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一元一次方程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的内容,它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从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中数学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开始,也是学习数学应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夏菁 《家长》2024,(4):67-69
<正>一元一次方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不仅是数学学科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载体。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建模思想的应用尤为重要。建模思想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相联系,更深入地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性质。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学生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并通过求解方程得到问题的解答。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学生通过建模思想,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基于此,本文探讨建模思想在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初中数学应用题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中都有重要的地位,它为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认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提供了良好的素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这就要求学  相似文献   

5.
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也是考试考查的热点.下面列举几道一元一次方程问题.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方程是代数学的核心内容,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而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代数方程,也是所有代数方程的基础.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中学阶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开端,也是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意识的重要题材;教材中渗透的符号化、模型化思想以及类比、化归、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修养和素质.  相似文献   

7.
《一元一次方程》一章是七年级数学的主要基础内容,学好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解所有方程的必经之路,学会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新时代学习数学的目的.以下是笔者在教学本章中的综合看法及实践点滴,现作为教学心得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要学好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要弄懂以下三个问题: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怎样解一元一次方程?怎样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初中数学中的三个“一次”(一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次函数)是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之一.本文以2014年部分省市中考数学试题为例,进行归纳解析,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初中数学应用题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中都有重要篇章,它为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认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这就要求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但对于学生来说。在做应用题,甚至数学考试的时候,都说应用题难,见应用题就怕.  相似文献   

11.
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中考的重点内容,许多中考试题可以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下面以近年中考试题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解一元一次方程。(二)过程与方法:1.会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2.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本文以《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行程问题)》教学为例,探讨串联式生活情境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教学目标掌握用线形示意图分析问题中数量之间相等关系的方法,并能根据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领会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寻找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综合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解决问题.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分析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掌  相似文献   

14.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关键是寻找等量关系.难点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单纯的数学问题,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获得对实际问题的解决.然而,多数同学感到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单纯的数学问题非常困难,不知从何处入手,现介绍两种分析思路,帮你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5.
<正>一、教材链接一元一次方程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的重点内容,也是整个初中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以及正(反)比例函数、一(二)次函数的基础,同时又与不等式紧密联系,更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重要手段.一元一次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本章内容主要包括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的概念;等式的性质;移项的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教材中,削弱了关于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定义的  相似文献   

16.
初一学生年龄大都为十二、三岁 ,正处在建构主义代表人物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成的四个阶段中的第三阶段向第四阶段的过渡期 ,也就是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从依靠具体理物运演开始向对抽象的和表征性的材料进行逻辑运演过渡 .而从初中教材体系安排来看 ,初一代数中“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问题”是要求学生用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开始 .因此如何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在帮助学生构建起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体系的同时 ,将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引入正轨 ,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无疑是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3)”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通过画“线段图”让学生来体验建立数学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借助数形结合,分析数量关系;通过总结分析,提升核心素养;设置开放习题,提升思维品质;引导对比分析,学会灵活应用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正一、教学内容解析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更是初一数学的重点、难点之一。方程是数学中求未知量的基本工具之一,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方程解决问题可以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基于教学内容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学生能根据问题情境探索出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二、教学目标1.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9.
汪恒 《初中生辅导》2011,(31):21-28
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解一元一次方程是学好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而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现将解一元一次方程常见易错点剖析如下,便于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较多,下面结合例题介绍巧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一、观察法有些一元一次方程,由于方程的结构特点,它的解"很明显",通过观察就可得到方程的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