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发达国家在创建学习型城市的过程中各自存在着不同的特点:依托有效的载体;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和途径;不同渠道经费的投入;各种机制的保障等。发达国家在创建学习型城市的过程中是以知识经济为导向,由政府统筹领导,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开展学徒资格、职业培训和成人教育等学习活动,以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加快学习型城市的建设。而我国,更需要不断地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和创新学习载体,创建各类学习组织,为建设学习型城市提供一定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王元  孙玫璐  程豪 《成人教育》2019,39(10):90-93
以UNESCO学习型城市框架中的"六大支柱"为视角,审视艾斯堡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基本情况。基于此,结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规划纲要,依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从学习机会均等、教育包容属性、创新学习方法、体验学习乐趣、多方参与协调、共享共建共赢等方面建设属于"中国本土"特色的学习型城市"风貌"。  相似文献   

3.
学习型城市是当代城市建设的重要趋势。为了研究与推动学习型城市发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学习型城市协会等国际组织从终身学习、全纳教育、可持续发展等多种角度探讨学习型城市理念,并努力通过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活动推进全球性学习型城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应成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领头羊"与示范区。我国建设学习型城市要以学习者为本,促进复合发展、特色发展;突破传统学习观的藩篱,推动四个转向实现;关注市民素养与城市能力复合发展;以系统化思路整体谋划学习型城市建设进程;兼顾国际标准与本土需求,通过构建合理评价体系,实现以评促建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4.
"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广州市在建设学习型城市过程中,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体制机制的改革,高度重视将数字化学习方式作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注重发挥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优势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主动承担服务与引领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使命,着力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在理念、机制与价值取向诸层面进行创新探索。深入挖掘这一案例,无疑对认识与解决数字化学习与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瓶颈问题,推动相关实践进程与学术研究具有启发意义。2012年12月1日,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广州远程教育中心和《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在广州联合举办了以"开辟数字化学习新疆域——广州市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创新探索"为主题的"中国远程教育学术圆桌"。与会者围绕数字化学习推进和学习型城市建设,就广州市推进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创新探索及其所反映的新趋势,广州电大及广州远程教育中心在实践中开辟数字化学习新疆域的经验及其样本意义,包括如何发挥政府、社会、学校、行业企业及相关机构在学习型城市建设当中的作用,以及学习型社会建设进程中如何切实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落实国家信息化战略的瓶颈问题与解决路径等问题展开了学术研讨。此次学术圆桌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中国远程教育》杂志主编严冰和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健主持。正在广州参加中心城市广播电视大学推进开放大学建设试点专题研讨会的代表出席了此次学术活动。研讨内容分两期呈现。  相似文献   

5.
学习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基础和主要构件。学习文化的进步,是社会一切进步的先导。然而,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挑战我国的学习文化。因此,广州要建设学习型城市,就要创新学习文化。具体的措施有:确立终身学习文化优先发展战略;倡导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相适应的学习理念;举办与终身学习文化有关的研讨活动和宣传活动;建立完善终身学习网络和市民终身学习体系,为学习文化的创新提供环境支持。  相似文献   

6.
从学习型城市建设看城市电大发展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习型城市建设足所有城市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参与学习型城市建设是城市电大必然的发展趋势.本课题报告通过对17所城市电大参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状况的文献调研、实地调查、专题研讨、个案分析等,进一步明确了学习型城市的内涵;分析了城市电大在参与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与优势,提出了城市电大参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任务、途径和方式,希望为城市电大以及全国各级电大把握朱来的发展走向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学习在服务于学习型城市建设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各城市建设应以市民观念的更新为关键点,以政府为主导,以学习型组织为载体和抓手,促进多方面共同参与;以平台建设和项目开展为动力,以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为手段,构建数字化学习服务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策略体系,加快推动数字化学习更好地为学习型城市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8.
学习型组织创建是每一个组织在全球化、信息化和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之中促进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文章从“学习型组织”理念的创新性解读着手,在对我国干部学习需求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推出了“基于问题解决的团队学习”、“激发超越的个性化学习”和“全员参与的网上学习”等我国新时期学习型组织创建策略;旨在通过创新“学习”的组织与管理模式,有效推进我国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的进程,有效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院系学习型领导班子的建设既是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然要义,又是提升领导班子自身活力、凝聚力,增强院系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强化共同目标、推进信息共享、鼓励自我创新,通过系统组织理论学习、全面推进实践学习、加强平台建设和文化建设等措施,使建设活动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0.
通过理顺个体学习、团队学习、组织学习以及学习型组织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一个"学习人"实现"自我超越"的路径模型,并就如何有效管理"学习人"提出了进一步创新管理的策略选择:通过营造学习型文化氛围、构建学习型激励机制、创新学习型领导思维、建立学习型培训体系来激发员工的学习动力,以期对大学文化建设以及政府、企业文化建设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学校中的知识创新教学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这与企业的"创新"活动有很大不同,它要求学生能够切实开展知识的建构与创新。为了探索中国大陆知识建构课堂的知识创新过程,文章构建了一个不断转换的知识生成过程,通过KnowledgeForum(知识论坛,简称KF)的功能外化从个人知识、小组知识、社区知识的发展及转换过程开展研究,深入探讨学习者从知识建构走向知识创新的机理。文章认为师生在KF中进行创新性的知识创造活动,通过协作性的知识建构,保证创新性观点的产生以及社区知识的推进,为一线教师开展知识建构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再论新课程教学核心理念及其有效性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新课程在教学方面具有三大核心理念,即建构性、生成性、多元性,这些理念对于改造传统的课堂教学起到了巨大作用。然而,这些理念在指导我们重建课堂教学时也表现出限定的有效性。因此,我们必须全面辩证地认识到这些理念的价值及其有限性。  相似文献   

13.
"学习型城市"这一概念由发达国家提出,最早主要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欧盟推动,但现在它已经在向发展中国家不断延伸。随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政府部门需要发挥重要作用来制订详细的计划和目标,通过教育机构、教学手段和政治举措促进全民学习。建设学习型城市面临着挑战与风险,不能仅仅停留在概念和理论层面上,而是要有改革的实际行动,政府要有明确的、可持续的政治意愿和承诺,为学习者创造出大量的学习机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应当加强与成员国的通力合作,通过学习型城市网络的建设,营造出更多更好的学习型城市。  相似文献   

14.
学校文化对学校所有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同时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习者的个人特征。个人特征作用于学习过程,就成为影响学习效果的主导因素。因此,形成一种贴合学校培养目标的文化,并营造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学校环境,将有助于学习者达成高效能的学习。文章将从远程开放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规格着眼,探讨远程开放教育的学校文化的内涵及主旨,并对营造此种文化下的高效能学校环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市人力资源的培育和开发,市民文化品位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基础。社区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主要载体。学习型城市建设背景下,社区教育要在资源整合,平台建设,制度设计等方面有所作为,进一步拓宽社区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通过转变观念,完善队伍,加强实验项目等措施,推动社区教育的改革发展,为学习型城市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6.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对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甘肃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例,从实验教学理念和建设目标、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改革以及创新管理模式方面探索了植物生产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提高了示范中心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7.
Based on two empirical studies on education in health and elderly care, this paper reflects on the possible role of ‘old ideas’ involved in creative innovation. Most researchers agree that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are the results of a combination of what is new and valuable. What tends to be paid less attention, however, is the fact that many creative activities and everyday innovations in modern-day organisations actually build upon what is already there. Creative products and processes are often the result of some kind of learning from or even re-creation of existing processes and materials.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re is excessive enthusiasm towards the novelty aspects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which overshadow the potential of old ideas and past experience as drivers of change.  相似文献   

18.
构建学习型党组织是新时期高校纪检监察工作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重要载体。为此,要求领导干部做好表率;注重实践,勇于创新;更新履职理念谋求发展;促进作风建设增强党性,扎实推进高校反腐倡廉建设。  相似文献   

19.
案例库建设与应用对于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机器视觉原理与应用”课程特点及案例教学需求的基础上,探讨了“机器视觉原理与应用”教学案例库的建设思路及架构,构建了视觉测量、缺陷检测、目标跟踪、机器人视觉、3D视觉、深度学习等6个技术专题的智能制造教学案例库,给出了典型案例的设计过程及主要内容。教学实践结果表明,机器视觉案例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机器视觉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需求。  相似文献   

20.
以高校为核心、由高校驱动的创新活动的组织载体或发生域被称之为基于高校的创新社区,即高校创新社区。高校创新社区既可以是一个基于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资金链联合的虚拟网络,也可以是一个创新主体、创新资源聚集的地理空间。高校创新社区的构建可能遇到创新主体异质性障碍、主体交互过程障碍以及外部环境障碍等。各创新主体应根据自身的组织优势,准确定位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即各自在系统中的位置、角色、功能和作用,明确在整个创新活动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环节的责任,并依据“通过异质协同而自我增值”“由互补性而可持续地发展”“在组织惯性中的持续性学习”等创新生态原理,推进高校创新社区建设的理性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