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修 《宜宾学院学报》2004,4(3):137-139
本文以《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中的《算数书》的数学用语为研究对象 ,主要参考了《九章算术》 ,对两部大型语文辞书的收词释义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增补 :增补词条 ;增加义项 ;提前始见书  相似文献   

2.
里耶秦简、睡虎地秦墓竹简、张家山汉墓竹简、尹湾汉简、居延汉简,以及《金石萃编》与《隶释.隶续》等书中所搜集碑刻的有关材料表明,我国秦汉时期的乡村机构设置在某些方面比我们过去估计的要更完备、更繁复而且具有早熟性及严密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关于秦时服役者傅籍的标准,有以年龄为标准和以身高为标准的歧见,张家山汉墓竹简的出土,可以确证傅籍者以年龄为标准;至于西汉前期,一般庶民的傅年标准是多少岁,《傅律》并无明确记载,我以为仍以十五岁为傅年标准,并在《二年律令》中找到了证据。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以来新出土的简帛文献,未经后世窜改,文本真实可靠,对于汉语史而言,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从《张家山汉墓竹简》中介词的使用情况可见:在秦至汉初时,"於"已占绝对优势;在西汉初年,汉语介词还是单音节占优势;这些介词大都是从先秦继承下来的,很多直到现在还是常用词。  相似文献   

5.
秦汉时期,伴随着私有经济的发展,各种涉及财产、婚姻、人身侵权等民事案件出现。国家不仅制定了严苛的民事法规,并相应建立一整套民事诉讼制度,确保对各类民事案件的预防和控制,维护封建道德和社会秩序。从已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张家山汉墓竹简》、《居延新简》等简文资料,可窥探秦汉发达和精细的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6.
《说文》中一些字的说解,因在存世的先秦两汉文献中缺乏实例印证,历来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出土文献《张家山汉墓竹简》作为与《说文》同时期的珍贵语料,恰恰能够印证其中的一些说解,让我们更充分地认识《说文》的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7.
1983年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墓竹简的出土,为研究西汉前期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提供了最原始的材料。本文依据此批简中《二年律令.秩律》原始资料,对汉初内史做详细考察,进而清楚了解内史作为汉代基本制度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一、银雀山汉简(贰)文字形体的特点概述银雀山汉简文字属于西汉,正处于隶变进行时,我们共同探讨《银雀山汉墓竹简(贰)》(以下简称"银贰")文字与银雀山汉墓竹简(壹)、马王堆帛书、阜阳汉简、张家山汉简文字的区别与共同点,指出西汉初期是隶书逐渐向成熟隶书过渡,但仍部分保留古文写法的过渡期隶书。去古未远,仍保留篆意,与战国隶书字形接近。据考古学的推断,银雀山一号及二号汉墓是汉武帝初年的墓葬,所出竹书的字体属于早期隶书,估计是文景至武帝  相似文献   

9.
竹简《老子》1993年10月出土于荆门市郭店1号楚墓,比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早100余年。文章通过与竹简《老子》共存的其他简文,竹简《老子》的分册分组及其具体内容与帛书《老子》、传世本《老子》所构成的演变关系,以及郭店1号墓的考古学年代几方面,对竹简《老子》的年代进行了分析。认为竹简《老子》抄定于公元前377年后,约入葬于公元前300年,与帛书传世本《老子》构成了由此及彼的演变关系,反映了《老子》诸版本形成的原始状态。  相似文献   

10.
1983年底在湖北张家山出土的247号汉墓竹简,其中的《二年律令》对于研究秦汉法律,乃至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各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尤以《贼律》的史料价值最为珍贵,它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保护人身权利以及对公共私有财产保护、维护皇权至高无上的权力等方面,并且论及法律思想以及立法原则及着眼点方面,这对秦汉立法技巧的探究、对现代立法原则也有借鉴。  相似文献   

11.
张家山汉简释文由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著,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由有关方面的资深专家学者为人们提供了一份高质量的释文。但笔者在研读张家山汉简释文过程中,通过核对原图版,还是发现了多个释读不确之处,其中有些在修订本中已经作了改正,另有一些却仍旧存在于修订本中。故本文谨对这些修订本中尚未改正,值得商榷之处作一粗浅校补,以期能为再版时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2.
《银雀山汉墓竹简》同其它出土文献一样,缺损情况也较为严重。但由于长期埋藏于地下,无人增删、窜改,文献也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貌,因而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本文基于《银雀山汉墓简》(壹)语料,为《汉语大词典》补充了若干语例。  相似文献   

13.
由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重新编定的《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孙膑兵法》自1985年9月出版刊行以来,各类研究纷纷以此为基础展开。本文就其手写释文及正式释文中的讹误之处进行辨正,以期益善底本,方便他人研究。  相似文献   

14.
西汉的户由其“后”所继承。根据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的规定,“后”有“户后”与“爵后”之分,在理想状态下二者是一致的。分户立户时,“后”对国家授予原户主的爵位和田宅进行继承,从而实现个人与国家关系的传承;家庭中其他成员可以分得家庭财物,却无权要求分得“后”应继承的田宅。随着名田宅制的破坏,最迟至东汉,在田宅继承的问题上形成了诸子均分的伦理规范,国家对此不得不予以承认。  相似文献   

15.
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等典籍,成为考古学上的一件大事。时隔20年即1993年,从荆门郭店1号楚墓中出土了竹简《老子》和另外几种典籍,更是轰动了中外学术界。荆门市博物馆考古工作者崔仁义先生对竹简《老子》进行了研究,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其研究专著。笔者认为该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学术价值。一、准确拼接与排列了竹简《老子》的全部内容。郭店楚简是1993年10月荆门市博物馆为配合打击盗掘古墓的犯罪抢救性发掘的。整理者在包含多种典籍的乱简中,将其拼接排列成竹简《老子(A)》、《老子(B)》、《老子(C)》,并…  相似文献   

16.
银雀山汉墓竹简具有极高的语言学研究价值,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无论对银雀山汉墓竹简本身,还是对于整个汉语史,这些研究都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也存在研究方法有待革新、研究内容亟须扩展和学科交叉研究欠缺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银雀山汉墓竹简具有极高的语言学研究价值,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无论对银雀山汉墓竹简本身,还是对于整个汉语史,这些研究都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也存在研究方法有待革新、研究内容亟须扩展和学科交叉研究欠缺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出土文献为《周易》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西晋汲冢竹书对《周易》的性质与流传,马王堆汉墓帛书对《周易》卦画的形成与《易传》的作者,阜阳汉简对《周易》占卜的内容,王家台秦简对《周易》的流传与演变,上博竹简对《周易》的早期传承与易学史问题,等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40多年来,银雀山汉墓竹简的文献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银雀山汉墓竹简的简文大部分得到了很好的整理与释读,深入挖掘了其蕴藏的巨大文献学价值。对银雀山汉墓竹简原简文字和释文的校勘越来越精微,可以使得释文无限接近原简文字。但这也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今后还应该继续加强基础性的整理与释读工作,并进行更为详细的校勘,也要在版本、辨伪等方面更多地与传世文献的研究相结合,共同促进银雀山汉墓竹简的文献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考释银雀山汉墓竹简中《孙膑兵法·擒庞涓》的文字、句读、地理及桂陵之战的经过,说明了庞涓死于桂陵之战,而不是马陵之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