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准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单元整体解读入手,明确教学目标;要通过问题引领、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注重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等途径,将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在课堂中进行具体落实,以突破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只有这样,学生才学有方向、学有动力,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堂学习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教学在于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基于经典文本的阅读、语文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设计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要考虑到教师对课文内容的丰富、把握课堂教学的主线、为“对话“创设空间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堂教学的文本解读一直是语文界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探讨韩军的《背影》新解码解读的合理性,试图挖掘教师个性化解读的意义。总结出教师个性化解读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主动性,也有助于发散学生思维,最终生成创新性文本。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更要尊重教师的个性化解读,以教师个性引领学生个性,才能更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徐爱莲 《现代语文》2013,(11):96-97
在语文教学中,教者对文本解读的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通过提升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当下一些与语文教学有关的议论,无一不指向语文课堂的波平浪静和语文教师的高消耗、低效能的作为。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失望的情绪,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的语文课堂对文本的解读不够深刻、多样,没有在阅读中让学生体验到灵魂的愉悦,  相似文献   

5.
正一、主题解读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关注如何改进语文课堂教学,立足于教学艺术的提升。而对于"教什么"的根本问题却视而不见。王荣生教授曾说过:"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如果连"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都不甚了了,还谈什么教学艺术的提升?可见,"教什么"远比"怎么教"要重要得多。明确了"教什么",才能做到学有目标、教有方向,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为大面积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考察我们的一些语文课堂,在带来新气象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教学目标纷繁模糊,教学环节臃肿琐碎,阅读文本过度解读,课堂拓展不加节制,导致语文课堂教学中看不中用,表面奢华热闹,实际上是教学资源、教学活动的严重浪费。这一切与"有效"的课堂相违背,看来给语文阅读教学"瘦身"已刻不容缓。笔者以为,语文教学要走向务实、高效,就要减少环节,删繁就简,引领学生涵咏感悟,凸显语文学科本色。一、教学内容有所选择,简要不缺其真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小学语文课堂改革的深入,文本解读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更是语文教师的首要基本功。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教师要做好学生阅读的引导者,引领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汲取文本精华,感受文本之美,提高阅读能力。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教师要做文本和学生的知音》一文中指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对广大语文教师来说,积极深入文本,开掘文本意蕴,凸显文本的现实意义和审美价值,这是亟待磨练好的内功。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师教学时面对的是一篇篇课文,而课文不是我们的教学内容,它只是教学内容的载体。要确定正确的、合宜的课文文本的教学内容,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就要注重体现语文的学科本色;要关注文本的价值取向;要着眼于学生的学情需要。只有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性和科学性,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才能保证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贝内特·塞尔夫说:"阅读的快乐不在人家告诉了你什么,而在于借此你的心灵得以舒展开来."阅读是指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训练学生语言技能和语言理解的重要途径.阅读可以分为深阅读和浅阅读两种,在教学中,我们大多数时候采用的阅读都是浅阅读.但就像培根所说:"有些书只需浅尝,有些书可以狼吞,有些书要细嚼烂咽,慢慢消化."我们的教材中总是不会缺少一些需要细细品读的作品,这些作品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引导学生品读这些作品时,不仅需要教师立足文本、走进文本、重视文本,还需要教师把握适合学生品读的"着力点",从而实现有效品读.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过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教学时空中教师、学生与文本交流、勾通、对话的过程;是激发生命力、创造力,实现生命健康成长的过程。要践行《语文课程标准》,文本解读是主要的运行通道,它更是语文教学追求高效的有效策略。但是,在最近几年新课程改革旗帜下,语文文本解读却迷失了方向:课堂热闹了,语文味却淡了;人文性有了,工具性却缺失了;综合性有了,资源丰厚了,学科本位却丢弃了。究其原因有三:①不知文本解读该解读什么;②文本解读的目标定位是什么;③文本解读的程序该如何优化。我想,我们的语文教学应从文本解读…  相似文献   

11.
解读语文文本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教师能够从文本中解读出什么样的内容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的教学层次和教学组织方式。故在初中语文教学备课过程中,有意识规避文本解读问题,优化文本解读,选择适合学生思维实际、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文本解读方向,寻找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之间的有效连接点,从而让初中生能够充分的感知文本内容,获得个性化的文本解读体验。  相似文献   

12.
<正>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要素,也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用自己的阅读经验引领学生阅读实践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水平直接决定着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文本解读历来被视为语文教师的"看家本  相似文献   

13.
当语文教师面对文本时.可以选择作为教学内容的有很多。选择、确定课堂教学内容需要怎样的理据?语文课应该“教什么”?怎样评价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否合宜、有效?……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语文教师。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处于一种僵化、随意的状态.致使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语文课程目标不能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4.
曹长顺 《教师》2014,(21):28-28
正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文本解读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这里所说的文本也就是语文教材。语文教师如果善于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我认为,要想语文课堂高效,首先要提高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那如何才能提高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呢?我认为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解读文本时,语文教师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力求创新。所谓继承传统,就是要阅读理解前人对文本解读的结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借助自身阅读经验引领学生阅读实践的过程.教师首先要凭借自身的阅读经验“浸入”文本,借助文本细读发现、挖掘课文独特的教学价值.教师走进文本的深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学内容的深度,决定了学生解读文本的深度.教什么决定怎么教,“教什么”取决于教师能够在文本中“读出什么”,因而教师细读文本是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的重要基础.下面以《项链》为例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一规定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出发点与归宿,明确了学生可以创造性地解读文本.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发挥.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异读现象屡见不鲜.教师放手让学生随意解读课文,学生在没有理解原文的情况下任意发挥;教师将对文本的"多元解读"理解为"随意解读",学生的阅读往往偏离文本的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张洁 《学周刊C版》2011,(1):122-122
新课标中要求语文教学要完成“课本,老师,学生的对话”,而现在,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只注重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忽视了学生和文本的对话。课堂上朗朗的读书声越来越少,缺少阅读的语文课堂不是好的语文课堂。阅读本身就是学生对文本的直接感知,是完成深刻探究的基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加深对阅读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正>文本解读,是语文学科立身之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思路的形成,都必须从文本解读起步。语文教学中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升、感情的丰厚,也都必须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文本解读来完成。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除"读懂"外,还要"读"出语文味,用教师的专业眼光,站在教学组织者、引导者的角度,尽力满足教学需要。一、直指:语言形式的秘妙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  相似文献   

19.
罗成刚 《现代语文》2014,(9):100-101
语文教材内容与其他学科教材相比,缺乏明晰的知识、技能定位。语文课堂教什么,常常需要教师对课文进行再加工,筛选、梳理出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从而才能有效达成语文训练目标。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科学设定,基于教师对文本的正确解读。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倡导删繁就简,返璞归真,质朴有效。何为"有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由此看出,学生有没有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重要指标。那么,我们该如何构建质朴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呢?一、用心"对话",提高教学目标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是语文教师备课时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它关系到教学内容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