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露端倪的新媒体--手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特网作为第四媒体的地位通过 克林顿丑闻事件和“9·11”恐怖事件的传播刚刚巩固,一种新的比其更快捷的传播方式已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那就是手机短信。让手机短信大放光芒的是“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新闻的传播。大年初一晚10:10,新浪网新闻中心收到通讯社发来的关于美国  相似文献   

2.
汪萍 《新闻与写作》2005,(12):15-15
手机新闻从2003年起,经美伊战争、雅典奥运会等重大事件的报道日臻成熟。大年初一晚10:10,新浪网新闻中心收到通讯社发来的关于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与地面失去联络的消息;10:19,第一篇快讯被刊登到新浪网站上;1、2分钟后,新浪向手机短信新闻订户发出了第一条信息,这也是国人最早收到的关于航天飞机失事的消息。这个小小的个人通讯工具之所以能在短期内跻身大众媒体之列]其信息特性上的突破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3.
手机短信的六种媒体优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的地位已被业内广泛接受,一种新的比其更快捷的传播方式又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那就是手机短信。当前,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式已经介入新闻传播并向传播媒体发出挑战。  相似文献   

4.
“哥伦比亚号”失事两年半之后,五剩其三的美国航天飞机重新发射,其象征意义更大过了它实际要执行的太空任务。  相似文献   

5.
2003年2月1日23时,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与地面失去联系.随后坠毁。当天23:19.新浪网发出快讯,接着又向全国几十万的手机用户发出这一新闻,手机用户收到这一消息的时间早于或接近于新华社和人民网(《人民日报》网站)消息,更是大大早于中央电视台的央视国际网站发出的消息,比中央电视台的播出消息早了近半个小时。  相似文献   

6.
从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手机诞生到今天,不足40年的时间,手机已经覆盖了全球49%的人口。①2003年农历正月初一,新浪网通过自己的短信业务和短信点播向其十万手机用户发布了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新闻。这一事件使得国人开始重视手机的媒介价值。如今,手机媒体成为国内学界和业界关注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7.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4,(16):14-14
“俄罗斯人已经卖掉了自己最后一条裤子,而美国人和日本人还在削减他们的航天预算。” 俄罗斯航天局首席发言人说。美国航天飞机因哥伦比亚号失事而全部停飞,现在所有为国际空间站进行的飞行任务都由俄罗斯承担,俄方对此颇有微词。  相似文献   

8.
手机短信是一种新兴的以人际传播为主的传播媒介.生活中随时随处可见的短信聊天已经成为继谈话、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网络聊天之后一种新的重要的人际传播方式.手机短信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传播方式,融合了书面文本、语音文本两类文本的特点,并有着自己独特的性质.短信传播与其说是一种交流方式,不如说是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它在改变人类书写和交流习惯的同时,对人们的心理和群体交往关系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着眼于手机短信独特的文本形式和文本特点,以分析其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于北京时间22:00左右坠毁,新浪网于事件发生后仅19分钟即发布了第一条消息,据观察这是国内主要媒体第一速度艘狐网于22:20发布该消息,几乎与新浪同步;网易于22:41发布消息,消息来源自新华网,国内三大门户网站中搜狐网与新浪网的新闻竞争处于胶着缠战阶段,一时难分上下。网络的新闻传播速度现在仍是各类媒体之翘楚,传统媒体一时难以撼动。  相似文献   

10.
彭俐 《传媒》2003,(3):9-10
人们喜欢将网络称为第四媒体,比它资格老些的另三个媒体是报刊、广播和电视。网络的出现,丰富了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手段,也方便了阅读、收集、使用信息的现代人。据说,最近发生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消息,就是最先由网络发布的。作为媒体,快捷非网络莫属。除了快速反映以外,信息的含概量大、储存量多、查阅方便也是网络的绝对优势。21世纪前  相似文献   

11.
涂燕平 《青年记者》2006,(24):64-65
手机短信爆炸式发展给传统媒介带来了一次革新的契机,不甘在这一新的传播领域无所作为,传统媒体纷纷走上了与手机短信的联姻之路,广播也不例外。广播节目纷纷与短信联姻相比较而言,手机短信这一新型的传播方式在广播中运用得最为淋漓尽致。目前,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开通短信平台  相似文献   

12.
随笔     
事件 哥伦比亚号和王伟 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了! 中国网民的态度很快出现了分裂。有人幸灾乐祸:“大年初一上帝放爆竹!好大一团火!!”有人如丧考妣:“这些愚昧无知的愤青们居然为航天灾难叫好,这是对人类人性的亵渎!” 7名宇航员死了,都是科学精英!平心而论,我在心底对他们还是尊敬和惋惜的。  相似文献   

13.
核心阅读: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单一形式的新闻传播方式已无法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一种新的新闻传播方式——多媒体新闻应运而生.其中,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多媒体新闻最为引人关注.它融合了视频、音频、文字三大符号,以超链接为依托,超越了传统媒体的版面限制,尽管诞生不过10多年,却已经成为当下最主流的新闻传播方式之一.然而,由于国情不同,各国的多媒体新闻又各具特色.本文所要比较的,是中美两国网络多媒体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新闻的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发生改变,目前又出现了自媒体这样一种新的传播方式,该种传播方式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显然已经逐渐成为了目前最重要的新闻传播方式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自媒体的涵义、主要表现形式、传播特征等基础理论,然后详细探讨了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解构与重塑。  相似文献   

15.
第五媒体:短信还是手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成文胜 《传媒》2005,(5):23-25
在"第五媒体"的出现和发展过程中有这么两件具有标志性的事情: 2003年2月1日,在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不到10分钟,国内几十万手机用户就已经通过手机短消息获知了这一重大新闻.  相似文献   

16.
1月29日19时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在编排上打破了先国内后国际的顺序,把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消息作为头条新闻播出,震憾了千千万万中国观众的心。这样破例的处理,也引起了外国通讯社的注意,美联社驻京记者当晚报道说:“中国国家电视台出人意料地打破它以往把国际新闻放在晚  相似文献   

17.
王炎龙  邓倩 《新闻界》2008,(4):33-36
本文以手机短信群发这一新兴传播形式为出发点,分别从传播者、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效果等角度,解读手机短信群发的传播特点,展现群发短信传播方式对手机媒介传续传播方式的突破。同时,指出手机短信群发的传播形式中存在的问题,为手机媒介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面时解体,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这是继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以来美国宇航局经历的一次最严重的事件。 事件发生后引起世界的极大震惊,各国政要纷纷表示哀悼。同时,也都表达了这样一个心愿,航天事业的探索不会停止。美国总统布什说,“哥伦比亚”号的失事“给整个国家带来了可怕的消息和巨大的伤悲”。但  相似文献   

19.
介绍美国科学报道的选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按照去年四月访美前的设想,到了美国之后,一定会见到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所搧起的“航天飞机热”。因为,在我们访问前几天,“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刚刚首航返回地面,照我国的习惯,这个时候正是大事宣传的最好时机。但到美国一看,则不然。除了一些杂志的封面选用“哥伦比亚号”升天和降落  相似文献   

20.
手机--通讯终端向信息终端的跨越 手机诞生之初是作为人们交流沟通的通讯工具,人际传播功能是其与生俱来的.但是,随着承载手机发展的相应技术的进步,作为通讯工具面目出现的手机以迅猛的势头发展,手机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演化成兼具大众传播功能的媒体.进入21世纪,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非典事件等一系列突发公共事件中,手机媒体的表现超越了传统媒体,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手机角色的转换,但同时也凸现了其不可控性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