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试论教育观念的形成与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育观念的含义及特征 目前对教育观念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对它的表述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教育观念是存在于每一个教育者和其他人头脑中的对教育的认识和看法。(吴紫彦、吴重光:《现代教育思想》,5页)②教育观念是一种教育现象的认识集合,是人们对各种教育现象的观点、看法中比较稳定的深层内核,是人们较为稳定的教育价值和教育目标选择趋向构架,是具有广泛意义的教育价值评价标准的总合,是教育思想的根本原则。(见《上海高教研究》,1998(1))③教育观念是内化于个体精神的一种意识。(见《南京师大学报》,199…  相似文献   

2.
朱红 《教学随笔》2009,(12):35-35
一、比较研究法的概念及种类 (一)比较研究法的概念 比较研究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运用广泛。《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辞典》解释说:比较研究法就是对物与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异程度的研究与判断的方法。吴文侃、杨汉青主编的《比较教育学》认为,“教育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或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论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熟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科学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作了哲学总结,为端正全党的思想路线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将就《实践论》、《矛盾论》中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相关内容及其指导意义作一简要论述。一《实践论》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其基本思想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毛泽东之所以以“实践论”为题阐述认识论问题,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和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要介绍了J. Michael Spector, M. David Merrill, Jeroen Van Merrienboer & Marcy P. Driscoll主编的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Third edition)[《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8年出版]第一部分“研究基础”的主要内容。全文分为三个部分:历史基础、理论基础和指向学习真实性的理论观点。在历史基础部分,回顾了教育传播与技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事件和经历的范式转变;在理论基础部分,概括了教育传播与技术所基于的学习心理学观点及其哲学基础、关于记忆与动机的实证观点以及传播理论、人机交互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在指向真实性的理论观点中,综述了复杂性理论、体验学习理论和情境主义理论。最后对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基础的特点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提出新时期工作重点的转移包括教育的思想;(二)提出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基础的思想;(三)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四有”人才的思想;(四)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这些教育思想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教育事业具有重大的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研究探索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新规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成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及《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理论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7.
终身教育思想是本世纪世界影响最大的教育思想之一,构建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为体系的学习化社会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宏伟目标。本文试就此作简要评述。 一、终身教育的概念、社会背景与内涵发展 (一)终身教育的概念 什么是终身教育?按照保罗、郎格朗的观点:“终身教育是一系列很具体的思想、实验和成就,换言之,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  相似文献   

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提出新时期工作重点的转移包括教育的思想;(二)提出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基础的思想;(三)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四有”人才的思想;(四)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这些教育思想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教育事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是一种必然性还是一种可能性,不同学者对此持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学具有教育性”是一种必然性。关霞主编的《教学论教程》中就明确指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不仅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且是教学的内在涵义。教学,从最本质的意义来说,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而且,教学工作的特点也决定了教师的教学,不论是主观是否自觉或意愿如何,都必然以一定的思想政治观点和言行影响学生。不是以正确的思想教育学生,就是以错误的思想毒害学生。所谓教书不育人的现象是从来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0.
我们本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西方教育理论,从它的产生、发展、结果和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可概括为:原始(古希腊、罗马和中世纪)、再生(文艺复兴运动)、创立(近代社会)、发展(现代社会)四个阶段。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有:柏拉图《理想国》,卢梭《爱弥儿》,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杜成t民主主义与教育》等。就其思想本质,则可揭示为:神性化、人性化、心理学化和现代化四大进程.一、神性化教育理论西方教育理论产生于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留》就是既古老而又系统的经典。书中论述的教育理论,便是教育理…  相似文献   

11.
魏宁 《天津教育》2003,(3):21-23
世纪之交,美国计算机学会(AssociationforComputingMachinery,ACM)下属的计算机科学教育专业组(SIGGSE)组织计算机教育专家和教育技术专家就计算机科学教育的2020“远景”展开讨论(见《ComputingScienceEducationinthe21stCentury》),提出了许多未来计算机科学教育的观点,新的教育思想、教学手段,对我国正在开展的信息技术教育很有借鉴作用。本文将介绍ACM2020“远景”中对学习理论、学习方式、新技术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我国实际谈一点看法。一、与建构主义者共塑计算机科学教育的未来当前,建构主义已经成了教育领域中许…  相似文献   

12.
一、词类活用概念的界定 “词类活用”说已经流传了80多年,国内两部重要高校文科教材——分别由王力、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中都有“词类活用”的内容,观点基本一致,其他各家都分别从语法层面及修辞角度对词类活用的概念进行界定,虽然具体说法不尽相同,但其论述的本质具有相通之处。郭书中关于“词类活用”的描述是:“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上册,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相似文献   

13.
一、智慧教育、智慧校园概念解读关于智慧教育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智慧教育”是智能教育(SmartEducation),主要是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手段的智能化。该观点重点关注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欧美多个国家的科学教育界提出了“big ideas in science”(科学大概念)的观点,希望以科学文化(包括科学思想和方法)为基础,实现科学课程的进一步综合化,提高科学课程的教育价值。科学大概念是指居于科学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在许多文献中也被译为“核心概念”、“核心观点”、“大观点”等。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以下简称《谈话》)中精辟地阐述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的思想。这一思想不仅具有教育理论上的科学性 ,而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这一思想不仅对我们学会用系统的、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认识和分析教育问题 ,而且对我们做好教育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教育构成要素的系统性教育的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或称教育环境 ,它包括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等 )。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 ,其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  相似文献   

16.
编委风采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2010,(1):F0002-F0002
闻礼华 湖北长阳一中英语教师,湖北省教育学会会员。宜昌市“学科带头人”,宜昌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特聘高中教研员”,宜昌市“高中课改专家组”成员,《语数外学习》英语学科编委。著有《英语趣味教学》、《中学英语辨析词典》(主编)、《自主学创新练》(主编)、《创新课堂》(副主编)等,发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为自己的得分增长点加油》等教育教学论文三十余篇。  相似文献   

17.
一、晏阳初语文教育思想 晏阳初在他的《九十自述》中写道:“我常说,‘三C’影响了我的一生,就是孔子(Contucious)、基督(Christ)和苦力(Coolies)。”由此可知,民本思想、基督精神和民间疾苦是晏阳初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另外1919年5月到1921年7月,杜威在中国11个省举行了多次关于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演讲。晏阳初看到了中国大多数文盲中蕴藏的可开发的“脑矿”资源,开始办起了适合中国国情和为中国人民需要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教育文汇》2014,(2):35-37
教育理论类 《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扩展版)[美]约翰·D·布兰思福特等主编,程可拉、孙亚玲、王旭卿译,华东师大出版社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间,当代中国教育史研究,受到了学术界,尤其是教育理论界的关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先后出版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著作,如《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八卷(王炳照、阎国华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共和国教育五十年(1949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八卷(李国钧、王炳照主编,  相似文献   

20.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9(6):F0002-F0002
《当代高校德育的生态化趋向——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思考》作者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公共管理系教师季海菊。文章原载于2008年第3期《学海》,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8年第8期)全文转载:主要观点分别被《新华文摘》(2008年第16期)、《社会科学报》(2008年7月10日)摘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