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使作文教学走出“学生厌写,教师厌教,耗时耗力,效率不高”的怪圈,我开展了“指导学生自由习作”的探究,不断更新作文教学观念,打破种种禁锢,回归学生以题材选择、思想表达、语言运用等诸方面的自由,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事实上,如果不加指导而让学生自由地写,实际上增加了取材、构思的难度,学生往往茫茫然。在自由习作实验中,我们充分拓展教学时空,实施有效指导,适时为自由习作导“源”、导“路”、导“改”,春风化雨般地滋润自由习作田园,使自由习作越“走”越好。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种种人为的束缚使学生害怕作文、厌恶作文。作文教学中,高耗低效现象较为普遍。2000年4月,教育部颁发的试用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了“自由作文”的概念,它使学生在习作内容、习作形式、思维方式和时间、空间等诸多方面,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和谐与宽松,使学生主动参与、自由倾吐,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现结合自己几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更好地创设宽松自由的作文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3.
何建华 《文教资料》2005,(20):142-143
作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目的是使学生“能自由地发表思想”。我在作文教学中抓住了“观察”、“积累”、“表达”这三个环节,着重解决了“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观察  相似文献   

4.
一、在引导方法上实现创新 传统作文指导的步骤是“先导后写”。一般的做法是先说说写作的步骤及方法,再读几篇范文,然后让学生写作。这种模式过于强调“章法”,使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缺乏个性。新课标下的作文指导应注意调动学生作文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顺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在不受拘束的情况下先自由地写,而教师的“导”则建立在学生“写”的基础上,使之既“导向”明确,  相似文献   

5.
陈万理 《现代语文》2011,(9):115-116
一直以来,高中作文教学是高中许多语文老师共同的痛,其实作文何尝不是学生们共同的痛呢?然而现时的作文教学严重毁坏了作文教学生态。教师往往因抱有“高耗低产”而干脆“不耗不产”的态度,使学生厌烦作文,缺乏悟性,写作思维僵化,缺乏个性。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相似文献   

6.
自由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心态。无论是谁都有自由的渴望,学生也不例外。更确切地说,在种种因素的重压下,学生对自由的渴望更加强烈。反映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最愿意写的是他们想写的。只有任他们自由创作、自由飞翔,他们的作文才会焕发出活力。基于以上几点,我省在“自由作文”与“自能作文”方面进行了实验,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让我们看到了学生在作文方面的无限潜力。  相似文献   

7.
赵世胜 《语文天地》2009,(12):43-44
初中作文写作要达到这样的要求:“能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笔者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更大的自由让给学生。而要实现这样的追求.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笔者仅就个人近年来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归纳为这样几点:自由作文与统一作文相结合;课外作文与课内作文相结合:多向对话与单向传授相结合:张扬自我与统一标准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不管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我们首先要考虑到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坚持一个观点,那就是:把思想交给学生,真正帮助学生从为“完成老师作业”或“升学考试”而“作文”的被动依赖性思维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学会独立地思考,自由地表达,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 初中生大都有很强的依赖性,尤其是写作。我们遇到的情况通常是:如果老师不要求,很少有学生主动地进行作文训练。——“依赖老师的要求”几乎是所有学生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课改实验以来,作文教学按照“新课标”提出的“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的要求,使学生的作文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在考场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无章无法地写”的现象。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在“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开题会上,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 ,现行的由“老师命题学生作文”的单一作文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初中作文教学的需要。事实上 ,只有让学生在自由的、创新的思维空间里随心所欲地作文 ,他们才会说真话 ,诉真情 ,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才会在初中打下扎实的写作基本功。近几年来 ,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一些探索 ,通过课内统一命题作文与课外自由命题作文相结合的办法 ,使学生受益匪浅。一、冲破命题作文的桎梏 ,让作文异彩纷呈单一的命题作文 ,难免要圈定范围 ,对于全方位开发学生的作文智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时 ,由于命题不对个别学生的“胃口”,使其产生…  相似文献   

11.
一、在引导方法上实现创新传统作文指导的步骤是“先导后写”。一般的做法是先说说写作的步骤及方法,再读几篇范文,然后让学生写作。这种模式过于强调“章法”,使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缺乏个性。新课标下的作文指导应注意调动学生作文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顺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在不受拘束的情况下先自由地写,而教师的“导”则建立在学生“写”的基础上,使之既“导向”明确,又保留学生作文的鲜明个性。这种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是:教师先通过生活再现或实物演示等多种方法创设写作目标,再让学生独立构思,选材组材,落笔成文,然后组织学生…  相似文献   

12.
“儿童生活作文”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学自始至终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可以轻松愉快、自由地从事习作活动,尽可能地描写真实生活。表达真实思想,抒发真实情感,使作文变成丰富有趣、生动活泼、令人向往、其乐无穷的现实生活。以“儿童生活习作”为根本价值取向的作文教学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尊重和弘扬学生个性的作文教学;二是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为了学生未来生活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怕作文,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一大现象,要让学生喜欢作文,就应在作文教学中解放思路,冲破旧观念,淡化各种“清规戒律”,让学生自由想像。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一、淡化命题,自由表达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把表达的自由交给学生,让学生不拘一格地表达,引导学生对同一内容的结构安排和体裁选择上采用多种表达方式,以求扬个性、巧表达,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相似文献   

14.
高淑梅 《现代语文》2011,(3):139-13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作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笔者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更大的自由让给学生。而要达此目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笔者仅就个人近年来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归纳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标准的催生之下,“闭门造车”的作文教学模式应该向“回归自然”的作文教学模式转换。让学生回归大自然,拥抱社会;让学生睁大明亮的双眼,摄取现实生活中各种光怪陆离的现象,进行积累、归纳、提纯,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作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并为达到“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小学作文教学倡导自由作文发展学生个性呢?结合教学实际,我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做法。一、培养自由作文能力 (一)自由拟题。鼓励自由表达,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个性,写出创意。提倡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第二学段中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就隐含着自由表达的意思。自由选题,自由命题,自由表达,把作文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主地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17.
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作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笔者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更大的自由让给学生。而要实现这样的追求,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笔者仅就个人近年来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归纳为这样几点:自由作文与统一作文相结合;课外作文与课内作文相结合;多向对话与单向传授相结合:张扬自我与统一标准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各个阶段,由易到难,由短到长地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是当前英语教学的一个新课题。作文是训练思维,培养想象力和文字组织能力最好的形式。而作文一般分为“自由作文”(Free Compo-sition)和“有指导作文”(Guided Compo-sition).“有指导作文”不同于“自由作文”,它的主要特点是:限定内容、限定字数、限定体  相似文献   

19.
施红晖 《时代教育》2007,(9Z):119-119
“儿童生活作文”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学自始至终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可以轻松愉快、自由地从事习作活动,尽可能地描写真实生活,表达真实思想,抒发真实情感,使作文变成丰富有趣、生动活泼、令人向往、其乐无穷的现实生活。以“儿童生活习作”为根本价值取向的作文教学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尊重和弘扬学生个性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为了倡导作文个性化,体现自由作文的精神,高考采用了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的开放式话题作文形式,并在实际操作中制定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评分细则。这些细则的制定充分体现了作文个性化的要求,是顺应时代、顺应人才培养趋势、顺应高考体制改革的举措。如,基础等级中的“感情真挚”,发展等级中的“深刻”、“有创新”等指标都负载了引导学生自由作文、自主作文,写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作文的使命。“感情真挚”是作文个性化的必备前提和条件要达到“感情真挚”,学生就必须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情感历程,真实地抒发自己的生活感悟,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