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复习课不仅是数学总复习的表现形式之一,而且是检验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最佳途径。但在小学数学复习课堂上,始终存在着"复习课难上、复习课难教",教师讲得热烈、学生听得认真,但效果不高的现象。这显然与新课标中强调学生通过学习过程获得元学习能力和提高数学素养的要求不相符。而巧用评价量规显然是突破复习课瓶颈的一个可行方法。本文试图通过探讨巧用评价量规,活化数学复习课,激发师生之间新的共同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效率。  相似文献   

2.
复习课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课型,可"复习课难上"也是许多数学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究其原因,无非是复习课太枯燥,都是讲过的内容,没有新意之类。所以,复习课上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效果差。为了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效率,我们应采取有效策略,找到适合学生的复习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九年级教师,我们都有这样一个朴素的心愿:通过打造有效复习课堂,帮助学生夯实知识、提升能力,进而实现中考梦想。但每每提及复习课,不少教师总会感叹:"课难上,复习课更难上!"如何才能让复习课唱响"好声音"?我一直在学习、尝试与反思。在我看来,复习课不是对新课的简单复制,也不是对知识的简单堆砌,亦不是对习题的简单练习。我们可以尝试让"好声音"唱响复习课堂,让学生远离机械、重复的被动接受状态,借以激发复习热情,提升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4.
初中科学内容广泛,知识点多,目前很难找到高效的科学复习课策略,教师普遍认为复习课难上,没有新意,课堂效率不高;学生也常说复习课"没意思"。如果教师在复习课中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重组、内化,从而绘出学生自己的知识网络图,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大大提高科学复习课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要想使课堂保持活力,就要常给学生新鲜感,"复习课"尤其如此,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变教为学,促使学生变学为教,学导互通、教学相长,归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复习课"教学流程,旨在让"复习课"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6.
高三数学的复习课一直以来受到老师与学生的极大重视,但其课堂模式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突破。本文通过比较传统复习课堂与"先考后教"的课堂模式,提出对这种新型课堂模式的课堂环节设计。  相似文献   

7.
在物理教学中,新课好上,复习课难教。因学科特点,物理新课实验多,现象奇,一般易激起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而复习课是对课本知识的记忆巩固、理解提升,知识是学过的,且由于大部分知识仍然留在学生脑海里,如果教师以常规方法,即归纳知识点和例题突破难点,对学生来说失去潜在的吸引力,一般学生不易投入复习巩固中,课堂上就无法达到查漏补缺、理解升华的预期目的。因而复习课要达到教学要求,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学生互助合作,方能起到查漏补缺、理解提高的目的。下面以“声现象”为例,谈谈本人在复习课上,是如何采取合作复习策略的。  相似文献   

8.
在"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教学中鼓励学生在"做"中思,在"做"中问,在"做"中说,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完善知识结构,把握数学实质,引发数学思维,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翻转数学复习课堂,一是翻转了复习课课堂的结构,由"先教后练"向"先学后教"转变;二是翻转复习课学习的方式,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转变;三是翻转复习课教学的目标,由"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  相似文献   

9.
复习课,期中、期末时时有,中考、高考年年见,是一线教师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日常复习中,为了迎合"考点","知识概览、基础回顾、重点强化"成为惯用的课堂"三步曲",学生兴味索然,课堂淡无生机.复习课如何处理好夯实基础与提升能力、课堂容量与思维深度、旧知重提与激发兴趣的关系?一直困扰着广大教  相似文献   

10.
在现有的高考和语文教学模式下,高三语文复习课是比较难上的,学生由于到了高三,大都在"抓紧时间",课堂上也变得死气沉沉。再加上课堂所讲的内容都是复习旧东西,或者是讲评练习,学生的积极性很难得到发挥。如何改变这种死气沉沉的情况,从而提高语文复习课的活力是本文作者探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从透析教材、慎用情境、合理板书、精讲多练这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在复习时进行再创造,以达到复习课的最终目的。复习课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课型,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发展"的独特功能,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但复习课又是一直困扰教师的课型,很多教师都觉得复习课难上,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课堂上经常暴露出"复习味缺乏,有效性缺失"等众多问题。那么复习课为什么难上?难在哪儿?笔者经过反复  相似文献   

12.
旨在探讨构建一种适合初中学校初三数学总复习课的课型范式;从学生学情出发,根据初三数学总复习课的特征以及导学课堂"先学后教"的理念,分别研究了"三步六环"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和教学环节、呈现问题与教学策略等。初步确立了操作性较强的初三数学总复习课的课型范式,从而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学复习习惯,提高了初三数学总复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正>复习,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它对夯实学生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和新授课相比,复习课比较难上,因为到了复习阶段,往往没有了新知识的输入,学生的学习激情下降,感觉复习就是旧知识的不断重现,如同在"炒冷饭",加上复习阶段练习题量加大,学生在机械的"练习"和"讲解"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厌倦情绪。因此,如何上好复习课,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效率,一直是老师们关心的  相似文献   

14.
张苗苗 《学周刊C版》2011,(11):185-186
“复习课难教,复习课难上”是广大数学教师共同的心声。在讲授复习课时.教师往往没有了新课的激情,学生也不如听新课那么感兴趣。他们觉着“这些我都会了.没有必要再听了”。如何才能打破复习课“老师不愿意讲.学生不乐意听”的僵局?怎么才能上好复习课?下面,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正新一届高三复习又拉开了帷幕,作为高三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老师在课堂上忙的不亦乐乎,但学生并不领情,他们认为都是学过的知识,老师就是在不断地重复,觉得听课无兴味;另外,老师觉得基础挺重要,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但学生不以为然,觉得听难题"过瘾",这些都是高三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面对高三复习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原因归结为现在的学生不听话、难教,而应该从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上进行反思.毋庸置言,在高三复习课的课堂教学中,某些教师讲的  相似文献   

16.
英语语法一直令教师感到难教,令学生感到难学,往往教师详细讲解语法后,学生的学习效果仍然较差,很多学生对语法学习没有信心。究竟怎样才能让语法教学既令学生感兴趣,又能使学生真正掌握语法知识呢?笔者在一节高三语法复习课上做了一次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节课让笔者意识到语法课也可以是生动的、吸引学生的,同时认识到创新语法课堂的重要性。这节课是倒装句的复习课。首先笔者根据倒装句的规则设计了一些翻译题和选择题让学生在课前完成,学生在完成过程中能初步复习倒装句。  相似文献   

17.
张秀春 《考试周刊》2014,(50):169-169
本案例叙述的是一种将复习课的课堂以学生本体、学习本位、学科本色、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为核心的课堂呈现,其本质是教学生学,让学生学会学习,最终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基于这一教学理念,作者设计了一堂以矿泉水商品标签上的知识为线索展开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或解释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复习课,努力打造学生基于学、展示学、交流学、深化学的"学堂"。本案例的思考旨在为如何科学复习,为构建学本课堂提供可资借鉴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的复习时间比较充分,然而能否在长达几个月的复习时间中取得高效,有赖于有效的复习课堂的构建,通过构建有效的复习课堂,在引导学生温故旧知识的时候学习新的知识点。本文从三个方面开展阐述: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复习课;积极构建多重课型,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复习课;有效促进学与教,善于积极引导师生和谐启智。  相似文献   

19.
正复习课难上,大部分的学教师都有这个感慨!课堂上往往是学生在教师的支配下,机械重复地练习.教学陷入到拼时间、拼消耗、低效率竞争的怪圈之中,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而且收效甚微.如何优化教学,提高复习效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近几年来,笔者参与了我区的九年级复习课的调研活动,现结合自己的复习实践,总结一下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较成功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教学现状】复习课低效或无效现象俯拾即是。复习课最难上,它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但复习课又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教研员的我,习惯性打开近年来课堂观察笔记进行梳理时发现:数学复习课依然普遍存在追求大容量、高"密度"的"狂轰滥炸"现象,有的教师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有的深怕漏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