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4,(A3):29-30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把"无为而治"的理念放在语文教学中有它的广阔舞台。教师可以把"无为而治"的思想演变为"无为而教"。教师把主导力量化为无形,"无为"的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自己则从旁进行指导。但"无为"不等于"无所作为",教师"无为"是为了学生"有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2.
哲学家约翰·罗斯金说过:"人劳碌一生,其最高奖赏不在于他从中获得了什么,而在于他借此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学校教育的原点是人,使命是"使学生成其为人",即成为一个有血有肉、充满情感、爱憎分明、对国家与社会有用的真实的自我。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该怎样去培养"这样的人"?以智慧与灵动为核心特征的"无为教学"值得探讨与尝试。"无为教学"不是容忍教师在课堂中"消极教学,无所作为",而是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实施一种"大有为而小无为、貌似无为实则有为、眼下无为而长远有为"的课堂教学策略。"无为教学"的实质是努力探寻教育的本原,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去育人,让学生按照适宜的方式,沿着最适合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舒丽群 《江西教育》2011,(11):43-43
<正>近期在听课时,我发现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得少,练习得多,似乎是竭力做到"精讲多练"。教师站在讲台上,俨然是一个"点将员":"你说""他说""嗯"……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说、活动、练习。笔者认为,这些课未必就是"精讲多练",如教学"圆锥体的体积"时,教师在教学伊始,让学生观察圆锥体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接着让一位学生上来观察比划,再由这位学生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教育方法可以是"无中生有",一项教学改革也可以是"无中生有",一种优秀的学校文化也可以在"无中生有"中形成。我们要回归教育的本源,在让学生学习"有用"知识的同时。更应让学生多学些"无用"的知识。教育需要以"无痕"的方式,达到"润物无声,教育无痕"的至高境界。而"无为"是一种对管理效能的追求,是一种管理态度,是一种管理方法。实施"无为",最终要达到"无不为"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5.
所谓"双能",是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能"是指在"双能"的基础上增加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能"在于教师的"行",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行"在于教师的"能",没有教师本身的才能,怎么能让学生地理素养"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张贴法""图纲法""学练法""质疑法""自选法",多法并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一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注重学生"四能"的培养。一、"张贴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实践的能力在教室里张贴学生已经学习、正在学习或者即将学  相似文献   

6.
<正>众所周知,好的提问是使学生思维进入高速旋转的"催化剂",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添加剂",更是学生自我成长的"强化剂"。如何切实发挥提问的作用,就成了值得探究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旨在提醒一线教师要把握好提问中的"三多"原则,切实提高提问效果,在"多问""、多等""、多让"中,感化课中的"南郭先生",由此达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7.
<正>生态课堂是指学习资源、教学方式与主体(教师与学生)发展之间实现动态融合、相生相长的课堂教学系统。在课堂上,师生生态地(和谐平衡)从事各种教与学的活动。笔者认为,生态课堂中,教师既要"有为",更要"无为",应让学生成为主体,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提高能力的促进者、健全人格的引导者。"有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常言道"功夫在诗外"。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尤其是面对新课标下"一标多本"的历史教材,  相似文献   

8.
陈华忠 《教书育人》2012,(35):32-33
在引领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承认青年教师是有差异的,要认真分析他们各自的特点,了解他们的需求,采取分类培养,让每位青年教师在各自的轨道上自觉、愉快、迅速地成长。教师的成长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三年‘入格’——适应期""五年‘升格’——胜任期""十年‘形格’——提升期""成熟之后‘风格’——创新期"。  相似文献   

9.
《道德经》中"无为"是老子的思想精髓,其在教育方面倡导自然教育,遵循儿童发展规律,并提出"不言之教"的教育主张。当今家庭教育中存在家长无视孩子主体地位、过度干涉、宽严不当等问题。老子的"无为"思想有助于更新当代家庭教育理念,并启发家长将"无为""有为""善为"的原则有效地融合在对孩子的教育中。  相似文献   

10.
提问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基本形式。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并表述,然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使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升,以此达到预定目标。教师的提问一定要注意"时机""对象""层次"和"技巧"。其次,教师要对幼儿的回答通过"设问""追问""归纳、汇总"加以反馈,让幼儿不仅能修正、补充和丰富答案,而且还能在原有的经验上获得提升。  相似文献   

11.
让儿童的世界多一些"野味",需要给儿童的课程多一些野味。"野味"课程是以田野、自然为资源的课程。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中心小学,通过"鹂岛野韵"课程的实施,如打造"乡野童趣""八野种植""田园诗文"等特色课程,以及开展系列创新项目,如小小农民画、小小建桥师、田园小诗人等,进一步深化了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成长。  相似文献   

12.
如何落实"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一理念,让阅读教学更有效率?一、引导学生成为文本真正的"阅读者";二、引导学生成为情感的"体验者";三、引导学生成为奥妙的探索者,如此,阅读教学才能"起真效""见成效""有实效"。总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成长与提高,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
年轻教师是学校的新鲜血液,是学校的希望所在。尽快地让他们走向成熟,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是学校督导工作的重要内容。从积极督导的理念出发,探索出"师徒结对""公开示范""新教师成长沙龙"等指导新教师的形式,有效地促进了新教师成长,保障了学校教学质量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传统的教师发展观往往过于强调教师的"悲壮"色彩,将教师比作"春蚕""红烛""落红",更多看到的是教师工作的艰辛,想到的是教师职业的倦怠,听到的是教师些许的抱怨。这种工具理性主义和技术理性主义取向的传统教师发展观,常常会使教师缺失心灵成长与精神解放的力量。"希望哲学"则给教师的成长观带来了新的视角和可能,为教师的未来成长点燃了希望之光。希望哲学认为,虽然教  相似文献   

15.
"当代校长""当代教师"是《上海教育》服务于广大一线校长和教师成长的特有板块,它们都强调"用校长、教师的智慧服务于校长与教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代校长""当代教师"是《上海教育》服务于广大一线校长和教师成长的特有板块,它们都强调"用校长、教师的智慧服务于校长与教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代校长""当代教师"是《上海教育》服务于广大一线校长和教师成长的特有板块,它们都强调"用校长、教师的智慧服务于校长与教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本着"唯真唯实"的校训,强抓师德师风建设。在建设高品质师资队伍过程中,以"三层九级"梯队方案规划教师成长,让教师有序发展;以岗位聘任制引导教师自我修炼,提高教艺;以"青蓝工程""名师工程""再燃烧工程"三个工程对教师进行分段激励;以制度建设推动长效管理,保障教师队伍持续良性发展;以项目为抓手引领团队高品质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代校长""当代教师"是《上海教育》服务于广大一线校长和教师成长的特有板块,它们都强调"用校长、教师的智慧服务于校长与教师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比较持久的教育命题,如何优化教师培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也是一直困扰学校师资建设的问题。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的专业思考是患息相关的,本文联系校本实际,试图从"科研""阅读""对话"三个层面展开,阐述思考力对于教师专业思考的方向、广度、深度上的影响,以"锻造思考力"的角度来探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