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名家庭教育领域的宣讲和咨询工作者,我经常会接到各地家长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一类就是"孩子提的要求总是莫名其妙!他们为什么会提那些让人生气的要求?该怎么办?" 这个月初在河北某县,一位父亲带着儿子找到我,问的正是这个问题."这孩子刚上初二,这两个星期天说不想上学了,要去打工.我怎么可能同意他!可他又偏偏认准了就提这个要求,老师您给看看怎么办."  相似文献   

2.
有问有答     
怎样让孩子克服周一恐惧症?儿子今年上五年级了,平时是个听话的孩子,只是一到周一就不愿意去上学。每周日下午,我就发现他情绪不好,要不急躁要不失落。现在小孩周末休息得也少,我怕孩子也有所谓的周一恐惧症,又不知道怎么开导他。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3.
电话里,一位家长诉苦说: 我们的孩子不知犯了什么毛病,中学快毕业了,他却不想上学了。平常,孩子就胆小内向,最近告诉我说,他做什么事都害怕,见陌生人就心慌,紧张得哆嗦。有时候,说话紧张就口吃。上体育课时,心里一紧张肌肉就僵硬,总也没有好成绩。我说,你怕什么,他说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心里总是想些怕人的事。昨天又告诉我说,他不想上学了,怕去学校。这可真把我愁坏了!您说,孩子这是怎么了? 既然孩子已经长大,最  相似文献   

4.
我儿子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也比较听话。可前几天,接到儿子班主任的电话,说儿子一整天没来上课。当时我的脑袋像是被打了一闷棍,怒火直往上撞。再问老师,得知这并不是儿子第一次逃学,以前也偶尔有过。我真想狠狠地揍他一顿,但老师说不要体罚孩子,那我该怎么教育他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呢?黄虹家长们听说孩子逃学,没有不着急、不生气的,因为这不仅是厌学情绪的一种表现,更令人担心的是,孩子万一在街头巷尾瞎逛,结交了坏朋友,沾染上恶习,那就糟了。但是,着急过后还是要静下心来想想:孩子为什么逃学?如何才能避免呢?有些孩子因为好奇心强、自制力差,…  相似文献   

5.
篮子:你好!我儿子是个小学生。平时他爱笑爱闹挺活泼,可这几天他显得有点闷闷不乐。我问他怎么了,他说老师不理他了,时常和其他的小朋友说话,叫其他的小朋友发言。我儿子的老师平时是挺喜欢他的,常逗他玩,可能这阵子老师要照顾其他的小朋友,关注他的时间少了,他觉得受了冷落,所以不开心了。看到孩子的心理这么脆弱,我们做家长的不免有点担心,这孩子会不会有问题?我们又该怎么帮他呢?家长新华新华家长:您好!作为母亲,您儿子的情况让您担心,我非常理解。但是这对于一个小孩来说是,是极为常见和自然的。老师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学生,所关注的也是…  相似文献   

6.
前些天,听同事谈起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送儿子上学,路上拾到一块女式手表,表带断了,躺在地上,嘀嘀嗒嗒正走着呢。他问儿子,怎么办?儿子的回答很干脆:交给老师。孩子到了学校,班主任正与一位家长在说话,见交上来的是一块表,便点头示意,让他交到体育室去。这个孩子便兴冲冲地跑到体育室去把表交给体育老师,这时站在一旁的女教师叫了起来:噢,就是这块表;是我的。于是,拿了表就走。当老师的问都没有问一下,这位拾金不昧的孩子是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事后班主任老师也不加询问和表彰。事情,就这样淡淡地过去了。  相似文献   

7.
妈妈我恨你     
俞雪芽 《家长》2013,(1):27-28
身为母亲的您,要坚强起来,您的行为能给孩子带来更有力的安全感,让他觉得不孤单,有心事能和您商量,减少与您的冲突。家长:您好,老师!我有一个独生子,但是我这个家长当得很失败,我现在最大的愿望不是孩子怎样孝顺我,只要他不恨我就行了。咨询师:听您这么说,您和孩子的关系很紧张。家长:是的,现在他不上学,天天在家呆着,您说我能有好气吗?咨询师:孩子多大了?为什么不上学了?家长:我儿子今年十五岁,应该上初三了,可他  相似文献   

8.
艰难的沟通     
儿子刘跃的调皮是出了名的,小学时三天两头有家长来找,说,你们家小跃打了我们孩子。每次,我都先向人家赔礼道歉,再把儿子拉过来打一顿。可下一次儿子照样向别的孩子寻衅打架。上高一时,儿子倒不大爱打架了,但厌学情绪日趋严重,动辄逃学。一天,上中班的我正在家里休息,忽然班主任于老师打电话来问:“刘跃这两天怎么没来上学?是不是生病了?”我的头“嗡”地一下就大了,慌忙说:“他每天一早都背着书包出去,没去学校?”得到于老师的肯定答复后,我一屁股呆坐在凳子上,半天缓不过神来。想想这些年我们在孩子身上所花的心血竟都…  相似文献   

9.
正当班主任这几年,我时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说自己和孩子的沟通越来越困难。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孩子心情好,会和家长说几句话;要是心情不好,就一个人坐在车子里看手机,再也不像小时候那样围着家长问东问西了。也有家长抱怨说,孩子大了,父母说的话他都不怎么爱听。作为班主任,我经常关注家长究竟和孩子们都谈了些什么。在和家长的交流中,我经常看到这样一些表达:"哎呀,你怎么还在玩游戏呀!""你怎么还不起床呀?  相似文献   

10.
我遇到过这么一位家长。他的儿子放学不按时回家,和一群孩子爬到学校的大铁门上玩儿。这是很不安全的!于是我逐一找来了他们的父母,讲孩子行为的危险性。其中有一位家长居然惊喜地对我说:“老师,你说什么?我的孩子爬铁门?真的?他敢爬铁门了!真好,真好!”家长的反应让我一头雾水!也就是这位家长的儿子,读到高年级的时候竟然向他的语文教师提出:“我不写作文、不写日记行吗?我可以用图画来代替!”他的语文老师“慷慨”地答应了。后来,这孩子考上了美院。父亲的“另类”,让儿子也很有个性!父亲希望儿子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也许爬铁门是孩子…  相似文献   

11.
一个雷电肆虐的风雨之日,我想到了托儿所的儿子。当我赶到托儿所时,儿子“哇”地大哭着向我扑了过来。站在旁边的一位家长埋怨我:“你怎么到现在才来?你孩子刚才可能害怕,哭得很厉害。托儿所阿姨威胁他说,再哭就把他扔到外面去。”“她怎么能这样对  相似文献   

12.
帮助     
去年八月底,有一位家长领着一个孩子来到大滩小学,用探询的口气问招收新生的老师:“我的这个孩子你们能收他上学念书吗?”老师觉得问得奇怪,回答道:“怎么不能呢?只要够上学年龄学校都收。”家长拉起孩子的右胳膊。啊!原来没有右手。老师先是一愣:没有右  相似文献   

13.
李思 《中华家教》2013,(Z1):78-79
作为一名家庭教育领域的宣讲和咨询工作者,我经常会接到各地家长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一类就是"孩子提的要求总是莫名其妙!他们为什么会提那些让人生气的要求?该怎么办?"这个月初在河北某县,一位父亲带着儿子找到我,问的正是这个问题。"这孩子刚上初二,这两个星期天说不想上学了,要去打工。我怎么可能同意  相似文献   

14.
有问有答     
孩子爱和家长辩论怎么办?儿子今年8岁。我们家也订了你们的杂志,孩子也经常会看。有时我们批评他的时候他就会用杂志里的内容来给我们讲道理。虽然他的理解有偏差,但有时也有些道理。对这种讲起道理来一套一套的孩子该怎么教育?  相似文献   

15.
孩子想辍学     
又一位父亲来到心理咨询室,满脸愁苦地坐在我的面前:“老师,您说我们那个儿子是怎么回事?这不,初三刚刚开学没几天,他忽然闹着不去上学了。我们连哄带劝,连说带闹,孩子就是不去上学。您说这孩子是多让人着急?你越着急,他越不着急,就是不去上学了。您说这可怎么办?”我们进行了一定的沟通之后,我讲述了晓雷的故事———晓雷也是一个初三男孩。初三,是初中的关键时刻。可是,晓雷却偏偏“关键时刻掉链子”———不想上学了。他说头痛。医生检查的结果是什么毛病也没有。过了一个星期,他还不去,对谁都发火。学校说,再不去就没有学籍了。家长没办…  相似文献   

16.
潘石屹 《少年文摘》2012,(12):92-94
都知道潘石屹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潘让,一个叫潘少。父母都是公众人物,但这两个孩子却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我是我,他们是他们,别把我们搅和到一块儿!"听起来很是铁面无情,这也是潘石屹一贯的态度:不想让儿子因为父亲的成功就觉得自己也跟着镀了层金。名字里暗含的期许我常常感到现在的教育让人很紧张,说什么"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小的孩子,就教育他去争去抢,告诉他这个世界是怎么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你不争你不抢你就没饭吃!我曾经在北京动物园里亲眼看见,一个父亲抱着三四岁的儿子,看着一群老虎正在扑食  相似文献   

17.
浙江嵊州读者叶萌来信:“6岁的儿子喜欢新鲜事物,学画画、学英语、学书法,刚开始兴趣十足,但总是半途而废。儿子‘三分钟热度’令人烦恼,我该怎么教育他?”主持:“三分钟热度”指孩子做事没有坚持性,怎样通过有效的方法使持之以恒成为孩子的自觉行为,是我们关心的话题。本期,我们分享杭州市凤栖幼儿园幼儿家长们的经验。观点一合理控制表扬频率,克服短期行为。4岁的儿子特别爱听表扬话,针对这一特点,我常通过表扬法鼓励他做事坚持。比如儿子不爱收拾玩具,玩过以后随便乱扔。我向他提出自己收拾玩具的要求,如果他做到了,就表扬他。开始,他为…  相似文献   

18.
开心果     
我教老师头一天去上学的儿子放学回来,妈妈问:“孩子,今天老师都教你些什么?”儿子说:“他什么也没有教我,反倒问我‘一加二是几?’我就教给他说‘是三’。”  相似文献   

19.
季红 《家长》2014,(12):10-12
正儿子没有上学前,我觉得儿子是那么聪明、活泼,可爱。自从儿子上了学,我的心理开始失衡了:儿子在同学们中间显得那么平常,成绩总是考不到前面去。我自己是一名教师,自己的孩子成绩不突出,别人怎么看我?我坚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都有"见贤思齐"的心理,我要帮助儿子找到好的榜样,引导他不断取得进步。我觉得,身边的榜样是摸得着看得见的,学起来更容易。所以,我不断为儿子树立  相似文献   

20.
很多家长重视孩子品格的培养,想塑造孩子勇敢、坚强面对困难的性格,而不想让孩子学着逃避.这本身是值得称赞的.因为人很多时候的确是需要直面困难、障碍,不能逃避.比如学习成绩下滑就放弃了,那怎么能行?比赛还没结束,有点儿顶不住就要退赛,也不可能啊! 但是某些情形下,我提倡不必直面,或者不必着急直面困难、障碍.这不是逃避,而是一种智慧,是顺乎心理的规律,或者是人之常情. 有时避开是一种智慧 案例一:周末,孩子去学跆拳道,那里有一个比他大一岁的孩子喜欢找我儿子玩格斗.我儿子喜欢模仿电视里的武打人物,摆些动作,这就是玩.可那孩子总动真格的,拳打脚踢.一连几天,我儿子都输了,他很气愤.遇到这样的伙伴,让孩子硬碰硬,怕他受伤,让孩子躲避我又不想给孩子传递逃避的观念,该如何引导我的孩子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