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加强朗读教学,有效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朗读目标,进行科学的指导,既要范读引路、点拨先行,又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既要授之以"渔"、举一反三,又要进入课文语言环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想方设法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从而使师生的朗读声情并茂,和谐婉转,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  相似文献   

2.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接受情感的熏陶。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落实这些要求,我认为,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弄清楚朗读教学的概念和本质,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一些技巧,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出之于口,入之于心",从而实现朗读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朗读指导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环节。针对低年级学生的朗读实际,应重视进行基础性的朗读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朗读技巧,使学生"会读";把握朗读环境,让学生"美读";优化评价语言,促学生"乐读"。从小学低年级起抓好扎实的朗读基础,才能逐步提高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要改变"浅读"和"泛读"的现象,教师要有根植文本的意识,紧扣文本进行指导。要实现这一点,朗读教学就要体悟文势,紧扣文脉,紧贴文意。  相似文献   

5.
朗读是语文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可是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学生,他们刚刚入学,识字量有限,朗读对他们来说难度较大,因此本人觉得一年级是朗读教学的起点.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对"症"下"药"教朗读.部编版语文一年级课本中关于朗读的具体目标就是"症",需要我们找到达到这些目标的方法.本文就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朗读教学.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提出了关于朗读的教学目标,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里"有感情地朗读"是指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在日常的教学中,每个教师都能要求学生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但能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就很难。本篇论文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研究朗读教学,该如何有效地进行朗读。  相似文献   

7.
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为了高考,急功近利,课堂出现"重讲解轻朗读"的情况,课堂沉闷乏味.为了恢复高中语文课堂的生命与活力,要抓好朗读教学.首先,教师要设置良好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爱听、想听,从而产生朗读的欲望.其次,教师的示范作用会对学生的朗读产生巨大影响.再次,要让学生学会朗读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语文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不读,学生就无法熟悉、理解、感悟文章。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没有感情的教学,教学技巧再高明,也是苍白的。"而我要说:"没有感情的朗读,朗读技巧再高明,也是苍白的。"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呢?  相似文献   

9.
四年级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非常适合朗读。通过对四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现状分析,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工作实践,认为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要把朗读训练作为阅读教学的基本形式,教师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指导:朗读目的性要明确,要体现层次性;朗读要把握文章基调,要体现学生个性;朗读要有教师"导"的痕迹,要体现学生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不同学段都应重视朗读能力的培养。"为此,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朗读,更要给予学生必要而系统的朗读指导,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提高学生朗读水平。本文主要从"抓住重点篇章和段落来训练学生进行情感朗读、启发学生揣摩体悟角色的思想和情感、持之以恒地进行朗读基本功训练以及坚持范读"等几个方面,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朗读指导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朗读教学的目的在于以朗读为主线引领学生"领悟课文的内涵""受到情感熏陶"。因此,教师要注重朗读教学的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朗读的欲望和兴趣;示范朗读,让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科学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  相似文献   

12.
朗读教学的方法灵活多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处理好"语"和"文"之间的关系,还应排除"重文字轻语言"对语文教学的干扰和影响,正确认识朗读教学,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真正做到"以读为本"。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鼓励学生多朗读,在朗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可见,语文课堂,朗读教学如此重要。本文着重思考了语文教学中应重视朗读教学的问题,并探讨了提高朗读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让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因朗读而精彩!  相似文献   

14.
朗读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学生语文学习优劣的重要表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作诗也会吟"等,说的都是朗读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要把朗读贯穿于语文各学段的教学目标中。但多媒体的出现却淡化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随着"国学"教育的升温,笔者认为有必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  相似文献   

15.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语文能力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语言的重要途径。把好朗读教学关,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应该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并付诸实施,精神饱满,热情洋溢,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进行朗读教学要讲究策略和方法,要赋予学生朗读教学的"魂",才能把朗读教学搞得有血有肉,风生水起。  相似文献   

16.
田霞 《考试周刊》2014,(82):45-45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小学语文教学最常用的方法是朗读,然而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朗读教学存在一些弊端。笔者结合观察与思考,对这些问题及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作阐述。一、朗读教学存在的弊端1.朗读时间得不到保障。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朗读的时间往往不到10分钟,朗读练  相似文献   

17.
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与能力,教师就必须正视当前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认真备"读"开始,高度重视朗读训练,抓住课堂问题导向,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教给学生朗读技巧,培养学生朗读兴趣,抓好朗读教学实践,促进学生素质提升。  相似文献   

18.
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着很多方面的问题,教学效果亟待提高。朗读教学的方法灵活多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处理好"语"和"文"之间的关系,还应排除"重文字,轻语言"对语文教学的干扰和影响,正确认识朗读教学,精心指导学生朗读,科学进行朗读教学,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真正做到"以读为本"。  相似文献   

19.
正朗读是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能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同时要求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长期以来,不少老师误解了"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要求,指导朗读时,喜欢起伏很大的语调,更有甚者,要求学生朗读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学生要体会、感受文章的美,途径之一就是朗读。在语文朗读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