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正"你看××家的孩子多优秀,门门功课都满分,这次又是全校第一!""你看人家的孩子钢琴都过了十级了!""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这如雷贯耳的声音,是不是曾经无数次地抽打着孩子的自尊,让孩子饱受打击?是不是曾经无数次地把自己的孩子比得一无是处、一塌糊涂,让他看不到一丝丝希望……曾经,那个无比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就是咱自家孩子的梦魇啊!比?能比吗?怎么比?钱伟长高考数理化一共25分,后来却成了科学大师;钱  相似文献   

2.
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说类似的话:"你看人家的孩子……",对别人家的孩子大加赞赏的同时还会说上几句恨铁不成钢的话。似乎别人家的孩子都那么优秀,于是很多家长都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像"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光彩。那么要让自己的孩子变得很优秀,家长能做些什么呢?又该怎样做呢?下面就结合我的工作经历略单谈一  相似文献   

3.
黄玉峰 《当代学生》2012,(20):28-29
苏东坡一生中,不喜欢偏执,不喜欢报复,不喜欢强加于人。别人伤害了自己,他也总是以宽容的态度去对待。我们的习惯思维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而苏东坡不喜欢这样。有一次,苏东坡与佛印和尚到寺庙里玩,看到寺庙里有这样一个祈祷词——咒咀诸毒药,愿借观音力,存心害人者,自己遭毒毙。意思是,如果别人诅咒你,你就念"南无观世音菩萨",结果是诅咒你的人反而遭殃。苏东坡觉得,观音菩萨大慈大悲,于是他把后面两句改为"念彼观音力,两家都没事"。意思是,即使你害我,我也不报复,只希  相似文献   

4.
黄小桐 《大学生》2022,(2):52-54
坎坷的求学 赵序茅家在山东滕州,父母都是农民,在他们眼中,成绩是衡量教育成功的唯一标尺.赵序茅打小就活在被"别人家孩子"支配的恐惧里,但他不想被人比下去,不想被数落.三年级时,第一次拿到奖状的他兴高采烈地奔向父母,得到的却是一句冷冰冰的"你看人家谁谁谁得了第一名!"  相似文献   

5.
我来说两句回贴一:有些学生娇生惯养,个性比较强。他们行为放纵,满脸的玩世不恭,经常在课堂上给老师出难题,专门看老师的热闹。你软,他瞧不起你;你硬,他决不服输。如果双方僵持,那就会打一场"持久战",结果常常是两败俱伤。刚刚接班上课时我也遇到了这样的学生。冷静下来分析他们的心理,其实他们原本很纯洁,很善良,只是长期以来被宠坏了。他们内心还是很渴望人间真情,如果你是具有人格魅力的人他会接受你,并愿意接受你的教育。小陈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一次语文课堂上别人在回答问题时,小陈冷不丁冒出一句:"真是爷们!"这一句话引起学生的哄堂大…  相似文献   

6.
宋新华 《教育》2013,(13):11
中国有句话:"哪壶不开提哪壶"。说的是专门说别人的短处,说不该说的话。说到和孩子交流,很多家长其实就习惯"哪壶不开提哪壶",眼睛专门盯住孩子的问题,挑刺。比如,孩子回到家兴冲冲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英语得了100分。"妈妈会说":不错,可你数学才得了80分,数学你还要努力啊!"一壶冷水泼向孩子。孩子兴奋地跟你谈起他想当歌唱家,你嘴一撇,斜着眼睛看了孩子一眼:"就你?五音都不全,算了吧!"朋友表扬你的孩子听话、懂事,你"谦虚"地说:"哪里!你可不知道他在家的那个淘气呢!"不开的那壶不说不行吗?你的孩子有心事,很想跟你说一说,可是说着说着,就来一句:不跟你说了。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不跟你说了吗?你是不是又提哪个不开的  相似文献   

7.
洞穴就是一种包裹,孩子也有自己的洞穴。小时候,曾在雪地上用木板给自己搭了一个"家",然后静静地在里面待上一会儿。那时,不想让别人发现这个"家",只想一个而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洞穴?其实,我们在这个洞穴里什么也没想,就是感觉好玩。  相似文献   

8.
聪明妈妈看孩子可用以下四种"镜子":一、"望远镜"孩子让你越来越不满,别人的孩子见到人大方有礼,你的孩子见人就往后躲;别人的孩子安静乖巧,你的孩子满地打滚;别人的孩子会弹琴、会画画,你的孩子却什么都不  相似文献   

9.
<正>之前有一档节目,被称为"中国版天台告白",里面有一个初中女孩在天台上,向妈妈透露自己活在"别人家的孩子"的重压下,活在妈妈"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一"的标准里,是怎样的委屈和压抑。但是台下的妈妈强势回复:我觉得你没领悟到重点,打击你是因为成长需要。女孩下台后,哭得稀里哗啦。这样的故事其实一直在上演。《触龙说赵太后》里面有句名言:"父母  相似文献   

10.
刘旭 《河南教育》2010,(7):102-102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这是你常说的一句活。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你把点点滴滴的爱都倾注在学生身上。  相似文献   

11.
演员孙红雷有一句"雷人"的广告词:"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但你讲的故事要中听、耐听,还要看你的故事中能"爆"出多少"料"来.如果你"爆"出的"料"拾人牙慧,听者必定寥寥;你要想听者云集,就必须"爆"出生猛的"料"来.为此,我们在记叙文中讲故事,一定要嚼别人没有嚼过的甘蔗. 日前,笔者布置学生写一篇题为"历练"的作文,批阅后大跌眼镜,全班54人,讲的故事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与孩子"谈钱",的确是每一位父母无法避免的教育话题。聪明的父母从来不会跟孩子哭穷,而是努力拼搏着。自己穷,是自己需要努力改变的,不能把孩子拉进来被穷吞噬。聪明的父母应该脑里有钱,而不是心里有钱,教孩子认识钱,意义远在钱之外。看看下面两个人的故事,或许从他们成长的轨迹中,你也能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A君和B君的故事A君和B君是来自四线小城镇的两个孩子。两家离  相似文献   

13.
有一种爸爸叫"别人家的爸爸",他们有的是厉害的程序员,会设计小游戏,还会做小小的机器人;有的是游戏机高手,抓娃娃总是又稳又准抓得多;还有的是隐藏的故事大王,听他讲故事就不想走.宝贝,你爸爸是别人眼中的"别人家的爸爸"吗?他最厉害的地方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城里孩子最聪明,小小年龄就知道1+1=2。妈妈经常教导孩子说:“不要害怕别人,别人打你你就不敢打他?他打你一下,你应该打他两下;他骂你一句,你应该骂他两句;他吃一个苹果,你应该吃一个拿一个,总之要比别人多一个才对,这就是2。”俺农村孩子比较笨,爷奶父母教导也似乎无方。邻居家老根的小孙子今年四岁,到村上学校教室窗户外听老师给学生上课,回到家里问老根:“爷爷,老师说1+1=2,你们小时候1+1等于几啊?”老根很认真地告诉孙子:“我们小时候1+1就等于2。做人也要这样: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谁打你一下…  相似文献   

15.
我常常听到教师总是轻易地就对一个孩子"盖棺定论":"你们是我教过的最差的一届学生!""你要是能考上大学,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托马斯·曼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不要为别人不能成为你所希望的人而愤怒,因为你自己也不能成为自己所希望的那个人."真的,请骄傲地做你自己,而不要小心翼翼让别人定义你."我就是我",而非别人盼望中的"我".  相似文献   

16.
没有父母的照顾,我是最可怜的"留守孩子",我一直这样想着,所以我不喜欢跟别人说起我家里的事。我宁愿和同学们呆在一起,也不想回家,家里只有奶奶。奶奶很心疼我,每次爸妈来电话,她都让给我接,可是我实在不知道说什么,简短两句就挂断了。我觉得自己像个孤儿。下雨天没有伞的孩子,要跑得比别人快,这就是命运对你的别样宠爱。赛男,你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吗?不久之前,我和留守儿童活动室的小朋友们一起组织了一次活动  相似文献   

17.
记得那首《甜蜜蜜》里有一句:"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我硬是听成"甜蜜蜜,你小得甜蜜蜜"。我郁闷啊,"小得甜蜜蜜",中国人什么时候变成个子越小越甜蜜了?  相似文献   

18.
<正>作家王安忆在选编《给孩子的故事》一书中,选择了不少表现"苦难"和"残酷"的故事,她希望这些故事能"澄澈地映照世界",让孩子们在故事里成长。有不少教育家并不同意王安忆的这一看法,他们认为应该让孩子多感受世界的温存,少让他们接触残酷的事情。对这两种说法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这两种说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诚",什么是"信"?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以诚取信于人;二是对他人给予信任。只有忠诚老实,诚恳待人,才会取得别人信任。在社会生活中,我待人以诚,他则报我以信;同样,我对人讲信用,他人以诚待我。所以,"诚信"两字,是一个人道德思想与道德行为的体现,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相互理解的基石。作为学校教育,应该大力倡导"校园诚信",让我们的孩子生活在诚信的氛围中,教孩子做一个"诚信"的人。一、一元钱的故事有一天,我班龚嘉敏同学在学校小店门口捡到了一元钱,在无人认领的情况下交给了我,  相似文献   

20.
刘贞 《大学生》2012,(23):12-13
除了羡慕嫉妒恨、求保佑、元芳你怎么看以外,莘莘学子不禁想起了陪伴自己成长的、那个父母亲戚老师长辈口中的——"别人家孩子"。与清华TWINS初中、高中、大学同校,低她们两届的"板上钉钉"撰文道:"马冬晗、马冬昕,这两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这两个神一般的存在,这两个‘别人家的孩子’们中的佼佼者,一直是以她俩为中心(上下两届)的大连孩子的梦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