全班,发现有一学生未到。正想问学生,这时听到一声急促的"报告"声。紧接着,学生吉如锦  相似文献   

2.
李佳 《时代教育》2012,(16):108-110,141
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不隔",欲达到这样的境界,语文教师要既能"入"亦能"出",真正融入课堂中,和学生产生共鸣。同时,语文教师也必须是真性情之人,从课堂上生活中引导学生追寻本真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靳红娟 《中国德育》2007,(12):45-45
对于违纪犯错的学生,教师予以惩罚,可使其铭记教训,更好地成长。然而现实中,教师惩罚学生的结果却往往是越惩罚越糟糕。究其原因,往往是由于惩罚不理性所致。教师不理性惩罚学生主要表现在:一些教师对学生教育乏力,一旦对学生说教无效,无计可施,就以惩罚来"结束战斗";一些缺乏道德素养的教师惩罚学生,有时不是出于教育的需要,而是为了发泄个人私愤;还有一些教师对教育学生缺乏耐心,不问青红皂白,一罚了之,既省时又省力。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十罚不如一奖",尽管奖励是形成学生良好行为的有效手段,但要制止学生破坏性和危险性行为,必须依靠惩罚。在课堂中如果惩罚运用不当,非但起不到效果,还会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所以掌握惩罚的方法,灵活运用于课堂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内翻转课堂的兴起,不少中职学校也加入到了翻转课堂的行列中。然而中职英语翻转课堂在实践探索中,遇到了教学形式在翻但课堂难以运转的"翻而不转"的困境。通过分析中职英语翻转课堂中教师、学生、教学上的"三点"问题,即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动机、软件能力、工作负担上的"痛点",学生在学习理念、自制能力、积极精神、家长监管上的"难点",以及教学在方式逆转、评价难转、班级过大、硬件不硬上的"焦点",找到翻转的主要对策:转变师生理念、提升师生素质、改善教学条件、缩小分层选择、减轻教师负荷、坚持合力探索。  相似文献   

6.
课堂管理中的惩罚是指当学生表现出某一令人不满的反应之后,教师呈现学生所不喜欢的事物,或者撤走学生所喜欢的事物,其目的是降低该反应的发生概率。在我国中小学课堂管理中,教师对学生的惩罚多于奖励,批评多于表扬,否定多于肯定,从而导致一系列课堂问题行为的出现。我们理应分析惩罚的负面影响,关注惩罚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叶茶花 《学子》2013,(5):66
"你怎么又错了,我都讲了无数次了!"经常听到有的老师这样抱怨,为什么学生总是犯我们觉得不应该犯的错误。其实,我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错误的出现是一种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很正常的现象,学生学习时必须有自己的探索尝试,尝试中就必定会有错误的发生。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利。我们要善待学生的"错误",让学生通过"尝试错误"的活动,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只要我们抓住这种数学教育契机,让错误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的中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因此,我们的课堂必须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舞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先决条件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一、营造民主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教师首先要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并且要善待学生。当学生出错时,要耐心指导,不训斥、不惩罚;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应及时  相似文献   

9.
杨勇 《课外阅读》2011,(10):112-112
惩罚教育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不能把体罚与惩罚混为一谈。每个人不可能不犯错误,但必须对所犯错误负责任,惩罚可以唤醒学生心中的责任意识,艺术性地运用惩罚,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做好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培养至关重要。以停课不停学理念为背景,从"开展网络互动教学,保证师生互动质量""实施网络课堂训练,培养学习课堂能力"和"布置实践视频作业,锻炼学生应用能力"三个方面对培养学生数学课堂学习能力的策略予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学生课堂违纪行为方式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纪律是每位教师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是教师进行课堂控制的依据。学生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为使自己的行为不遭致教师的惩罚,学生在课堂上会采取相应的策略。课堂违纪行为体现了学生在教师行为的影响和控制下的主动建构,也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因素。学生课堂违纪行为方式主要包括:讨好、合理化、投机和抵抗。  相似文献   

12.
一次至今难忘的原生态旅游,触发了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思考。其中"原起点"指教学必须回到儿童本位,"原问题"指学生主动思考之后又确实想不明白的问题,"原生态"指课堂平实简朴,放弃一切与学生学习无关的赘物,丢弃一切对学生发展无用的"招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的课。我把这样返璞归真的课堂称为原课堂。  相似文献   

13.
惩罚作为一种行为和事实,在课堂教育管理中经常出现。本文从对惩罚的概念分析开 始,从惩罚者、被惩罚者、惩罚关系入手,从心理机制、惩戒和体罚的区别等角度展开论述, 通过区分学生对不同惩罚的反应模式,对课堂管理中的有效惩罚与无效惩罚作了一定程度上的 明确。  相似文献   

14.
惩戒既是学校教育学生的手段,也是学校用于维持教育教学秩序的重要管理措施。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安东·谢苗诺维奇·马卡连柯曾说:"凡是必须使用惩罚能够有益处的地方,老师就应当使用惩罚。无论哪一个教师,都不应该矫揉造作地说:‘我是圣人,不使用惩罚’。"那么在我国学校是否依法享有惩戒权呢?如果是,又该如何区分合理的惩戒与违法侵权呢?【案例】马某系某小学六年级某班学生,温某系该班班主任、语文教师。某日上午,温某在给该班学生上语文课讲评试卷后让  相似文献   

15.
纵观中国的教育史,会很容易发现惩罚的身影,并且它的影响力,极其深远。但随着课改的深入,平等民主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接收,赏识教育普及,偶尔出现的恶性体罚学生事件,致使社会对惩罚特别反感,教育界对惩罚也持反对意见,在现代教育中,都在有意或无意地回避惩罚这个词,甚至在教师培训或者校长讲话中一致要求教师不要惩罚学生,导致教师在课堂上缩手缩脚,对犯错学生不敢惩罚,放任自流。课堂纪律一团糟。正确认识惩罚,如何科学有效对学生实施惩罚,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前提下实现惩罚的目的,通过本文,希望可以给予教师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6.
惩罚是对违纪学生的心理或生理施予不愉快的刺激,从而遏止不良行为出现的一种教育方式,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是一种硬性教育。惩罚也是一种施爱教育,它和所有的教育一样,都是以尊重和关爱为基础的,只不过惩罚是一种特殊手段的施爱教育罢了。惩罚教育与赏识教育、激励教育、说服教育为主的柔性教育相辅相成,是缺一不可的一种教育手段。一、惩罚教育的原则惩罚作为教育方式的一种,手段特殊,既要使学生在惩罚中得到进步和提高,又不至于因惩罚而积聚愤恨情绪,以致伤害学生。所以,教师在使用惩罚教育时必须谨慎行事,掌握几个重要原…  相似文献   

17.
杭信东 《考试周刊》2008,(50):60-60
教不越位,是实现课堂自主学习的关键。教师的引导怎样才能既到位又不越位呢?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矛盾转化过程。矛盾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离开了条件讲矛盾的转化,就是主观唯心论。"自主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要通过能动的创造  相似文献   

18.
在学校中,惩罚多是老师对学生实施的.我调查班级的42位同学,在他们的记忆里,只有一位同学表示她从没有受到过老师的惩罚.不过,对于他们所受的惩罚,有人感激,有人讨厌.读读他们作为当事人所感受的惩罚,对于我们做教师的了解什么是学生们"喜欢"的惩罚,什么是学生们"不喜欢"的惩罚,一定会有启示.  相似文献   

19.
惩罚在课堂管理中能有效地维持课堂纪律,矫正学生错误的行为,而且还是评价学生的一种特殊的方式。但在现今的课堂中惩罚却有被误用、滥用的危险,具体表现在为了预防学生犯错误而实施的惩罚,为了弥补错误而实施的惩罚,以及走向极端的体罚。课堂管理呼唤符合伦理精神的惩罚,教师需要满怀感情和善意恰当地实施惩罚。从伦理的视角重新审视课堂惩罚,能够带给我们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惩罚是一种必要的教育手段.但是在现实教育中,由于人们对惩罚的消极影响的扩大及对惩罚的片面认识,越来越多的人对惩罚持否定态度.又因无从界定惩罚与体罚的区别,教师在平时教育违纪学生的过程中不敢动用合理与必要的惩罚,将学生置于一种温情的教育环境中,实际上是背离了真实的生活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