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说起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它讲的是: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厌其烦地搬了几次家,直至找到了一个比较满意的环境。后来,孟子经过努力,成为了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这个故事看似平凡,可它说明了环境能够影响人的成长。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昔孟母,择邻处”的故事众所周知,讲的是战国时,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曾三次搬家。一个传颂了数千年的历史典故反映了国人在教育子女方面的良苦用心。几千年后的今天,“孟母三迁”的故事被赋予了新的涵义,  相似文献   

3.
读书卡片     
孟母三迁孟子是我国战国时代杰出的思想家,被人们称为“亚圣”。孟子3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开始,他们家住在一片墓地附近,由于经常能看到出殡(bìn)的场面,孟子与小伙伴就经常玩下葬的游戏。后来他们搬到了一个集市附近。时间一长,受环境的影响,孟子又玩起做买卖的游戏来了。后来母子俩又搬到一所学校附近。这时,孟子模仿起学校的规矩,学习师生之间的礼节,很喜欢读书。于是,孟子的母亲就定居在这里。孟母三次搬家的故事,说明孟母重视儿童教育,注意选择良好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4.
《三字经》里讲:"昔孟母,择邻处。"它不仅仅告诉了教师,也告诉了孩子们和家长们,好的环境有利于人的成长。孟母三迁的故事早就家喻户晓,孟母为了给孟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不惜三次搬家,只为孩子的成长。小学教师要深深体会到:"班集体"就是学生成长的精神乐园,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打造富有内涵的班集体文化,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让班集体成为学生的精神乐园。  相似文献   

5.
教师教学与学生参与学习依赖教学环境。古代有孟母三迁,就是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选择良好的教学环境而不得不乔迁的故事,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对教学环境的重视程度。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就优化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环境的方法加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许立川 《教育艺术》2001,(10):12-13
孟子是我国古代赫赫有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父亲去世时 ,他还是一个嗷嗷待哺的3岁小孩。在其母亲———具有怀瑾握瑜品德的农家妇女言传身教的影响下 ,健康茁壮地成长。原先在孟家附近有一个墓地 ,孟子和小伙伴经常学着送殡的人们吹吹打打、哭哭啼啼。孟母对儿子玩这种荒诞无稽的游戏非常生气 ,决定改变环境 ,把家搬到城里。不多久 ,孟子又学做买卖的游戏了。孟母只好又搬家 ,迁到学宫对面去住。从此 ,孟子受到良好环境熏陶 ,变得孜孜不倦 ,博览群书。《孟母择邻》这个故事发人深省 ,让人受到教育和启迪。难怪会在民间流传百世 ,家喻户晓 ,…  相似文献   

7.
刘金杰 《黑河教育》2013,(10):13-13
教材分析:《揠苗助长》选自《孟子·公孙丑上》,讲述了农夫为帮助禾苗长高,将苗拔起,致使禾苗枯死的故事。它告诉我们欲速则不达的深刻道理。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向来重视家庭,家长素养在中国过去的教育传统中占有重要位置.宋代启蒙读物《三字经》中说:"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母三迁"的故事出自汉代刘向《列女传》.思想家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他的母亲为了给孟子寻找好的教育环境,经历了数次搬家."孟母三迁"的故事伴随着中国文化发展,一直对中国家长起着提醒作用.在中...  相似文献   

9.
《孟子》中的女人,可以认为有几个意味:其一,是与男人对举与比附的女人,不是单独显现的女人。其二,似乎是一个一个虚幻的故事,没有实指的女性话题。但是,越是虚的,越使人觉得那是实的;越是实的,倒越使人觉得那是虚的。其三,我们不知道《孟子》中的女人,怎么看待我们后人。《孟子》中的女性话题或者女性故事,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的典故,没有时代性限制,达到了哲学上的永恒。最终,女人在《孟子》中,是一个意境:孟子用语词说出来的女人。语词成为哲学,成为教育,成为历史记忆。最终,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无逃于语词中的男人和女人,任由后人在语词中摆布。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人与现实中的人是隔膜的,我们倒是在典籍的语词中才能对人无限欣赏与神入。  相似文献   

10.
浩然之气     
黎莉 《初中生之友》2008,(11):48-49
<正>"浩然之气"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一种刚正宏大的精神,这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创造的一个词语,是一个富有创新思维的哲学概念。它对两千多年来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的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孟子·公孙丑上》记载,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孙丑问孟子,说:"请问老师,您的长处是什么?"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  相似文献   

11.
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一种刚正宏大的精神,这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创造的一个词语,是一个富有创新思维的哲学概念。它对两千多年来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的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孟子·公孙丑上》记载,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孙丑问孟子,说:"请问老师,您的长处是什么?"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  相似文献   

12.
大家都知道孟子《弈秋》的故事:两个孩子都很聪明,一块儿听老师讲下棋的知识,但是听讲情况大不相同:一个专心致志,只听老师讲解,任何事情也干扰不了他;而另一个心里总想着有大雁从天空飞过,怎样用箭把它射下来炖肉吃。结果,前一个学得非常出色,后一个学得稀里糊涂。同样是聪明的孩子,为什么出现两种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三字经》里记载了不少古代名人的故事,上一期我们学的是孟母和孟子的故事,本期我们学的,又将是谁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14.
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的《庄暴见孟子》一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是《孟子》中非常经典的片段。它采用对话的形式,具体而又形象地阐述了孟子关于如何当一个贤明的国君的主张,该主张属儒家的基本思想之一,对当时及后来的影响较大。文中孟子与齐宣王的一番对话富有机智、耐人寻味,值得  相似文献   

15.
孟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邹城市孟子小学因近孟府、邻孟庙、仰孟子而得名。走近孟子,追溯孟子成为亚圣的人生旅程,领略孟子教育思想的精义,省察育人,将大有裨益。一省——环境熏陶,浡然而兴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亚圣之誉的孟子在父亲去世时还是一个不懂事的3岁孩童。在其母亲,一个具有怀瑾握  相似文献   

16.
康星芳 《甘肃教育》2009,(15):34-34
语言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言环境。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曾以“一个楚国人想让他的儿子学齐语”的故事作比来说明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孟子说:“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意思是,一个齐人教他,许多楚人吵扰他,即使天天责打要他学会齐语仍不能做到;要是带他到齐国的闹市里住上几年,即使天天责打要他说楚语也不能做到。  相似文献   

17.
孟母三迁     
讲中国古人读书的故事就一定要讲讲孟子的故事.对广大小朋友来说,一定听到过关于"孟母三迁"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张翔升 《培训与研究》2008,25(10):109-110
《三字经》中孟母育儿的故事使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代育儿的一些家庭策略,人性向善是孟母教育行为的逻辑起点,也是《三字经》全书教育策略的逻辑起点。择好邻而居是孟母教育的一种自觉自省行为,频繁地搬迁为孟子幼年的教育提供了一个多变的环境,而生存环境是儿童接受教育的天然教室。重视环境特别是文化环境以及教育方式是孟母成功育儿的主要原因。孟母充满智慧的教育策略应该成为我们亲子教育的范例。  相似文献   

19.
《三字经》中孟母育儿的故事使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代育儿的一些家庭策略,人性向善是孟母教育行为的逻辑起点,也是《三字经》全书教育策略的逻辑起点。择好邻而居是孟母教育的一种自觉自省行为,频繁地搬迁为孟子幼年的教育提供了一个多变的环境,而生存环境是儿童接受教育的天然教室。重视环境特别是文化环境以及教育方式是孟母成功育儿的主要原因。孟母充满智慧的教育策略应该成为我们亲子教育的范例。  相似文献   

20.
李留庄 《教师》2011,(29):27-27
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的《庄暴见孟子》一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是《孟子》中非常经典的片段。它采用对话的形式,具体而又形象地阐述了孟子关于如何当一个贤明的国君的主张,该主张属儒家的基本思想之一,对当时及后来的影响较大。文中孟子与齐宣王的一番对话富有机智、耐人寻味,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仔细玩味。孟子以齐宣王好乐为由头,借题发挥、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