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喜欢一回家就闻到烤鸭炒鸡的香味。我喜欢一睡觉就听到父母叮咛嘱咐的声音。我喜欢一起床就看见朝阳那张欢笑的脸。我喜欢家,一种温馨的感觉。家,多么美丽的字,一个“门”挡住了多少风雨,“一横三撇”牵动了多少人的心,一个“竖钩”把好多人连在一起,而一个“人”又似乎意味思念家长的心。正因为如此,我便大声地呐喊“我爱我家”。我需要这样一个儿时的家:爷爷抱着我呵呵地笑,奶奶搂着我喃喃地笑,妈妈依着我自豪地笑,爸爸看着我严肃地笑,而我则躲在被子里哈哈大笑。笑是儿时家中最好的空气。我需要这样的家,可儿时的家并不如此,于是我又期…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初中学生,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与平常人没什么区别——也许没有动漫,我注定要做个永远平凡的人。但正因为有了动漫,我的生活也有了光彩。初识动漫是在小学五年级,当时电视中正在热播《灌篮高手》和《名侦探柯南》,记忆中班里同学似乎都狂热地迷恋上  相似文献   

3.
我叫马思齐     
马思齐  宋淑慧 《作文》2020,(1):22-22
我叫马思齐。但是在上幼儿园之前,我从来不知道自己有这样一个名字,因为那时候身边的人都叫我昕昕。上学之后,我的名字也发生过小插曲。别人听到我的名字之后,会习惯性地问:“哪个qi?是王字旁的那个‘琪’吗?”当我解释说是“整齐”的“齐”时,他们都会说:“女孩的名字怎么会用这个字?”我为此难过了很久。  相似文献   

4.
坦白说,我一直都是一个很胆小的人,虽然有时候机遇离我那么近,虽然我是那么想去抓住它,可最终总是因为我的懦弱而放弃了。我知道这样很不好,上课提问明明我有更好的答案却没有勇气站起来说;班队改选明明我有资格去竞争,却常常与其失之交臂……“你没有自信!”死党们经常忧心忡忡地对我说,“明明有这个实力,为什么不去争取呢……”直到——“同学们请注意,我校即将举办‘大嘴巴英语ABC’系列英语歌曲大赛,望大家踊跃报名!”广播里传来这样一个通知。“什么?唱歌?我最喜欢唱歌了,可是我不敢……”我心里暗暗地想。这时死党“飞飞猪”、“跳…  相似文献   

5.
“男幼儿教师”似乎是大部分男性幼儿教师不愿接受的一种称谓,觉得这是男士职业中的“下等职业”。我曾经也是一种这样的心态,但是,当我在幼师这个女儿国里修炼了五年之后,开始转变自己的观点;走进幼儿园之后,感受到了作为一名男幼儿教师的幸福,同时更正视了男士加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所以,今天我能大胆自豪地说:我就是一名男幼儿教师!  相似文献   

6.
我与足球     
说到我与足球的缘分,要从篮球说起,因为我对球类的兴趣是从篮球开始的,不过我对它钟爱有加,它却伤害了我。具体是这样的:因为篮球长得“块大”,根据“物以类聚”定理,收其门下的一般都是肌肉发达型的“大块”,而我属于典型的“旗杆”,因此每次运球前行和别人相撞,根据动量守恒定理,飞出去的一定是我,几经飞出之后,我便对篮球失去了兴趣。不过每次爬起来时都恨不得把牛顿给宰了,虽然动量守恒不是牛顿“发明”的。但由于物理屡考屡不及格形成对牛顿“恨之入骨”之后,也只得委屈这小子一下了。对足球产生兴趣之后,虽然我的理论是将比我“大块”的全赶去打篮球,但经过仔细观察,发现此论一出,也许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人玩足球了.为了避免  相似文献   

7.
生活告诉我     
家里我盯着路上捡来的蛹,以好奇的眼光注视着它,等待一个稚嫩而又坚强的生命破壳而出。它是那样平静、安详。终于,那东西似乎动了动,无比坚硬的蛹壳上破了一个小洞。它努力地探出一部分来,拼命地在壳里挣扎,蛹晃动得越来越厉害了。我心里默默地为它使劲喊“加油”,我的额头上渗出了汗珠……可是,它仍旧没能破茧而出,我对妈妈说:“妈妈,你说我该不该帮它?”妈妈抚摸着我的头说:“傻孩子,如果你帮它,它就丧失了飞翔的能力,要死的。”我不懂妈妈的话,但不想让它死,便静静地等待……终于,一只洁白的蝴蝶破茧而出了!它张开了那坚毅的双翅,在空中…  相似文献   

8.
初识阿七约摸是较早些时候的事了。当时他是在温中饶有名气的特招生,迎新晚会上,他凭浑厚且深沉的歌喉引得在场的观众为之动容。当时处在压压人群中的我是冷漠大于关心,隔着远远舞台上斑驳的荧光,心中不甚在意。我和宣子是在补习时认识的。他白皙的脸庞上常常洋溢着笑和似乎褪不去的红晕。见面都打个招呼。后来,我发现这么一个规律,我跟宣子照过面之后,一个尾随的身影也冲我粲然一笑,我木讷地回给一个微笑,但我觉得似乎那个身影似熟非熟,似乎是亲见过的,记忆却在思索中被堵塞了。后来,宣子苦笑着说:“这是阿七,我不晓得他为何总来缠着我。”…  相似文献   

9.
我的2005年     
“年”不仅是一个记时单位,它也是一个口袋,叮叮当当地攒满了东西,等着被分检、收藏。你在一年的时光里攒下了些什么呢?有的人可以不假思索地列举出好几件“大事”,有的人只是挠挠头就把一切轻轻带过。无论如何,每个人的每一年都重要而独特,它是人生的组成部分, 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以几个关键词分别搜索了几位身份不同的人的2005年,看看2005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了什么。  相似文献   

10.
亲爱的孩子,很多人知道我生你生得很不容易。有人会很热情地加注:“长大之后,一定要告诉她,要孝顺妈妈才行。”我总会说:“不要给她这样的重责大任。是我要生她的,她也很辛苦啊。”我不是一个传统的道学者,再怎么像真理的事情,我都会先放进脑袋里想一想它的逻辑和可信度,包括孝顺这两个字。百善孝为先。一个连父母都无法好好对待的人,通常也没办法对别人太好,在人生中通常是个失败者。这是我同意的。但我并不同意“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人啊,如果不愿长进,并不会因为变成父母而崇高。  相似文献   

11.
我喜欢写作,尤其喜欢随心所欲地写。我往往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就随手将它们写下来。我写得很随便,有时甚至连所谓基本文体都不顾,不管什么“写人”“记事”,也不管什么“议论”“抒情”,只要能够恰当地表达我想要表达的,我就毫无束缚地去写。因为我觉得只有这样,写作才不是“任务”,它成了一件真正快乐的事。我把这叫作“随意写作”。有一天,我在街上闲逛,在一家商场里看见一位顾客拿着一件商品翻来覆去地看,一边看还一边喃喃自语:“这是不是假货?”很巧的是,没走多远,在一个小店铺的门前,我见店主拿着一张百元钞票摸了又摸、看了又看,似乎十分怀疑那是一张伪钞。随后,我又看见了  相似文献   

12.
熄灭的记忆     
我已经决定把你彻底忘记,别无他法。我曾问,到底是谁放弃谁呢。你说,这样的问题还有意义吗。是的,没有。格非说,如果你决定将一件事或一个人彻底忘记,你所要做的并不是将它藏匿在心中,让它在记忆中发芽,而是让它在语言的磨砺中失去弹性。当我看出我们之间已经毫无可能时,我告诉了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13.
1.假如记忆可以移植,那么对那些先天弱智者、因疾病而记忆衰弱者、因意外伤害而丧失记忆者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一个希望。尽管这仅仅是一个“假如”,但有希望总比没希望好。鉴于此,我祝愿科学家对记忆移植的研究能够获得成功。 2.何谓“记忆”?《辞海》释义,“记忆”是“对经验过的事物能够记住,并能在以后再现,或在它重新呈现时能再认识的过程”。就“过程”而言,那是  相似文献   

14.
《故乡》是鲁迅先生写于1921年的一篇短篇小说。教参在分析人物形象时,用了大量篇幅分析闰土形象,用较少笔墨分析杨二嫂,而把“我”只作为一个线索人物放在前二人之后略加评议。我认为这篇文章既然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的写法,写“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塑造了“我”一个正在寻求新路的进步知识分子形象,那么把他作为线索人物来看似乎有点不平“民  相似文献   

15.
几年前,我认为妈妈是最明智、对我最好的人;而现在,她是最不懂我、最不通情达理的人. “你辅导班老师说月考的时候你在抄答案.是真的吗?”刚推开家门,我就看到妈妈一脸气愤的样子站在我面前.“……,嗯.”我一边换鞋,一边含糊地回答着.心里愤愤地想着一定是老师打的小报告. “你是一个题都不会啊还是觉得那张英语卷子出得太简单?!”我能听出她话中的愤怒.但我是不会立刻就承认错误的.“他根本就是故意把我揪出来的.为什么一个考场里有十多个人在抄答案他偏偏只说我一人?”我在讲这句话时几乎是喊出来的,“要不是你上次找了辅导班校长指名道姓地说他的不好,他会当着全班人的面指着鼻子骂我吗?”我长这么大第一次有勇气这样跟妈妈讲话,她似乎也被我的这番模样吓到,愣了—下,瞪着我,什么都没说.  相似文献   

16.
翟从月 《初中生》2009,(6):48-48
一位朋友曾经这样问我:“你心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久久地在我脑海中萦绕。 我想,我心中的世界是:一个人走在沙滩上,看一望无际的大海,浩瀚而又碧蓝,看海水勇往直前地扑向海礁又被礁石打得粉碎,纷纷溅起的白色小花微雨般落下,落在我的身上,那样温柔,那样细腻。我追逐着海水,随着它扑向沙滩,又随着它扑向大海,像一个海的女儿,一个大海永远的追随者。  相似文献   

17.
公正——我与高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高考一直是我所回避的话题。我似乎从不想使自己了解,高考的一段记忆为什么会成为我心灵深处最不敢触摸的所在。而今天,当我鼓起勇气回首往事时,忽然发现那段似已尘封的记忆仍能鲜活地展现开来: 高考前一年,我卧室上大大的三百六十五天的数字似一盏灯,照亮我的征程; 高考前半年,我的日记上写着“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把你打倒——除了你自己”;  相似文献   

18.
如果我退休     
成旭梅 《师道》2014,(6):52-54
思考这个话题的前提是,一我有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二我还未被国家相关制度请出体制之外。所以,“退休”是自由被社会格式化之后的产物,人被体制切割年龄,成为数字之下的受动体。这样一想,人就获得了自由:“退休”不过是一个社会存在状态的改变,而不是自我存在的根本处境。  相似文献   

19.
倘若从生命文化构成角度进行考量,我们人类的每一个生命存在个体毋庸置疑地来源于“故乡”或“乡土”,无论这样的“故乡”或“乡土”曾经令你充满爱怜、敬仰、眷顾,还是怀揣颓丧、恨意、弃绝,都不可能从我们的内心深处将它彻底删除,也无法厘清它对于我们整个生命历史的深刻纠缠。这不仅是我们的命里注定,也是我们“血脉”延续的明证,更是我们无法摆脱的“心理原型”或“精神原型”。只是,人们对于“故乡”或“乡土”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有些人选择了飞黄腾达后的衣锦还乡,有些人是在功成名就之后荣归故里,有些人则因为远居异国他乡只能依持儿时的记忆对故乡展开深情的回忆和无尽的缅想,还有一些人是历经身心的漂泊灵魂无所归依后最终选择回到乡土并在自己的故园里终老一牛。  相似文献   

20.
我在故我思     
泰戈尔说,"我存在,乃是所谓生命的一个永久的奇迹"。也许,就是因为这是一个奇迹,才让我觉得不能就这样放弃它。我存在,所以我要思考,思考一切我觉得迷惑的东西,直至我觉得已经想得非常彻底了。比如说,我曾经想过关于"死亡"的问题。坦白地说,这个问题曾经让我困惑,为什么人总是对死亡抱有恐惧感呢。我想起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 国王迈达斯找到狄俄尼索斯的忠实同伴塞利纳斯,问:"人最大的幸福是什么?"这个魔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