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方春梅 《成才之路》2013,(34):15-15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学思路和方法的更新关系到教学的成败,这其中政治教师的责任重大。立足新型人才培养,探索更加符合新课程标准与课程改革的教学思路,是广大高中政治教师的一大任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强化学生主体地位;适度采取“情境教学”的策略,引导开展探究式学习;采取实践式教学模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政治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2.
王军林 《教师》2023,(34):15-17
针对高中语文“文本解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与国家教材委员审核通过的2019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语文必修下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以下简称“新教材”)对高中语文“文本解读”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即语文学科教师要以“新教材”中的文本为载体,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情境中,坚持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树立“文以载道”的教材观、“文道合一”的教学观、“全人之美”的学生观。语文学科教师要坚持以文化人,以美其身,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坚持以文铸魂,焕彩生命,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了素质教育的最大潜力在课堂,分析指出了要从树立正确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两主”作用,选择良好的模式和完善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大刀阔斧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开展课堂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4.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我们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努力做好“五个统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改变不正确的教师角色意识,要把将学生只看成认知容器的被动灌输教育,变为把学生当...  相似文献   

5.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教学,主阵地是课堂。为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任务,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我们以“人的全面、主动发展”的教育观为指导,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现代教学观为方向,以“学会学习”的素质教育学习观为目标,确定了“探索领先、学导结合、优化训练、当堂达标”的教学思路。本文拟就课堂教学中的“导”与“学”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校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主,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构建“双主体”形式下的“三部九步”课堂教学模式为目标,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习、展示、交流、合作和拓展等策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我校特级教师刘克,从教十六年,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辛勤地耕耘,不断探索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形成了比较鲜明的教学风格:重学、务实、创新.重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活动本来就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只有双方都积极参与,教学相长,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样,师生之间就应该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而旧的课堂教学则是以教师为中心,重“教”轻“学”.学生的参与被教师的“一言堂”所代替,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教师的“满堂灌”所夺走,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因此,要想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堂课,首先必须…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新课标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课堂观、学生观、教师观,实现以生为本、以学为重、以导为引的课堂转型,皈依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自力探究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健康路径,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和《新课程研究》杂志社经研究  相似文献   

9.
谭秀梅 《江西教育》2023,(15):72-73
“双减”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齐抓共管、共同发力。立足“双减”政策,教师要抓好课堂阵地、抓好作业载体、抓好课后服务,从而做好“课堂乘法”“作业减法”“服务加法”,通过对课堂、作业、服务的齐抓共管,重塑数学教学的新样态。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科观、作业观、学习观、育人观,进而让“双减”政策真正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信斌 《考试周刊》2010,(43):56-57
本文从“素质教育观”和“实施途径”两大方面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索.阐述了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素质教育观的三个具体内涵.即语文特质教学观、人才服务教学观、多元化教学观.并在此基础上具体论述了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四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