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狼牙山五壮士》(六年制九册13课)记叙的是一个真实的战斗故事:1941年秋,日寇纠集三、四千人的兵力,进犯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狼牙山区。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把敌人诱上狼牙山顶峰,英勇歼敌,最后英勇跳崖,表现了五位壮士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和为了人民甘愿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相似文献   

2.
【设计思路】《狼牙山五壮士》(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一文跌宕起伏,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掩护转移是课文的重点部分。  相似文献   

3.
正狼牙山位于易县县城西南45公里处,因山峦起伏、状如狼牙而得名。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1941年9月25日,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5名战士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牵着2500人的日本侵略军上了狼牙山,奋战到弹尽粮绝后,纵身跳下悬崖。这就是著名钓狼牙山五勇士。五勇士跳崖后,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悬崖上的树枝桂住而得救。1942年1月,晋察冀一分区决定,在棋盘坨顶峰五勇士跳崖处修建纪念塔。1959年易县人民重修纪念塔,聂荣臻元帅亲自  相似文献   

4.
在悲壮的音乐以及宏阔的黑白画面的电影片段中,狼牙山五壮士向学生走来。教师选择剪辑音像片段的方式导入《狼牙山五壮士》这节课,在适当的谈话引导之后,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这四个问题是这样的:①知道五位壮士是哪五位壮士吗?②这五位壮士有哪些壮举?③  相似文献   

5.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五壮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并英勇跳崖的故事。笔者在旁听侯秉琛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课堂后,获得丰富的教学体验。本文是总结笔者在侯秉琛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课堂中受到的启发,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该文场面描写栩栩如生,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八路军战士英勇杀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笔者期望通过再现《狼牙山五壮士》一文的教学设计,以为有效实施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五壮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并英勇跳崖的故事.笔者在旁听侯秉琛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课堂后,获得丰富的教学体验.本文是总结笔者在侯秉琛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课堂中受到的启发,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2005年3月21日,“狼牙山五壮士”最后幸存者葛振林在湖南衡阳169医院与世长辞,“我早就该去找我的战友们了,他们等了我快70年”。这是葛振林老人在实行气管切开手术前说的最后一句话。许多人在心中与这位老英雄告别,也与一个英雄的时代告别五位英雄团聚了,但现实是,在这样的时刻,我们得知新近出版的上海市新版小学语文课本正式删除了《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此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课本也删除了《狼牙山五壮士》的内容,曾激励一代人成长的英雄故事与我们告别,怎能不令我们在悲伤中再次翻开那难忘的历史一页!当年“五壮士”在狼牙山棋…  相似文献   

9.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我被五壮士那悲壮的行为深深感动,不由得心潮澎湃,热泪盈眶。《狼牙山五壮士》讲述了1941年秋,五位抗日英雄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将敌人引上了狼牙山顶峰,在子弹打光后,他们用石头砸也要继续战斗,最后英勇跳崖以身殉国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五年制第八册16课《狼牙山五壮士》,记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勇猛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在完成掩护任务后他们英勇地跳下了悬崖。文章赞颂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抗战到底的坚强决心和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壮烈精神。这篇作品主要从五个方面表现了五壮士的豪壮之气。  相似文献   

11.
据报道,新近出版的上海市新版小学语课本正式删除了《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此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新课本也将《狼牙山五壮士》一转入“课外阅读”读本中。网络搜索还显示,在此事件前不久的2005年3月21日,狼牙山五壮士的最后一名幸存葛振林病逝。  相似文献   

12.
狼牙山     
<正>狼牙山位于保定西北约50千米的易县,坐落在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距县城45千米。因其奇峰林立,峥嵘险峻,群峰状似狼牙,直刺云天,故名狼牙山。狼牙山,以八路军五勇士浴血抗击日寇舍身跳崖而闻名于世。其实,早在2000年前的战国时期,"狼牙竞秀"就是当时燕国十景之一,素有"北方小黄"之称,是一座雄险奇伟、景色秀丽的名山。  相似文献   

13.
做一个心中有他人的人──影片《狼牙山五壮士》观后感格尔本市实验小学五(二)班张静“英雄”、“壮士”……这些感动人的词汇,我也曾从书本上和电视中或多或少地知道它们的意思,但真正懂得它们的含意,却是在观看了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之后。五壮士为了革命事业宁死...  相似文献   

14.
《狼牙山五壮士》,一篇曾经的红色经典课文,一篇曾经激励几代人成长的课文,不知从何时起,已被抨击得千疮百孔,已被质疑得满目疮痍。有人这样说:"《狼牙山五壮士》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但是文章却有戏说的成分,如文章为了表现人物形象,总是突出班长马宝玉,难道  相似文献   

15.
2005年3月21日,“狼牙山五壮士”最后幸存者葛振林在湖南衡阳169医院与世长辞,“我早就该去找我的战友们了,他们等了我快70年”。这是葛振林老人在实行气管切开手术前说的最后一句话。许多人在心中与这位老英雄告别,也与一个英雄的时代告别。五位英雄团聚了,但现实是,在这样的时刻,我们得知新近出版的上海市新版小学语文课本正式删除了《狼牙山五壮士》一课,  相似文献   

16.
《教师博览》2005,(6):4-5
据报道,新近出版的上海市新版小学语课本正式删除了《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此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新课本也将《狼牙山五壮士》一转到了“课外阅读”读本中。而就在此前几天,名震中外的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壮士”的最后一名幸存葛振林刚刚病逝。尽管语课本删除“五壮士”与葛老英雄的去世没有任何关系,但人们还是难免会将这两件事联系起来,难免会感到颇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17.
下面仅就个人的教学实际,谈谈导语设计的几种方式:(一)激兴式。例如,教师可根据课文的内容,援引格言、谚语、诗句、民谣或观看录相等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讲《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先让学生看录相,屏幕上出现的是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他们眺望着远方,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然后五位壮士砸碎枪支,昂首挺胸走向  相似文献   

18.
吕锟 《小学生作文》2023,(Z1):82-85
<正>写作引路在课文《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自然段中,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利用狼牙山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次地打了下去,其中,班长马宝玉沉着冷静地指挥战斗,副班长葛振林大吼一声,好似向敌人喷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铆足了劲儿掷出手榴弹,胡德林、胡福才两个小战士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作者在本段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既再现了当时的战斗场面,又展现了五位战士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我看过学校组织的《狼牙山五壮士》的电影后,我为这五位壮上勇于牺牲的精神而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20.
刘志 《小学生导读》2008,(Z2):78-79
《狼牙山五壮士》是同学们爱读的抗日故事,五位壮士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和干部群众,把敌人引上绝壁,自己飞身跳下山崖,用生命谱写了气壮由河的抗日颂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