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这是一个教育演示:一位老师拿出一个广口瓶,放入若干鸡蛋大小的鹅卵石,直到高出瓶口为止,然后问学生:“瓶子满了吗芽”学生答道:“满了。”接着,教师往瓶里装碎石,摇了摇,又问:“现在满了吗芽”有学生答道:“可能还没有。”随后,教师又拿出沙子往里装,使劲拍了拍,又问:“现在满了吗芽”学生们大声应道:“没满选”最后,老师拿出一壶水往里倒,直到水面与瓶口齐平。他望着学生:“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芽”结论当然不止一个。老师最后说:“我想告诉你们的是,如果不先把大石块放进瓶子里,也许你就永远也没有机会把它们放进去了。”这个教育演示给人…  相似文献   

2.
一、孩子在呼唤童话,童话在呼唤孩子有一篇文章说:一位教师走进高中班教室,在黑板上用粉笔点了一个白点。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答道:“白粉笔点。”问还有不同的答  相似文献   

3.
出于教研工作的需要,笔者曾经对阅读指导课的设问导思进行过探讨,发现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总爱在学生回答某一个问题之后再追问一句——“你是怎么知道的?”例1:教《一个降落伞色》,教师问:“大家仔细想一想,写飞机遇险,情况严重的这四句话,在危险的程度上有什么不同?”一个学生答道:“这四句话危险的程度一句比一句深。”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第一  相似文献   

4.
蜜蜂考职称     
养蜂人对蜜蜂说:“为了了解一下你到底有无真才实学,我要对你进行一次系统的业务考试。我共出了五道简单的试题,你如答对一道,我给你定为酿蜜工;答对两道,定为助理酿蜜师;答对三道,定为酿蜜师;答对四道,定为高级酿蜜师,五道全答对,定为特级酿蜜师。这次考试,关系到你一生前途,望你努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争取答对答好。”养蜂人戴上眼镜,从兜儿里掏出一张纸条,高声念道:“第一道题,当今世界十大奇闻都是什么?”蜜蜂想了想,答不上来。“第二道题,百慕大三角与飞碟究竟是何关系?”蜜蜂挠挠头,又答不上来。“第三道题,爱因斯坦喜用哪种烟斗吸…  相似文献   

5.
小幽默     
抄袭依据老师对一位家长说:“你的儿子考试时抄袭了邻座,因为他们错得一样。”家长分辩说:“也许是邻座偷看我儿子的。”“不,”老师肯定地说,“我问的是‘长江的重要支流汉水发源于哪里?’邻座答的是‘我不知道。’而你儿子答的是:‘我也不知道。’”斥责游客:“真不像话,昨天夜里我在房间里看见一群老鼠在打架!”导游:“这么便宜的房钱,你还想看什么,看斗牛?”等一分钟吧!有一个人问上帝:“伟大的上帝,在你的眼睛里,一千年的时间意味着什么?”上帝回答道:“只意味着一分钟罢了。”“万能的上帝啊,在你的眼睛里,一万个金币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6.
幽默     
他还想吃蛋糕约翰从学校带了黑眼圈回家,妈妈问这是怎么回事,约翰答道:“我跟比尔打了一架。”妈妈明理地说:“明天你带块蛋糕给比尔,并向他道歉。”第二天约翰又带回一个更大的黑眼圈。“天啊!”妈妈大惊失色地叫道:“这是谁干的好事?”约翰答道:“比尔干的,他还想吃蛋糕。”最长和最短一位教师问他的学生:“你们认为什么最长,什么最短?”一位学生立即回答:“一堂课的最后几分钟最长,一场考试的最后几分钟最短。”弄睡与摇醒教授:×××,请你把你旁边的那位老兄摇醒,这是上课,不是睡觉时间。学生:教授,请你来摇醒他吧,是你把他弄得睡着的。…  相似文献   

7.
林鸿 《云南教育》2003,(25):44-45
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语言修养作了精辟的分析:“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用语是教师教学的习惯用语,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表达方式,也是调控课堂,激活课堂的重要手段,更是展示教师教学艺术与机智的有效途径。因此,作为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语言的锤炼,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一、启发性的教学用语启发性的教学用语应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给每一个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达到“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常用启发性教学用语如:———“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什么?”“你想提…  相似文献   

8.
最近,听了两节数学课,两位老师上的都是“毫米的认识”,现将几个教学片断摘录如下,供大家对比、辨析。一、毫米的引入教例A师:你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生:米、分米、厘米(教师随答板书)。师:1米等于几分米?1分米等于几厘米?生:1米=10分米摇1分米=10厘米(教师随答板书)。师: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你发现什么?生1:不到1厘米。师:今天,我们学习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板书:毫米)教例B师:你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能把它们比划出来吗?(学生:顿时活跃起来,一边比划,一边自言自语。)师:请量出一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想量什么就量什么。(学生有的量币,有的量…  相似文献   

9.
林晓劲 《陕西教育》2003,(10):37-37
(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从释题入手,引导学生弄懂“掩”、“盗”的意思。)师:请大家围绕课题,观察屏幕上的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一线教师的思想实际、深化课堂教学改革,1997年我区搞了一次全区性的调查问卷。其中对两道问题的回答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你认为目前急需提高的能力是什么?”教师答曰:让学生“听进”教育的能力;创设情境,让学生“活”起来的能力;了解学生思想的能力;“在你的课堂上及你所看到的思品课堂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教师们的回答是:学生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模式陈旧,结构单一;学生回答问题假、大、空;说教苍白、生硬,不能拨动学生心弦……分析以上回答我们发现,素质教育思想已深入人心,教师们已…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在收音机上听了这样一个笑话:说有一位教师讲课讲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他满以为学生听得十分投入,但抬眼一看,却发现学生大都前栽后仰、昏昏欲睡,前排一名学生正在打瞌睡,而且睡态可掬,他双眼紧闭、口水长流,还频频点头。教师大怒, 一拍桌子揪起这位学生质问:“你在做什么?”学生一下惊醒,急忙回话: “我在听课。”师问:“听课?那你不停点头做什么?”生答:“老师,您讲得太对了,我表示赞成呀。”师问:“那你闭眼做什么?”生答:“您讲得太美了,我闭眼想象您讲的那个美境呀。”师又问:“那你长的口水做何解释?”生答: “那是您讲得太好了,我听得津津有味了。”师大悦,说:“哦,好,继续听。”于是,教师很欣慰地继续讲,学生很放心地继续打瞌睡。听了这个笑话,我却怎么也笑不起来,因为这不仅仅是则笑话,它留给人们更多的是思考:课堂教学中,讲,究竟有没有必要?讲,怎样做好其中的取舍?讲,怎样才能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12.
偶听友人讲一笑话,听罢,啼笑皆非,感触良深。有位教师在开学伊始对新生点名时,突然被一学生名字难住,怎么办?说不知道,有损教师“脸面”。幸好这位教师灵机一动,很自然地把这个名字跳过去,点完之后,问:“还有谁未点到名?”一男生站起回答:“我”。教师再问:“你叫什么名字?”不想学生偏不买账,答曰:“点名册上有。”弄得教师一时哑然。看看,面对如今的学生,教师如果想投机取巧解决问题,往往不免弄巧成拙。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常提些出人意料的问题,老师被问住应该说是常事。但如果碰到如此种种刚好是老师不懂、不知、不会、有疑问的问…  相似文献   

13.
“异想天开”这个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是“形容想法非常奇怪”。长时间以来,它在人们头脑中是“幻想”和“脱离实际”的代名词。但听了下面这个小故事,我们又该作何感想呢?有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津津有味地讲解着有关蔷薇的知识,之后教师问学生们:“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一个学生回答:“是可怕的刺!”另一个学生回答:“是美丽的花!”第三个学生答非所问:“我想,我们应该想办法培育出一种不带刺的蔷薇。”这则故事中的第三个学生想必每个教育者都遇到过,但我们往往视他们的想法为“异想天开”而轻易地加以否定或干脆置之不理。事实…  相似文献   

14.
举手讲究校长要来听课了。事先,任课老师给学生们打招呼,希望大家都要积极举手发言。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要是我们回答不出你提的问题, 那不是难堪吗?”老师想了一下,觉得有点道理,所以补充道:“那么,这样吧,会答的同学举左手,不会答的同学举右手。”  相似文献   

15.
花建平 《江西教育》2003,(16):29-29
1.唤起“主角”意识。“疑”是探索的起点,有“疑”才能产生认识的冲突,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的“主角”意识。如“统计”一课教学,一开始,教师以“小朋友,过生日你会邀请哪些好朋友呢爸爸妈妈是怎样为你过生日的”设疑。接着说:“今天是小熊的生日,你想提什么问题?”当  相似文献   

16.
曾经有学生问我:“你的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我同答:“没参加过高考!”曾经有学生问我:“你认为人生中最快乐的事应该是什么?”我同答:“参加高考!”说起没有参加过高考,我心里至今还酸酸的。记得1977恢复高考那年,我刚做了一名教师,  相似文献   

17.
以牙还牙     
在美国加州的一所小学里,有不少学生正戴着不锈钢牙箍接受牙齿矫正手术。有一天,一位教师试着引发学生回答什么是“反哺”,就举例问道:“你们的父母亲现在花了很多钱替你们矫正牙齿,将来父母亲年纪老了,你们就花钱替他们镶了假牙,这种情况叫什么?”有位学生答道:“以牙还牙。”  相似文献   

18.
笑话乐翻天     
关系一名新生去学校报到。老师问:“家长姓名?”学生答:“李四。”老师接着问:“和你的关系?”学生答道:“不好。他经常揍我!”机不可失  相似文献   

19.
方旭 《四川教育》2004,(10):42-42
【案例一】:一位教师执教《狐假虎威》一文。师:故事读完了,你想对老虎说些什么?生:虎大王,狐狸是借了你的威风才吓跑百兽的。生:你上当了,百兽怕的是你。生:我想对狐狸说一句话。师:哦,想说什么?生:狐狸,还是你了不起,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强大的老虎!师:(一愣,片刻后露出笑容)真会动脑筋,认识与众不同!生:(马上举手)狐狸真聪明,会随机应变。生:以后我们遇到紧急情况,也应该像狐狸那样机智、勇敢。……该教师注意了鼓励学生个性化解读,把眼光放在了“多元”理解和“独特”感受上,却忽略了让学生从质的方面理解“狐假虎威”一词的褒贬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低年级说话训练教学中;应将听、想、看与说结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训练。为了提高训练效率,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听一听,说一说。 例如老师问:“你叫什么名字?在哪所学校学习?是几年级的学生?你有几个好朋友?”或问:“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家里有些什么人?你最喜欢的是谁?”先要求学生听一句答一句,再连起来说一说。这种听说训练可激起学生说话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