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语言学界存在着形式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分野的看法,国内学者对形式学派与功能学派也有诸多看法,大多数学者认为形式语言学研究语言形式,功能语言学研究语言的交际意义和语用功能。本文将从理论基础,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来探讨形式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的区别以及今后的交流趋势。  相似文献   

2.
转换生成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是当今语言学研究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流派,其差别主要表现在对语言性质的看法、语言学家的任务和语言研究的方法等几个方面,文章主要从此入手对这两种学派进对比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业已成为当今国内外主流学派的"认知语言学",是基于体验哲学,在批判TG心智观之不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其名称"认知"二字却名不符实,未能明确体现这一理论取向,难怪乔氏本人也曾将TG冠之为认知语言学。据此,笔者为能突出该学科的体验性和实践性,主张将其修正为"体认语言学",且将其核心原则归纳为"现实—认知—语言",即心智和语言都是来自对现实的"体(互动体验)"和"认(认知加工)",这样便能明确体现该学科的精髓。本文主要从十个方面论述了做此修补的原因,以及"体认"这一术语的具体含义、解释力以及我们自己的贡献。因此,"体认语言学"与国外LakoffJohnson等所述的关系为:既长于斯也发展于斯,这也算是对中国本土语言理论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4.
王泓懿 《海外英语》2011,(15):268-269
认知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以体验哲学作为其基础。之前的语言学派与认知语言学是有所差异的,由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语言学派主要是概念的推演和理论的思辨,认知语言学直接借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认知语言学主要从语言的角度去研究人脑中的概念或根据人自身的经验及其它的能力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推测。在日常英语教学和学习中,我们应积极借鉴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在此篇文章中。该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思想和特点以及如何指导词汇教学和学习这几方面来分析和阐述认知语言学理论及对实际应用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语言世界观是洪堡特语言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语言体验论是当今方兴未艾的认知语言学派的语言哲学思想。文献中已有很多人讨论过洪堡特对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生成语言学的影响。关于洪堡特对认知语言学的影响还讨论不多。本文从语言的统一性和创造性、语言的社会性和人文性、语言的语义取向和文化功能以及语言对比研究四个方面对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和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体验论逐一作以比较,发现认知语言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洪堡特语言学思想的传承。  相似文献   

6.
认知语言学在强调认知的同时坚持从体验性认知的角度来解释语言,认为语言的意义不能限于语言内部,而应主要来源于主体与客观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认知学派与其他学派相比能更好地解释儿童的语言习得。本文将尝试用互动体验、原型范畴理论和识解等认知语言学常用的认知方式来解释儿童早期的语音、词汇和句法习得。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在语言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被人们称为“索给尔语言学”(SaussureanLinguistics)。他的理论体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创了语言学研究的新纪元。索给尔被语言学界推崇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现代语言学从此诞牛。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语言学的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语言学的微观研究指对语言系统本身(内部结构和要素)进行的研究。这方面的中要成就包括语义学、音位学、语用学的产生和一些有影响的语言学派的形成,标志着语言学研究向语言内部纵…  相似文献   

8.
在不断研究认知语言学的过程中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人们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也存在很多问题,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需要与现代发展趋势相结合,即求同存异、多元文化融合.我国对理论语言学也有很长的研究历史,通过不断研究语言学使语言学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在研究语言基础理论上获得长远的学术价值.从语言学的价值和长远发展出发,简要概括了...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西方主要的语言学流派:传统语法、历史语言学、索绪尔语言学、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结构主义学派、转换生成语法、伦敦语言学派等。通过浅析学派的社会背景.主要代表人物、主要著作、他们基本的语言观点等,从而从宏观上了解西方主要的语言学流派,进而形成自己观察语言、分析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转换生成语言学就其对语言性质的看法;语言学家的任务以及研究方法,三方面做了分析与比较.同时又指出了两个学派的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11.
认知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当前两大流派,和转换生成语言学一起主导着当前国内的语言学研究,但一直以来,这两个本来可以相互借鉴和相互补充的两个学派竟然互不往来。本文试图对两个学派的理论和应用做一个理顺并对照它们的异同探讨两者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2.
认知语言学是近十几年来的一个新兴语言学派,它不仅仅是研究语言,还能够帮助教学工作的展开。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定义入手,介绍了什么是认知语言学,接着对高职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简介了学生在听说读写几方面的弱势。然后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析高职英语教学方法,比如说:可以利用音系音位进行词汇的学习,注重词型和词汇来提高阅读能力,然后认知语言的信息采集后帮助口语能力的提高,最后需要坚持长期语言写作,完善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语言学领域,生成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是两种相对立的理论,二者具有不同的理论基础和语言性质,所以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有所差异,在对语言的描述和限制上也是不同的。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生成语言学在语言解释转向语言描述上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导致语言学产生了一场革命。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是随着语言学而来的,对生成语言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了反思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化语言学理论有其传统的文化维度和认知科学的维度,帕尔默的文化语言学体系的核心就是将传统的对语言进行研究中的人文性与强调人类认知能力的认知语言学进行整合,从而实现了对语言的立体认识.帕尔默将认知语言学理论整合到传统的对语言与文化进行的研究之中,为我们开辟了一种关于对语言学进行研究的新的、更为科学的视角.文化语言学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因而对外语教学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教师的理论素养、语言文化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曾被排除在"语言"之外的洋泾浜语和克里奥耳语从本世纪60年代起已成为社会语言学界一项重大研究课题.语言学家已将语言起源、语言演变、语言认知和学习等语言学基本问题的解决希望寄托在克里奥耳语言学这门新兴学科上.本文对这一新兴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作了全面介绍,并对洋泾浜语和克里奥耳语研究对现有语言理论提出的挑战作了阐述和评析.  相似文献   

16.
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是人类认知科学和语言科学以及其它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从而形成的一种边缘学科.随着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当前在文学领域中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在对认知语言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对研究的范围进行一定的界定,研究方法主要有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方法.本文主要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以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是当今世界上影响最大的语言学流派之一,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从三个方面对系统功能语言学进行分析:一是对语言性质的看法,二是系统语言学家的任务,三是研究方法。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英语的掌握和英语的教学、学习有一定现实意义。但是,任何一种理论都必须从其它理论汲取营养,才能有更大的提高,系统功能语言学本身也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也需要从其它相关学派或学科借鉴,以补充自身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认知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和欧洲兴起的新的语言学科,处于语言研究的前沿.以前的语言学由于研究方法的缺陷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无法解释说明的语言现象,为了维护研究立场,回避这些现象或将之划归例外是不科学严谨的.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不仅能正视这些语言现象,而且能对之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认知语言学的研究重点在于发现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机制,一方面从人的认知的角度观察和研究语言,另一方面通过观察语言现象找出规律性,从语言的各个层面探讨认知与语言的关系.由于这种研究方法强调认知主体的体验性,坚持从体验性认知的角度来解释语言,所以具有其他语言学研究不能比拟的科学性.在言语教育实践中,这种研究方法及相关理论给外语教学带来了许多新思路、新方法.它优越于其他重视规则的教授方法,是更科学、更体系化的言语教育方法,对改进外语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康艳艳 《考试周刊》2007,89(46):136-138
Garry.J.Palmer将人类语言学三大传统方法——博厄斯语言学、民族语义学和民族言语学(或称会话民族学)与认知语言学合成在一起,形成了文化语言学(Cultural Linguis-tics)。文化语言学表现了对语言和文化的广泛兴趣,对民俗知识的关注,以及对民族学和语言学方法的依赖。文化语言学关注博厄斯语言学、民族语义学和民族言语学三大传统方法所关注的多数领域,但从根本上讲,文化语言学是从认知的角度来认识各种现象的。本文从认知语言学本身的重要性、认知语言学与人类语言学的三大传统方法合成的可能性、必要性等三个方面对帕尔默(Palmer)文化语言学中的认知性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语言学中的认知革命带来了语言研究方法的更新,一方面人们可以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语言现象,另一方面又通过语言现象来揭示人类的认知能力。认知语言学研究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认为语义结构是人们在经验世界中形成的认知范畴的映射。语义范畴既是语言问题又是认知问题,涉及符号、人脑、世界三者之间的关系。语言范畴化就是人脑利用语言符号将混杂的世界转化为有序信息的过程。本文试图从范畴化的理据一象似性、范畴的类典型理论以及范畴化的认知工具——隐喻三个方面来揭示语言现象中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