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我国民间四大节日。端午节所传承的文化思想和文化理念是中华人民智慧的体现,人们所要做的就是要尊重端午节文化,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本文主要以端午节这一节日为中心,介绍了端午节文化的由来以及内涵,主要重点探讨了关于端午节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端午节     
端午节是首个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传统节日。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全国各地也有着不同的习俗。下面我们来看看端午节有哪些主要的习俗吧!  相似文献   

3.
端午节     
《双语学习》2010,(6):2-3
农历五月初五(今年的6月16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这天大家都要吃粽子。还有些地方会举行规模宏大的龙舟比赛。那么,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吃粽子、赛龙舟的传统又是怎么来的呢?下面我们就为大家做一个端午节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大话端午节     
《少年读者》2009,(5):4-7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提起端午节,大家最先想起的一定就是吃粽子、赛龙舟吧。  相似文献   

5.
端午节     
[端午节简介]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女儿节等等。  相似文献   

6.
端午节     
第六册习作五:端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为了出黑板报,胡瑞芝同学找来了许多关于端午节的资料。(略)端午节快到了,请你选用以上材料,为黑板报写一篇介绍端午节的短文。可以介绍端午节的来历,这一天为什么要赛龙舟,吃粽子,也可以专门介绍你们当地端午节的风俗。  相似文献   

7.
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不仅是家庭节日,也常以家族、社区为单位组织活动,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可以有效地建构集体认同,增进社会网络稠密性,提升社会资本存量,对于乡村团结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现代社会,传统节日文化传承面临多重危机,尤其是传统节日的公共性严重萎缩。从福建省潋城村端午节当代状况来看,在现代社会,传统节日“公共性”不仅可以传承,而且可以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关键机制在于,一方面要不断讲述传说,再造传统,模塑集体记忆;另一方面,传统节日的现代节庆形式要重视民间组织民俗的传承,尽可能激发民众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8.
端午节是我国人民家喻户晓的传统节日,本课是从学生常见的民俗民情着手,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加强课内的活动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个节日的了解,并抓住端午文化习俗,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9.
节日,是人类社会各个种族普遍传承的一种文化现象。端午节是备受人们重视的传统节日,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影响也扩大到了周边国家,形成了辐射广大的“祭祀圈”,如韩国在我国传统端午节的基础上进行了文化的“自我选择”,从而发展出独具大韩民族特色的端午祭;日本也逐渐形成了“端午男孩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不但有许多的欢庆活动,而且还兼具公共卫生预防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0.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喷香的美食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使端午节焕发着勃勃生机。随着被定为国定假日,端午节也更加受到大家的关注。过一个有意义又充满乐趣的端午节,不仅能丰富生活的色彩,还能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情感。  相似文献   

11.
端午节     
每当粽子飘香之时,我国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也就来临了。关于端午节的来源,家喻户晓的就是屈原的故事。楚国有位忠心爱国的三闾〔lǘ〕大夫叫屈原。在纷乱的战国时代,屈原对楚怀王提出变法图强的政策,主张团结其它国家,  相似文献   

12.
尚尔军 《教育》2013,(9):58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其中,对于端午节,据考证,早在屈原投汨罗江之前就有,并非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而是在屈原投汨罗江之后又增加了新的内涵。两千多年来,为了纪念端午节,中华民族充分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形成了很多风俗习惯,端午节和这些风俗习惯都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信息。笔者查阅  相似文献   

13.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喷香的美食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使端午节焕发着勃勃生机.随着被定为国定假日,端午节也更加受到大家的关注.过一个有意义又充满乐趣的端午节,不仅能丰富生活的色彩,还能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情感.  相似文献   

14.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  相似文献   

15.
《神州学人》2008,(6):47-48
自2008年起,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列为国家新增法定假日,放假3天,端午节既有迎接炎夏,预防疾病的意义和插艾草,熏香等习俗,又有祭祀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意义和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深得人们喜爱。本期特为海外学人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相似文献   

16.
端午节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说到端午节,大家一定不会陌生,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与端午有关的,恐怕就是美味的粽子了吧。大家可能会问,今年的端午节不是刚过完吗,怎么还介绍啊!那我来考考大家,作为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习俗呢?让我来说说,看看和你们知道的一样不!  相似文献   

17.
雷军林 《文教资料》2011,(25):80-81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关于端午节文化意义的流变,说法颇多,本文通过考察论证最终以纪念屈原作为其文化意义的体现,并为人民所接受。屈原精神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政治理性、道德精神和诗性智慧,今后,无论端午节的纪念形式如何变化,屈原所代表的根本的文化意义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8.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被秦军攻破。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初五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  相似文献   

19.
以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为主的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其传说丰富,习俗多样,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或悼念屈原,或反映节日风情,为端午节谱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这些诗文被广为传诵,为端午节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意蕴。从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中蕴含的悼念屈原的精神意蕴美、避邪驱瘟的食俗佩饰美和龙舟竞渡的观赏、娱乐美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