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中,素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美誉。汉中市档案局(馆)长孙启祥长期以来潜心于汉中文化研究,出版有《汉中历史文化论集》、《陆游汉中诗词选》、《陆游与汉中研究》(主编)等多部汉中历史文化研究专著,形成了对汉中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其深刻内涵的全景式描述。  相似文献   

2.
文同是北宋中期一位博学多才的艺术大家,其诗、画艺术名重一时.在文同二十余年的仕宦生涯中,其生命中最珍贵的五年是在陕西汉中度过的,期间励精图治,勤于诗文创作,为汉中的地域文化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郭晓文 《兰台世界》2016,(18):79-81
文章以国家文化扶贫和互联网背景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相关政策为依据,结合汉中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分析了建立汉中文化旅游数据库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紧迫性,梳理了汉中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提出了构建汉中文化旅游数据库的基本构架和保障手段。探讨了文化旅游数据库建设对于推动汉中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文汉中     
《陕西档案》2014,(5):F0002-F0002
汉中是古人类生息繁衍地,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地系兴衰,物富南北,开放度高,包容性强的文化名城、天府之国。文物普查资料证明,汉中的秦岭巴山之间、汉水两岸,几乎都有古人类活动的踪迹。作为一个百万年前即有原始人类活动的地方,汉中有许多中华民族的历史传说,它与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一起,共同书写了汉中文明起源的光辉篇章。夏、商、周三代是汉中文化活跃的时代。褒国的建立、甲骨文透裙的历史信息、膏铜器的铸造、巴蜀人随周师伐殷等史事,反映了当时汉中的历史文化地位。  相似文献   

5.
刘飞 《青年记者》2016,(11):129-130
城市形象是指城市外在物质形态和内在精神及文化特质、风土人情等诸多要素在社会大众头脑中的主观反映,是人们对城市的第一印象与直观感觉.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之间的竞争加剧,各地对自身城市形象的传播意识日益增强.长期以来,汉中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外界对汉中并未有很深的印象.近几年来,汉中的经济与交通得到快速发展,汉中市委、市政府提出充分利用和发挥汉中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生态资源等诸优势,立志打造汉中为“生态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把汉中城市建成有个性、有特色的区域城市.良好的城市形象不仅仅是指城市的外观形态,更是城市整体的公众印象,是人们对其的文化感知,城市形象的核心应该是其文化魅力.而城市形象塑造离不开媒体的参与和传播,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塑造传播城市形象是城市管理者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德坤副社长把这个活动搞得这么简洁、隆重、大气,我非常高兴,既说明大家对法院文化的重视,也说明法院文化建设是深入人心的。开展法院文化活动,为广大法官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为丰富法院文化生活,提高队伍素质、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公正执法和开展法院各项工作都有很大的意义,开展文化活动包括诗文社的活动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今天是诗文社的挂牌仪式,而诗文社在去年就成立了,去年在太原举行的全国法院文化论坛,就是我们诗文社成立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阐述商务英语的内涵、特点,对商务英语函电英译汉中词汇和句子的翻译技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今天我们中国法官协会法院文化分会诗文社揭牌,是件大喜事。诗文社是最高人民法院所属的法院文化分会的一个机构,但是为什么在我们太原市挂牌呢?这是因为我们李玉臻院长不仅作为一个大法官在全国法院系统享有很高的声誉,受到大家的尊敬,而且在文化建设方面也是我们全国法院系统特别是我们山西省文化领域的泰斗型的领导。从我们太原中院来讲,我们是全国法院授予的文化活动基地,在文化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具体工作,特别是去年在太原召开了首届全国法院文化论  相似文献   

9.
就诗文社挂牌、编撰法官诗文选、举办首届笔会等作出安排受中国法官协会法院文化分会副会长、诗文社社长李玉臻委托,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中国法官协会法院文化分会委员、诗文社副社长路德坤5月10日主持召开了诗文社第一次工作研究会,就诗文社近期活动作出安排。有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中国法官协会法院文化分会自去年7月在全国法院开展法官诗文作品征集活动以来,得到了全国各级法院广大法官和法院其他工作人员的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已收到来自20多个省、市、自治区法院400余名法官的文学作品1600多件,其中:出版书籍53本,杂志9本,小说55件,诗歌、散文1304件,文艺作品(相声、歌曲等)58件,新闻通讯131件,调研报  相似文献   

10.
王刚 《大观周刊》2011,(22):111-111
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语文课本中古诗文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古典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古诗文教学理应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贺信     
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官协会法院文化分会会长李玉成贺信为法官诗文社而题:诗言依法治国壮志,文抒司法为民深情。国家法官学院贺信中国法官协会法院文化分会诗文社:  相似文献   

12.
浅析五斗米道在汉中地区兴盛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小娜 《兰台世界》2012,(10):28-29
东汉末年,张鲁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后,五斗米道在汉中兴盛发展了30余年,为道教最终在全国范围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在道教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前人主要是从政治和文化两个方面去探讨五斗米道的发展,对其汉中地区兴盛发展的原因着  相似文献   

13.
越南阮朝重要使臣李文馥深受中国文化熏陶,曾数次出使中国并留下丰富的诗文记录。李文馥诗文呈现出独特的中越文化融合路径——“文学吸纳—思想思慕—思维应用”。对李文馥诗文中的中国元素越南化研究,可揭示出中越交流的新路径:以审美浸染为基础、以文化交互为过程、以文明互鉴为成果,从而形成可资借鉴的中越文化交流范式。  相似文献   

14.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仕途坎坷,一生辗转多地为官.苏轼的放逐对于他而言是不幸的,而这却使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并在每一个所到之地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密州的超然台、黄州的东坡赤壁、杭州的苏堤春晓等,都因为苏轼的绝妙诗文而成为千古文人向往之地,成为流传千古的东坡文脉.超然台更是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密州乃至山东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高地.  相似文献   

15.
清初刘正宗、薛所蕴、王铎在入清后交往密切,诗文唱和频繁。他们交往既有同年、乡谊的原因,更有政治与文化的需求。考察三者的交游及诗文唱和,对了解时代变革对士人心态及诗文创作影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桂芳 《大观周刊》2011,(42):115-115
作为我国几千年文化积淀的文言诗文,融历代先哲的崇高思想,美好的情操于其中,是现代人积累文化素质的源泉,也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浑厚基础。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文言文,在文言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本文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7.
蔡毅 《文化遗产》2008,(2):99-108
在中国历史上,酒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饮料,而成为一种复合性的文化载体。中国古代文人借酒抒怀寄意,留下了大量描写饮酒的诗文,从而构建了一个独特的酒文化体系。本文选取陶渊明、王绩、李白、白居易、苏轼等五位有代表性的作家,围绕他们各自表现出的"真"、"幻"、"豪"、"适"、"达"的特色,即从自然、理想、个性、快乐、理智等各种人生哲学的层面出发,来探究所谓"酒中趣"——历代文人不断倡导的饮酒哲学的内涵,进而求证古人的饮酒活动与中国文化"天人合一"境界的关联。  相似文献   

18.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东晋的陶渊明算得上一流的重量级人物,尽管他留下的只不过是一册薄薄的诗文集——总共一百三四十篇诗文,然而比起那些存世千篇乃至万篇的作者,他毫不逊色,甚或过之。这是笔者在学习和研究藏书文化中的感受,兹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赵宏祥 《文化遗产》2017,(4):132-141
"有文在其手"一语,本出自《左传》,即指在人手中形成近似汉字的掌纹。从汉字的源流角度考察"有文在其手",在由"画成其物"到笔划规范的演进过程中,汉字与人类手中掌纹产生的某些共性,为"有文在其手"的"存在"提供了客观的条件。在中国古代,"有文在其手"呈现的意义与文字象形、谶纬信仰、姓氏文化、诗文用事有关。其所构建的人文传统,是一个既具有内在关联,同时却存在非连续性的的意义序列。"有文在其手"的内涵与外延,为传统文化提供了充足的知识资源。  相似文献   

20.
王九思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间的一位重要文化人物,他在后世曲名较盛。本人近年参与了《陕西古代文献集成初编》项目,承担了王九思诗文集的点校整理工作,同时,对其个人生平及诗文作品也进行了一番梳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