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北档案》2006,(10):F0002-F0002
1934年8月9日,红军到达庚家河、村民都躲进山林。徐海东当晚就揭露反动派的栽脏找到政委吴焕先和军政治部主任郑位三。三人一商量,决定郑位三起草一份《什么是红军》的传单,由军部宣传科长刘华清连夜赶印出来。(见程子华、郭述申、刘华清等《德高望重的郑位三同志》)。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一版再版,连续出版8版,产生巨大反响。《中国的西北角》获得成功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范长江积极响应时代的呼唤,以新闻记者特有的视角,投身"西北开发"。20世纪30年代的民族危机与国内阶级矛盾,引发了"西北开发"热潮,而范长江洞悉"西北开发"的要义,并积极主动地融入到以"西北开发"为宣传主旨的《大公报》的报道实践中。《中国的西北角》与《大公报》有关"西北开发"的宣传策略全面契合,成为《大公报》"西北开发"宣传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正是范长江西北采访能够顺利成行以及《中国的西北角》取得重大成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  相似文献   

3.
谈德颜 《出版史料》2011,(1):126-128
我国编研的"三大志"(《中国植物志》《中国动物志》《中国孢子植物志》)之一的《中国植物志》,历经四十五年将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终于在2004年胜利完成。  相似文献   

4.
蒋建科。1964年生于陕西杨凌。1982年考入西北农学院(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系。1986年提前留校,任共青团西北农大委员会宣传部部长,同年8月调至《人民日报》工作至今。曾获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颁发的“杰出记者奖”,以及中国新闻奖、全国现场短新闻奖等各类奖项100多个。被中宣部和国家地震局评为全国防震减灾先进个人。现为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农学会编辑出版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农业大学兼职教授。著有《农业新闻学》《媒体传播与新农村建设》《论农业本质》等专著。  相似文献   

5.
抗战期间,日本飞机屡次轰炸兰州及甘肃各地,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关于当年轰炸的详情,各种说法及传闻不一。根据我馆馆藏档案记载,兹整理转录如下,以还历史本来面目。甘肃省统计室所造《甘政三年统计提要》之《甘肃省各县市遭受敌机空袭损害统计表》记载:自1937年"七七事变"至1941年9月,日机空袭甘肃各县市共71次,出动飞机1081架,投弹4090枚,共造成1426人死亡、受伤,其中死亡821人(男578人、女243人),受伤605人(男444人、女161人),损毁房屋24,124间。具体情形如下:  相似文献   

6.
西新城村地处北京市昌平东北部,420户人家,有村民900余人,村民经济来源以种植为主。西新城村距离兴寿镇东二公里处,距北京约20公里,北邻近燕山山脉,据清《光绪昌平州志》记载,有东西新城之称,建于金章宗元年的双泉禅院元三年重建时改称双泉寺,历经修复双泉寺已建成现在初具规模的寺院。  相似文献   

7.
韦泱 《出版史料》2012,(1):84-88
《青鹤》于1932年11月15日在上海创刊,以半月刊形式出版,年出一卷二十四期,历时近五年,到1937年7月30日出至第5卷第18期,因“八一三”日军轰炸,“十九期全稿将付印,毁于炮火,遂议停刊”(《甘篱诗集》),共出版一百一十四期。  相似文献   

8.
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侵华日军对中国抗战时期的首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之久的战略轰炸。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期间,日军总共对重庆实施轰炸超过200次,出动飞机9000多架次,投弹1.15万枚以上。重庆有超过1万人死于轰炸,1万多幢房屋被毁,市区大部份地区惨遭破坏。日军的暴行给重庆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与此同时,国民政府的腐败,特别是防空部队的腐败,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来,广播电视界发生的两件大事让人震惊。一是2011年6月29日,河北石家庄市广播电视台"第三频道"(原名影视频道)《情感密码》栏目播出了由河北九天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情感故事节目《我给儿子当孙子》,因"节目雇佣群众演员表演,用夸张的手法表演儿子对老人不敬、不孝,肆意渲染家庭矛盾,刻意放大扭曲的伦理道德观"而被广电总局责令停播一个月。二是2012年11月30日,  相似文献   

10.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以后,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了罪恶的侵略战争。1940年前后,日本侵略军出动大批飞机,对四川各城市进行了野蛮的狂轰滥炸。当时,南充城既无重兵把守,更无防空设施。按照国际法的有关条例,交战国不得对非设防区的城市及其和平居民进行轰炸。但是,丧心病狂的日本法西斯却把南充这样一个仅有两万多人口、不设防的内地小城市作为滥施淫威的目标。1940年5月至1941年7月,日机先后三次飞临南充上空,对毫无防备的和平居民疯狂扫射、野蛮轰炸。第一次是1940年5月18日。上午11时左右,18架日机在南充上空盘旋了几圈…  相似文献   

11.
<正>1941年,日本侵略者对内江县进行了三次轰炸(史料记载仅两次),给内江人民造成了大量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内江市东兴区档案馆保存的档案里对三次轰炸所造成的损失提供了详细的历史佐证。1993年由巴蜀书社出版发行的《内江县志》中记载,日机两次轰炸内江——  相似文献   

12.
飞机轰炸 日军多次对浏阳实施轰炸,仅民国27年、28年、30年三年之中有记载的就达9次之多.分别是: 1938年(民国27年)11月上旬,国民党县政府举办有乡、保长为主800余人参加的首期抗敌自卫训练班.10日上午10时,正当训练班举行结业典礼时,突有18架日机侵入县城上空,狂轰滥炸,一小时投弹100余枚,县城房屋多为木质结构,空袭引起大火,整整燃烧两天两夜.据当时统计,这次轰炸共毁坏房屋1000余栋,5000余间,炸死炸伤军民2000余人,国民党县党部、县政府、教育局、豫章小学和南台书院等房舍及主要街道均被炸毁.  相似文献   

13.
1938年,日本侵略军先后占领中国广州、武汉等城市,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此时,日军凭借空中优势,掌握了制空权,对重庆、成都、兰州、贵阳、桂林等大后方开展大轰炸。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作为当时的“川东门户”,在长达5年半的大轰炸中损失惨重。据重庆市万州区档案馆史料记载,1939年1月-1944年,日军共出动飞机679架次对万县实施轰炸,共造成1343人死亡,6778间房屋被毁。  相似文献   

14.
由日本日中近现代史研究会、日本ABC 企划委员会和吉林省档案馆共同编纂的《吉林省档案馆藏七三一部队罪行铁证》一书,10月15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公开发行,同时,在日本也出版了该书的日文版。这是吉林省档案馆收藏的七三一部队罪行档案第一次结集出版。1945年8月,日本战败前夕,为了掩盖其罪行,日本关东军下令焚烧档案罪证。因  相似文献   

15.
8月22日,新华社高级记者钱嗣杰和笔者参加了1951年采访朝鲜停战谈判的中外记者团在京成员的聚会.到会者还有张沛(记者团长)、安林和崔彬。当年的报务员王梯云因身体不适未能参加。在46年前的这一天.我们这些人都曾遭到美国飞机的轰炸和扫射。那时,美帝为破坏停战谈判,1951年8月22日晚10时,派飞机侵入开城中立区.轰炸中朝代表团和中外记者团驻地,扔下4枚汽油弹、12枚杀伤弹,并  相似文献   

16.
《兰台内外》2011,(6):62-63
为了拔除大和岛这颗"钉子",1951年11月5日、29日、3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空第8师9架图-2轰炸机从于洪屯机场起飞,在航空兵第2师、第3师的掩护下,3次对位于西朝鲜湾的大和岛上的敌情报机关和指挥机构进行了轰炸。  相似文献   

17.
2008年.鄂托克前旗档案局全年利用档案资料者达1500多人次:利用档案资料1800多卷(册),为全旗第二轮编史修志工作提供档案资料1300卷(册),编写了《鄂前旗档案局(馆)志》、《鄂托克前旗2008年大事记》。  相似文献   

18.
2009年8月,本人采写的长篇通讯《一位农村妇女的大义本色——追记为抢救他人而献身的湘潭县中路铺镇村民马桂秋》,经《湖南日报》编发后(见该报9月8日头版头条),于2009年11月荣获了湖南日报总编辑奖。此前,这篇文章还被《光明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采用,且得到了中宣部领导的好评并批示。  相似文献   

19.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以1名士兵失踪为借口.炮轰宛平城.进攻卢沟桥.挑起了侵华战争。7月29日.北平城内中国军队撤出.7月30日.中国军队从天津撤出.口军占领平津。几周内.日军调集30万兵力到华北.进攻各交通枢纽城市。9月14日起.日机陆续轰炸石门。9月24日。攻陷保定。10月4日.日机轰炸了石门电报局、电话局、铁路大厂、商会、大桥街和大石桥。10月5日.日军谷寿夫(战犯)部下,侵入正定县。10月8日,正定城失陷。中国守军商震部的2000名将士全部殉国。日军报复性屠杀正定村民1515人。  相似文献   

20.
北京军区《战友报》的系列报道《"特战营长"陈国韬印象》(刊于《战友报》2009年8月27日至9月3日,共4篇),生动刻画出一位富有时代内涵的现代军人形象,获得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报纸系列报道二等奖。报道的独到之处值得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