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游戏目的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二、器材长绳一根(具体长度可以根据学主的高矮来定),挂钩两个。三、游戏方法1)将绳子用挂钩连成一个圆;2)5—6名学生站成一排纵队,双手抓绳上举,双脚站在长绳的两侧;3)游戏开始后,学生用手  相似文献   

2.
横扫千军     
游戏目的:发展下肢的弹跳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游戏准备:平坦的场地一块,长绳一根(或塑料短跳绳2-3根)。游戏方法:将练习者平均分成4~6个小组,分别站成4~6路纵队,左右纵队与纵队之间间隔一臂距离,练习者前后间隔1.5~2臂距离。挑选2名学生各持绳的一头,分别站在纵队排面左右两边,等候发令(见图1)。  相似文献   

3.
<正>一、运球“抢攻”游戏目的:提升运球突破时重心转换和急停、急起能力,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品质。游戏方法:3~5名学生1组,1名学生手持3m跳绳的把手一端,站在直径6m的圆圈圆心处,其他学生站在圆圈外做运球动作,围绕圆内学生放置一圈标志盘。游戏开始时,持绳学生将手中的跳绳举过头顶,像“旋转木马”一样匀速摇动,持球学生运球跑向圆内取一个标志盘放回圆外,单位时间内取出标志盘多的学生为胜(图1)。  相似文献   

4.
<正> 一、滚雷游戏目的:培养学生机智、灵活和快速躲闪能力。游戏准备:胶圈(比总人数多3只)场地如图1。游戏方法: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两队,间隔站成圆形队(人站胶圈中),甲组先进大圈作目标。裁判发令后,乙组用第一个“滚雷”(指定的圈)。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 56个民族中流传着许许多多键身益智、好玩有趣的体育游戏,下面介绍一组经过整理或改编,比较适合中小学生活动的民族健身游戏。   一、雄鸡斗架 (彝族 )  在地上画个直径为 2米的圆圈,两名游戏者蹲着进圈,互相用手对推,谁使对方的手、臂部着地就算胜了。规则是不能站、跑或坐着,也不能躲出圈或踩线,否则判为失误。   二、大象拨河 (藏族 )  把一根结实的长绳两头打结,由两人各自将绳套在胸部,从裆下拉过,背对背各朝一方,双手扶地。主持人在中间的地上画三条线,线地间距为 80厘米,把悬…  相似文献   

6.
一、时间赛跑(一)场地器材在平整场地上画一直径为10米的圆圈,并在圆圈上分别按相同的距离画12个直径为50厘米的小圆圈,标上1~12数字为时钟(图1)。长绳一根。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在实践中亲历,以单双脚、单人、多人、单绳、多绳、小绳与大绳组合、器械与绳组合等方法,形式在40多种至上。现将从学生中挖掘出一绳两峰并演变生出新法呈现给大家,以期同大家共享。一、一绳双峰跳绳名称:两分钟一绳(长绳)双峰双人跳参与人数:两摇绳两跳绳学生,共4人。方法:2人相对摇绳,相距以所形成双峰高度超跳绳者身高为益,其中一人先摇使绳形成振荡波后,另一人跟摇。两名跳绳者(性别不限)分别站在各摇绳者异旁。比赛以先摇绳者启动摇绳开始,长绳出现两  相似文献   

8.
1.游戏目的:由于降低了"篮筐"的高度,增大了篮筐的直径,学生可以轻松的扣篮,体验空中灌篮的刺激。2.场地器材:所需器材分别是篮球若干、长绳子两根、呼啦圈若干。在篮球场两个篮筐之间拉两条(或一条)长绳,适当放松,将呼啦圈绑在两绳之间(或吊在绳上),组成模拟篮筐。  相似文献   

9.
(二)游戏方法队形站列如图1,裁判员发令后,站在起点线后的两人立即向本队胶圈跑去,套过圈后,需将其中的一个圈放在碰圈线上,然后返回冲过中线,先者为胜。依次进行,累计本队得分,多者为胜。  相似文献   

10.
<正>一、协同追捕(一)方法两人摇长绳,两人手拉手(猎物)站在一名摇绳者的体侧,另两人也手拉手(猎人)站在"猎物"身后。练习开始后,"猎物"先进入长绳,跳一下后马上跑出,"猎人"紧跟在后面追(猎物与猎人在长绳中绕8字形跑),"猎人"争取打到"猎物",如果打到两组角色互  相似文献   

11.
一、四角跳长绳 方法:四人摇长绳,四人成正方形站立,相邻的两个人各持长绳一端,每人每只手各握长绳的一端。跳长绳的同学分别在摇绳者体侧,以一名同学为排头成一路纵队站好,站成四队。练习开始后,四人同时摇绳,各队排头同学同时进入跳长绳,每队第一名同学跳完第一下后,进入到四角长绳里,再跳第二根长绳,  相似文献   

12.
夹抛沙袋比准在地上画三个同心圆,从里向外逐个圆内分别写上5、3、1的数字。游戏者双脚夹住小沙袋站在限制线后,收腹跳起,将小沙袋向圆圈中甩去。小沙袋落在哪一道圈里,即是所获得的分数。每人夹抛三次,最后计算,以得分多者为胜(图一) 绕绳解绳比赛游戏时,在每组前面地上放一个三角形木架,排头一人各手拿一根细绳。听发令后,迅速走向前面三角架,并把细绳缠在三角木架上。然后回到起点,由本组第二人走向三角木架把细绳顺序旋解开来,返回本组交给第三人。从第三人以下,按照前面各人的方法做绕绳和解绳的依次交替比赛。以先做完的组为胜(图三)。  相似文献   

13.
趣味跳长绳     
<正>一、四角跳长绳方法:四人摇长绳,四人成正方形站立,相邻的两个人各持长绳一端,每人每只手各握一个长绳的一端。跳长绳的同学在任何一个摇绳者体侧,以一名同学为排头成一路纵队站好,站成四个四路纵队。练习开始后,四人同时摇绳,各队排头同学同时进入跳长绳,跳完第一个后,进入第二、第三、第四依次跳完各绳,跳完四个长绳后,回到本队队尾,第二名同学开始跳,最后看哪组同学失误的少(如图1)。  相似文献   

14.
<正>看了《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第2期"一线话题"关于利用游戏发展学生耐力素质的文章,很有启发。而我校在利用"正向跳长绳"游戏来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效果也不错。"正向跳长绳"是跳绳者进绳方向与长绳运动轨迹方向一致的一种跳绳方法。游戏时只是在摇绳的前方放置标志桶,让跳绳者绕过标志桶后返回至队尾,有目的地增加了跑动的距离。这种通过将跑与跳长绳巧妙结合的"跑跳长绳"游戏,既提高了学生的跳长绳技术,又发展了学生的耐力素质,可谓"一举两得"。现将方法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宋雯  李捷 《体育教学》2002,(6):50-50
游戏1:双人套球接力赛(图l)游戏方法:两人一组分成两队,手拿跳绳将球置于绳间,听到开始的口令后,带球快速前跑,球经过圆圈时,两人分别从圈外绕过(不能踩圈)继续带球前跑,绕过标志杆后,继续前进将球与绳传给下一组同学,依次类推。此游戏可培养协作精神。游戏2:障碍运球接力赛(图2)游戏方法:两人一组分成两队,双手持两根体操棍托起若干小球,听到开始的口令后,两人穿过圆圈快速前跑,并跨越障碍物,走过独木桥(可用长条凳等代替),绕过标志杆按原路线返回,将球与棍传给下一组同学,依次类推。此游戏可培养团结互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培养学生动脑筋、想办法掌握快速钓瓶、脱瓶的方法、发展奔跑能力和机敏性。游戏方法: 在场上画一条起跑线,在线前10-15米处并排画四个圆圈,间隔3米,圈内放一酒瓶。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路纵队,正对圆圈站在起跑线后,各队排头手持一根系着绳子(绳长约25厘米)的钓竿(长约30厘米),绳子的另一头系一节6厘米长的小棒。教师发令后,各队排头的同学迅速跑向本队前面的小圆圈酒瓶跟前,准确地将小棒放进瓶内,然后提着瓶子跑回本队交给第二人,自己站到队尾。第二人接过“钓竿”,提着瓶子跑到小  相似文献   

17.
一、夺圈 1.游戏准备胶圈游戏场地如图1,动作见图2。 2.游戏方法队形如图1。裁判员发令后,各组第一人迅速跑向任何一个堆圈处抢一个圈,然后设法带着圈通过夺圈区。没有抢到圈的人立即退回夺圈区,成为夺圈者,他可以设法在夺圈区内从任何持圈者手中夺回胶圈。凡  相似文献   

18.
套圈比赛     
<正> 一、游戏目的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团结拼搏的精神,提高快速奔跑能力和协调性,促进灵敏、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二、游戏方法 1.二至四路纵队,人数相等。站在场地一端线外,听到发令后,各队排头第一人迅速跑入本队道内,双手拿好胶圈从头上往下套,同时两脚向前一步站在放圈的中心处,以便将圈套好后放在原处。放好第一个胶圈后,快速向前跑去套第二个胶圈,依次套完本队全部胶圈后,跑到另一端站好。当前面一人套完  相似文献   

19.
小白兔回家     
<正> 游戏准备: 1.在场地上划一直径10-15米的圆圈。 2.全体学生1至3报数,报3数的学生及最后一组(或不足一组)的学生站在圆圈内(以保证圈内的人数稍多于总人数的1/3);报1、2数的学生两人一组,面对面手拉手站在圆圈上。见图1。游戏方法: 1.教师发令后,站在圈上的学生,按逆时针方向边拍手边跑跳齐唱“小白兔”歌(有条件的可放录音),随音乐做动作;站在圈内的学生(按顺时针方向)1—8拍做跑跳步,两臂侧屈两手在头上模仿小兔耳朵,9—16拍做双脚跳,两臂屈伸两手模仿小兔耳朵。 2.歌曲快结束时,教师突然下令:“小白兔回家了!”这时圈上的学生按游戏开始前的配对两人一组面对面手拉成一个小圆圈(即为小白兔的家),在圈内的学生迅速地分别钻进一个小圈内,剩下的学生,即  相似文献   

20.
一、站得快 (一)场地器材:在平整场地上画一直线,距线20米处画3~5个直径为2米的圆圈,并在圈中写一个较明显的数字(如3或4)。 (二)方法:学生成一列横队站在线后。发令后,同时向圆圈跑去,站在圈内。圈中的数字是几,圈内就站几个人,当人数与圈中的数字相等时,后面的就不能再加入这一组了。可另找其他组,以站得快的组为胜。 (三)规则 1.发令前,不得踩线或抢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