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70年代初以来,对未来经济出现了多种说法。先是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后工业经济”,接着奈斯比特1982年在《大趋势》中提出“信息经济”,英国福莱斯特1986年在《高技术社会》中提出“高技术经济”,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1996年亚太经合组织明确定义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第一次定义了这种新型的经济。这些名词实际上是在逐步确立一种观念,即“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配套、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简而言之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所谓“知识…  相似文献   

2.
70年代初以来,对未来经济出现了多种说法,先是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指出的“后工业经济”,后是奈斯比特1982年在《大趋势》中提出的“信息经济”,再是英国福莱斯特986年在《高技术社会》中提出的“高技术经济”,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确定义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第一次定义了这种新型的经济。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的社会化、现代化李锐70年代初以来,对未来经济出现了多种说法,先是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的“后工业经济”,后是奈斯比特1982年在《大趋势》中提出的“信息经济”,再是英国福莱斯特1986年在《高技术社会》中提出的“高技术经济”...  相似文献   

4.
70年代初以来,对未来经济出现了多种说法,先是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的“后工业经济”,后是奈斯比特1982年在《大趋势》中提出的“信息经济”,再是英国福莱斯特1986年在《高技术社会》中提出的“高技术经济”,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  相似文献   

5.
一人类经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结束了刀耕火种,开始了农业经济时代;又以蒸气机的发明为标志而开始了工业经济时代。自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对未来经济的预测出现多种提法,其中有代表性的首先是美国学者布热津斯基提出的“电子技术时代”,1980年美国学者托夫勒的“后工业经济”时代,1986年美国学者福来斯特的“高技术经济”时代,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的“知识经济”时代,1997年美国总统克林顿采用“知识经济”,我国江泽民主席对“知识经济”和‘侧新意识’作了多次重要批示。1998年中国科学院也已正式提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规划。现…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把知识分子这一社会阶层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知识分子队伍将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中发挥中坚力量。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今天,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深刻地领悟到“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的真正分量。知识经济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一、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80年代初,对未来经济出现了许多个人学说:一是1982年美国的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提出的“信息经济”;二是1983年美国的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的“后工业经济”;三是19…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与高校的创新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OECD(亚太经合组织)1996年发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以来,尽管“知识经济”这一术语的概念还没有获得非常精确的通行全球的定义,但是,由于它恰当地概括了当前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济的最新特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而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知识经济在中国也迅速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二十一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简单地说,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这里所说的知识,是包括…  相似文献   

8.
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首次提出“知识经济”的说法,1996年,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在一份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对“知识经济”首次给予了明确的定义,这份报告认为,一个区别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新的经济形态正在开始兴起,即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简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世界上不少经济学家估计2010年左右高新产业将彻底战胜传统产业,而我国学者吴季楹认为在2030年前后将全面实现。一、知识经济的特征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之上的经济。与传统的…  相似文献   

9.
面对新生世纪,知识经济大潮的涌动,我们在未来的社会发展的战略上以怎样的态度对待知识经济,成为关系党和国家未来的大事,直接影响到下世纪我国以何种面貌出现在世界民族之林。一、知识经济由来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未来经济出现多种说法。先是前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提出“电子技术时代”。1973年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又称它为“后工业时代”。记者出身的美国社会学家托夫勒把它描写成“超工业社会”。美国经济学家和未来学家斯比特以新型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命名这种经济,提出了“信息经济”的概念。1990年联合国研究…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即将迈向21世纪之际,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趋势,即以高科技信息为主导的新型产业革命成为经济的直接驱动力,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以发达国家为主要成员国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6年在一份《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的报告》中正式使用了“知识经济”(Knowledge-basedEconomy),欧盟在《2000年议程》中,也把知识放在最优先的地位。由此可见,知识经济并非某个地区国家的专利,而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以高技术产业为…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将是教育的世纪。作为教育龙头的高等教育 ,对一个国家的兴盛与综合国力的提高 ,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世纪之交 ,把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全面推向 2 1世纪 ,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大力促进我国的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的时代课题。一、何谓“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正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 ,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什么是知识经济呢 ?随着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人们对当今和未来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很多说法。 70年代美国的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后工业经济” ;80年代初美…  相似文献   

12.
比较完整的“知识经济(KnowledgEconomy)”的概念是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的,1996年亚太经合组织明确表述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第一次定义了这种新型的经济。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它以高技术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知识是比原材料、资本、劳动力、汇率更重要的经济因素,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这预示着在下个世纪,人类社会将出现一种新型的经济。知识经济是在充分知识化的社会发展的经济,知识正成为真正的资本与首要的财富。…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知识经济?比较完整的“知识经济”(KnowledgEconomy)的概念由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1996年亚太经合组织明确表述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第一次定义了这种新型经济。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  相似文献   

14.
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高等教育应树立十种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知识经济的概念及其特征知识经济这个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ASPEN研究学院下属的信息探索研究所(TheInstituteforinformationStudies)明确提出,该所认为:“信息、知识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而成为创造财富的源泉。”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一份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对这一概念的解释:知识经济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明确定义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在上述报告中使用的英文…  相似文献   

15.
关于知识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大学经济系主任李廉水教授:早在五十年代资本主义黄金时期,就有一批专家学者开始分析资本主义以后的发展前景。先后提出过“后工业社会”、“第三次浪潮”、“信息社会”、“知识社会”等概念。学者们在描绘它们的特征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知识在未来社会中将发挥巨大作用。1990年联合国世界经合组织(ACD)的报告中出现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提法。1994年《未来工程》一书明确提出“在知识经济中,把知识投入生产”。这可作为“知识经济”的发源地。以后,美国的政府领导和杂志媒介更是推动了这一概念的普及。克  相似文献   

16.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 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首次提出“知识经济”的概念。1996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首次明确将“知识经济”定义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以高新技术为支柱、以智力为资源、以知识为资本而区别于传统经济的新形态经济。与传统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时代主要有四个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一、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1、信息教育是时代的客观要求。世界经济正处在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时代。知识经济最突出的特征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因此,早在1977年,美国经济学家、信息专家马克.皮特等人撰写的《信息经济》一书中,就提出了国民经济活动的“四大产业”划分法,即,“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是社会经济、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从而各国都将信息产业作为首要的经济发展战略。1996年,美国就其在信息产业研究方面投资2060.2亿美元,日本投15万亿日元。发展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知识经济(一)知识经济的概念知识经济是对一种新型的经济现象所给定的名词。我们知道,人类已经经历了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土地、资本分别是这两个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尤其是信息产业和其他高科技产业的崛起,特别引人注目,于是人们提出了信息产业、信息经济、知识产业、高技术经济、智力经济①等令人眼花缭乱的名词和概念,并试图用新的模式来测度国民经济的各部门,提出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和理论②,开始把知识和信息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在此基础上,1996…  相似文献   

19.
一、知识经济正在向我们走来1.知识经济的概念。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马克、鲁普、伯拉特和贝尔在60年代提出的。在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正式使用“知识经济”概括正在全球兴起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后,很快,“知识经济”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并迅速在我国知识界产生反响。所谓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是相对于以物质投入为基础的物质经济而言的,这里讲的知识,是指高技术知识和科学管理知识。高技术知识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其中最…  相似文献   

20.
<正>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与特点 1991年联合国研究机构首先提出了“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的概念,1996年亚太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对知识经济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新型经济。知识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而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