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明清神魔与历史演义小说中,神仙传授法宝、兵器,是神仙介入凡俗世事的具体体现。“神授宝物”有三种方式;师徒关系多呈现“性别同性对应”;“箭垛人物”王禅老祖的异名、居所变化,是故事口头广泛流传痕迹。宝物功能限度、宝物互制互克和使用禁忌,也被广泛关注。“神授宝物”母题,来自印度古代史诗的母题,经由佛经文学传译进入中土。其偏重在神奇兵器的神仙授予,与道教影响的“天书神授”有关。在明清小说中呈现互动互补的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2.
英雄母题是远古神话中主要的叙事母题之一.在现代社会中,英雄母题在新闻叙事中继续存在.新闻中的英雄故事表征了读者和观众的英雄情结,而读者和观众的英雄情结最终通过新闻中的英雄故事得到情感的宣泄.在新闻报道中,媒介和记者扮演着英雄的替身和英雄故事的叙述者双重角色.而媒介和记者之所以具有此双重角色,关键在于他们拥有的宝物--国家和公共舆论所赋予的话语权力.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是一部以人生悲剧和悲剧人生为主旨的现实主义巨著,但它在具体故事构建和叙事策略上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集体表象的沉淀.这种历史记忆与集体表象的沉淀就是<红楼梦>对下凡历劫母题的继承与超越,具体表现在:一、将历劫主体由神仙变为石头,使下凡历劫母题具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二、充分运用神话原型结构,赋予下凡历劫母题以深刻的历史人文意识和哲理意蕴;三、以宝黛爱情悲剧替代下凡历劫母题的世俗性爱等风月之情,尽情彰显人类本真情感;四、以形象真实的封建家族兴衰史,丰富充实了下凡历劫母题的现实内容、认识价值和批判意义.<红楼梦>对下凡历劫母题的继承与超越,不仅提升了下凡历劫母题的艺术品位,也使它自身具有了永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鹦鹉的故事》是一部历史悠久的连环性穿插式的故事汇编,它源于古印度故事集《鹦鹉故事72则》。1992年,新疆古籍办研究人员尼加提·穆合力斯和艾合买提·依米提在两个察合台文献的《鹦鹉故事书》的基础上整理出版了雏文版的《鹦鹉的故事》,关于这一版本没多少人研究。这一故事集作为来自印度的《鹦鹉故事72则》,探究我国新疆与印度文化交流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文学母题入角,对《鸦鹉的故事》的求子母题、复仇母题、背板母题以及考验母题等母题类型进行了较为深入地论述,就其深层含义进一步剖析,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思考与观点。  相似文献   

5.
神话传说都有一个母题,在教学神话传说类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炼母题,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创新母题框架的方法可从以下方面入手:通过多个纬度对故事线索进行衔接;集思广益,拓展母题线索,丰富故事内容;利用相关文本对故事的母题线索进行关联。  相似文献   

6.
以闻音为依据预见及其相关现象 ,是关于听觉神秘崇拜的一个验证。其作为从印度传来的佛经故事母题 ,确立了中土闻音预见母题的文学构架。在此“六道轮回”观念支配下 ,动物才在观念与形象世界里 ,超越了先秦寓言哲理性比况寓托借用功能 ,切实被赋予了与人同等的地位。总之 ,佛经故事一再重复的是 ,人所能达到的 ,动物也能达到 ;许多动物不过是人轮回过程中的一个“异相”。唐代王权专制受到挑战 ,母题演化为政治性预言。明清时代 ,母题则灌注了忠奸斗争的伦理质素。  相似文献   

7.
《陌上桑》母题的嬗变及其整合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陌上桑》的母题既久远又丰富。大禹与涂山氏在“台桑”遇合的传说、《诗经》中很多诗篇所反映的桑中男女之事及《列女传》中“秋胡戏妻”等故事都是其母题。《陌上桑》的创作避开了前代“桑中故事”的套子,对上述母题作了全新的整合,体现出高超的创作艺术。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文学中,以"灰姑娘"为母题的创作广见于各类文学作品之中,成为世界文学作品中经典的爱情模式与原型。英国小说自诞生以来,在有关描写爱情与婚姻的文本中,几乎都出现了对"灰姑娘"故事的指涉。从时间维度分析英国女性小说对"灰姑娘"母题的抵制、背离与颠覆,有利于探讨英国女作家对男权文化的继承与突破以及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蜃中楼》是清代戏曲家李渔的重要作品之一,他继承了唐传奇《柳毅传》的基本故事脉络,但更多创新,本文试从情节特征和题旨的对比中发掘《蜃中楼》对《柳毅传》的继承和发展,以探寻柳毅传书故事母题的演变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金庸小说中的寻宝模式,与传统的埋宝掘葬风气密切相关,又体现了作者的反文化、反传统观念。故事文本叙事的来源应该是中古汉译佛经中的夺宝遭害幸免母题、寻宝者互相谋害、意外得宝等母题。金庸对于宝藏所在地、夺宝、得宝方式等描写都进行了创新,流动着人类永恒的探索与追求,充满了吸引现代读者关注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1.
印度古典梵语故事集《鹦鹉故事七十则》中的“兔杀狮”故事是典型的“以弱胜强”故事类型,它在世界范围广泛流布。笔者择取印度、阿拉伯及中国少数民族中的相似故事文本,以比较故事学的方法对此类故事进行对比,从故事的流传地、物种和内容为切入点,通过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及故事蕴含的深层心理结构,揭示了这些故事所折射的人类认知结构从简单到复杂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2.
当前,少小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与制度环境都发生了变化,这一方面促进了少小民族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少小民族地区面临着新的挑战——其民族文化传承断裂,因而做好发展与传承间的平衡成为当前少小民族地区的必然。成人教育在促进少小民族文化传承方面有其优势,因而成人教育应有强烈的文化传承使命感,树立正确观点,营造良好氛围,将民族文化传承作为目的之一,在教育内容中渗透民族文化,以促进少小民族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3.
“穿越”是当代儿童幻想小说中的一大主题,不同类型的儿童幻想小说中都含有穿越空间或时间的故事。这些“穿越”故事往往包含“门”、现实世界与幻想世界这三个要素,它们在故事中有着不同的表现与作用。而想象力与游戏精神则是“穿越”故事蕴含的两大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是中华文学史上一颗瑰丽的珍宝,曹雪芹用如椽巨笔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灵动的女子形象,王熙风就是其中的一个。本文试图从多方面论述王熙凤这一形象身上所体现的市民色彩,说明她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产生的与正统封建卫道士所不同的另一类人物,这个人物形象,反映出作者曹雪芹敏锐的时代意识,从而揭示这一形象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奇·碾玉观音》是林语堂根据《京本通俗小说》中同名话本小说改编而成。原作主要叙写封建社会中处于社会底层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重编之后,林语堂改变了原作的主题,故事的戏剧性转移到新的矛盾上,即艺术与爱情、人生之关系。《碾玉观音》的改编在《中国传奇》中较有代表性,探讨此篇的改编艺术有助于对《中国传奇》整部作品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多丽丝·莱辛是学术界备受关注的作家,但是,学术界对其成长小说的研究却十分有限。成长小说是多丽丝·莱辛短篇小说中的重要一类,在这类作品中作者对青少年成长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文章以《木施朗加老酋长》《草原日出》《穿过隧洞》等短篇小说为中心,着重探讨了莱辛成长小说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梅贻琦的大学体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大学体育的价值、目的、内容及管理,梅贻琦提出了“乐事体育”、“体育是培养高尚人格最好的方法”、“体育救国”等体育思想。同时在实践方面,他积极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将体育设置为必修课,强迫不愿意运动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支持学校运动场地设施建设,举办清华暑期体校,开设体育系,等等。梅贻琦的这些体育思想与实践,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体育的理论宝库,而且对于当前的高校体育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夔州杂诗》是王光祈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在用事用典、咏景咏物等方面对杜甫的夔州诗多有化用,乃是承继先贤遗风的王光祈忧国忧民之诗人情怀开始成熟的表现。参照王光祈创作《夔州杂诗》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结合其生平事迹和相关传世文献,对《夔州杂诗》作出论析,可以较清晰地勾勒出此中所现的与王光祈精神志向渊源相系的人生图景。  相似文献   

19.
美国当代作家迈克尔.坎宁安的小说《时时刻刻》被认为是对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达罗卫夫人》的成功重写,并一举夺得1999年普利策文学奖。小说不仅是对前文本的注脚或敬意的表达,而更是一部具有自身特色的后现代主义文本,其中突出表现为作品中自反、戏仿和套层三大元小说策略的运用。这些策略在深化和扩展文本主题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