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老虎跑步御寒:当老虎感到寒冷时,就会来来回回地奔跑,而且注意力非常集中,就算身边跑来兔子也不看一眼,直到跑得身子暖烘烘才停止。野鹿打斗御寒:在俄罗斯北部生活着一种野鹿,当天寒地冻之时,它们会寻找一个较为偏僻的地方,三三两两地相互打斗,直到浑身暖和了才去觅食充饥。白鼠滚动御寒:阿尔卑斯山东部有一种白鼠,身体比猫还要大。天气寒冷时,它们会把身体蜷缩成一个肉团,一齐从山顶上往下滚,之后再跑回山顶,直到暖和为止。犀牛糊泥取暖:澳洲大戈壁滩上的犀牛感到寒冷时,便会将全身陷进泥沼中,让稀泥粘满全身,然后离开泥沼在太阳下晒干,再…  相似文献   

2.
在寒冷的冬季里,动物怎样抵御严寒呢?运动御寒令人称奇的是,与人同为生灵的动物似乎也知道“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当老虎感到寒冷时,就会来来回回地奔跑,而且注意力非常集中,就算身边跑来兔子也不看一眼,直到跑得身子暖烘烘了才停下。而生活在山林中的大猩猩感到寒冷时,就会搬起大石头来回走动,直到大汗淋漓才停止。在俄罗斯北部生活着一种野鹿,天寒地冻时,它们会寻找一个较为偏僻的地方,三三两两地相互打斗,直“打”得浑身暖和了才去觅食充饥。在特别寒冷的日子里,皮毛长得又长又密的兔子会挤在一起,互相撞击对方的肚皮,以此来增温保暖。…  相似文献   

3.
冬季(三)     
冬天的天气冬季天气十分寒冷,当雨或雪落到冰冷的物体表面时,它会结成一层厚厚的冰。当空气中那些很小的,眼睛看不到的水滴被冻住后,它们变成了小的冰晶,雪就形成了。当它们从  相似文献   

4.
冬季御寒药粥冬季天气寒冷,中医认为,寒气盛则阳气伤。因此,冬季适当食用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或药物煮成的药粥,能增强人的体质,提高御寒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下面介绍几种民间常用的御寒药粥。韭菜粥先把粥熬熟,再把适量韭菜切碎投入,稍煮片刻便可食用。韭菜内含...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得好“:冬天动一动,少受一场冻;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冬季,人的生理状态会随着气候而改变,因此是提高人体机能的最佳时机之一。中小学生在冬季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身体经常受到寒冷的刺激,可以增强人体对感冒、气管炎等冬季常见疾病的抵抗力;冬季在室外接受阳光的照射,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促进人体的造血机能,对治疗和预防贫血有积极作用!冬季常到室外锻炼,体温调节能力就会加强,御寒能力也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6.
帮你防感冒     
金色的秋天刚过,寒冷的冬季来临了。这时你就会受到感冒的困扰。幸运的是,科研人员研究出了七种最有效的方法,可以避免一年中任何时候感冒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早在170万年前,人类就学会了用火。在使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火不但能照明、驱赶猛兽,还可以烧熟食物、取暖御寒,当人们患有某些寒性病痛时,烤火取暖后就得到缓解或解除。于是,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当人们身体出现疼痛时,会主动点燃火把,有意识地来熏烤疼痛部位,这就是中医灸疗的起源。  相似文献   

8.
每当寒冷干燥的冬季来临,医院皮肤科总会迎来许多奇痒难耐的冬痒症病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9.
寒冷的冬季,自然界的动物们怎样抵御风寒,保存体温呢?下面,向大家介绍几种动物的御寒本领。  相似文献   

10.
闫保臻  杨坤 《早期教育》2005,(2):F003-F003
严寒的冬季食物短缺,气候寒冷,是哺乳动物最为漫长而又难煞的季节。许多哺乳动物根本没有一个固定的家,有的必须不停地迁移,生存的机会才会增加;有的必须避入树丛或偏僻的山洞隐居,特别是怀孕待产的哺乳动物为躲避恶劣的天气构筑临时性的建筑来御寒,而那些不迁移又不能保持活跃的哺乳动物,就靠进入睡眠状态来打发艰苦的寒冷日子。  相似文献   

11.
    
江嘉懿 《小读者》2012,(1):45-45
冬季来临.人们都换上了厚重的棉衣.隔离了寒冷的风霜。冬季的来临,也让万物进入了“死寂”期.留给人们的是满眼的疲惫……  相似文献   

12.
熊宗齐  徐泓 《化学教学》2007,(10):25-26
1 活动设计的背景 冬天寒冷的时候,人们会使用各种方式来御寒保暖.其中有一种很方便的贴片--暖宝宝,它薄如纸、轻如棉、柔软而富有弹性,使用时只须往相应部位一贴,立刻就能发热,温度最高达63℃,平均53℃.持续时间在10-12小时,对腰,肩,胃,腿及关节等疼痛均有缓解作用,在寒冷的冬季对防止冻伤、驱寒有很好的效果,而且携带方便,发热持久稳定.  相似文献   

13.
在寒冷的冬季,动物各有其独特的御寒妙法。生活在欧洲阿尔卑斯山区的一种大白鼠,为抵御寒冷,便把身子缩成一团,从山上滚到山下。这种运动抗寒的方式,真是又好玩又有效。山雀身小力弱,为了抵御寒冷,在白天里不停地进食,进食量是夏天的2倍,这  相似文献   

14.
暖春     
(一)当2007的冬季悄然来临,风雪如期而至。人们像往常一样安心地准备着御寒的器具,欢欣地着手备办年货火红的色彩开始装满人们的视线,喧闹欢腾的的气息洒遍每一寸土地。远处的游子卸下心头的疲惫,纷纷整理行囊,收拾回家的心情。大家都准备着过一个舒适温馨的团圆年。  相似文献   

15.
梁好 《辽宁教育》2016,(4):47-48
刺猬法则说的是这样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在寒冷的冬季,两只困倦的刺猬因为冷而拥抱在一起,但由于它们各自身上都长满了刺,紧挨在一起就会刺痛对方,所以无论如何都睡不舒服。因此,两只刺猬就分开了一段距离,可这样又实在冷得难以忍受,因此它们就又抱在了一起。折腾了好几次,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  相似文献   

16.
燕子     
燕子会和春天一起来到北方。当它回到自己的故乡后,就会寻找自己的旧巢或在房檐等处筑起新巢,开始繁殖后代。它们为了哺育小燕子,每天要捕捉大量的昆虫。当秋天来临的时候,它们便带着长大的小燕子飞往南方过冬。  相似文献   

17.
【材料一】寒冷的冬天,一群豪猪挤在一起取暖,但各自身上的刺迫使它们一触即分;御寒的本能使它们又聚到一起,疼痛则使它们再次分开。如此再三再四,它们终于找到了相隔的最佳距离——在  相似文献   

18.
<正>"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可见古代冬天有多漫长。而"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更看出古时冬天何其寒冷。如此漫长寒冷的冬天,古人是如何度过的?有哪些御寒取暖的方法呢?原始社会初期,我们祖先就开始以火取暖。后来,为了能随意挪动火堆,把火放到烧制的陶器里,这个陶器叫炉或灶。《拾遗记》中记载:"及夜,燃石以继日光……昔炎帝始变生食,用此火也。"可见我国在上古时期便发现了煤炭,并用其生火取暖做饭。秦汉时期,主要依靠"壁炉"和"火  相似文献   

19.
李蓓 《山东教育》2003,(12):52-52
春季是疾病的多发季节,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身体各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当春季气温变化无常时,就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家长、教师应根据春季的特点,对幼儿精心照料。首先要防患于未然。在寒冷的冬季,幼儿的室外活动相应减少,春季来临,如果骤然增加室外活动量,由于温度的差异,势必增加幼儿的发病率。因此,冬季也要常带幼儿到户外活动,增强其身体的抵抗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通过适量、定期、定时的户外活动增加幼儿抗病能力,改善体温调节功能,以减少春季疾病的发生。流脑多流行于冬春季节,如果在每年的11~12月给幼儿注射一次疫苗,就会大…  相似文献   

20.
豪猪的哲学     
寒冷的冬天,一群豪猪挤到一起取暖,但各自身上的刺迫使它们马上分开,御寒的本能使它们又聚到一起,疼痛则使它们再次分开。这样经过几次反复,它们终于找到了相隔的最佳距离——在最轻的疼痛下得到最大的温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