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足宝顶山石窟是宋代开凿唯一的大型石窟.其中密教道场造像,可把汉传密教史延续近400年.宝顶山石窟造像融汇南北方艺术、跨登宋代石窟艺术的高峰,也是我国佛教艺术中国化、世俗化、生活化的典范,具有艺术与自然环境的融合、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之美.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合水县平定川流域分布着北朝至宋金、明代开凿的石窟10多处.这一地域是陇东通往陕北、漠北地区的通道,佛教从北朝以来一直兴盛.宋金时期宋、西夏、金等争夺这一地区,战争频仍.佛教大兴,除了发现一些佛教寺院外,还有开凿的石窟,它们与陕北地区宋代的一些石窟有很密切的关系.它们对于研究这一地域佛教的发展、佛教艺术的兴盛以及这一地域的历史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本文是对其中三处宋金时期石窟调查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龟兹石窟绘画的艺术特点、壁画艺术的残损和对它进行保护的措施等一系列现状问题,介绍了龟兹石窟绘画艺术诞生与鼎盛时期对中原石窟艺术产生的影响和后来中原石窟艺术又丰富了龟兹石窟艺术的历史过程,指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龟兹佛教绘画艺术中心对古代丝绸之路产生的影响,古印度、中亚、中国和西方多种文化在这里交汇,互相影响,龟兹石窟是西域文化最重要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时又十分注意中原文化的影响,论述了龟兹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上朝峨眉,下拜宝顶”,大足石刻作为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最高代表作,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为中国石窟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并与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  相似文献   

5.
榆林窟亦名万佛峡,在甘肃省安西县西南76公里的山谷中,石窟开凿在榆林河东西两岸的陡壁上,河水由南向北蜿蜒奔流在两岸石窟之间,夏秋之季岸边榆杨成荫,环境清幽,是当地群众游憩的胜地。石窟创建于初盛唐时期,经中唐、晚唐、五代、宋、西夏,元代及清代兴建,现存41个洞窟,其中东崖上层19个,下层11个,西崖仅有1层11个洞窟。五代和宋代的洞窟居多,保存壁画约5千平方米,与莫高窟同属一个艺术体系,是敦煌石窟艺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唐时期的第25窟,西夏时期第2、3、4等窟,内容丰富,技巧娴熟,反映出该时代绘画的杰出成就,是我国古代壁画艺术中难得的珍品。(见下页图1、2)  相似文献   

6.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我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形成广泛的社会基础。佛教及其艺术与中华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中国本土特色的佛教文化。须弥山石窟开创于北魏,历经西魏、北周、隋、唐的大规模营造和宋、元、明的修葺,石窟艺术历时1500余年。从须弥山石窟的形成历史、须弥山石窟艺术的发展演变等方面可以看到须弥山石窟佛教艺术的世俗化、民族化和本土化。  相似文献   

7.
林小静 《中学历史教学》2004,(11):F002-F002
中国的石窟艺术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当中国的丝绸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中亚、西亚和欧洲时,印度的佛教和佛教雕刻艺术也传入中国并逐渐中国化。石窟艺术既是中国古代雕刻雕塑绘画艺术的结晶,又是统治者对佛教宣扬的结果。在中国的大量石窟中,云冈、龙门和莫高窟被视为三大石窟。左边的三张图片为三大石窟的代表性作品。事实上,每一个石窟的作品之多、内容之丰富、艺术成就之高超不是一张图片就能表达的,这里只不过是管中窥豹而己。  相似文献   

8.
甘肃石窟艺术图录的又一成果──简评张宝玺《甘肃石窟艺术雕塑编·壁画编》卢秀文由张宝玺编著并摄影的《甘肃石窟艺术雕塑编》和《甘肃石窟艺术壁画编》,已由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和1997年先后出版,它的问世为甘肃石窟艺术研究增添了新资料。甘肃省以绚丽...  相似文献   

9.
辽西地区石窟古遗址分布现状考察,作为辽宁地区古文化遗址分布与利用研究的一项主要内容,进一步丰富了辽宁古文化遗址分布状况内容,有利于我国石窟建筑、考古艺术的研究工作的开展,通过对辽宁特别是辽西地区石窟数量、石窟规模、石窟建筑特点、石窟历史文化发展、石窟开凿工艺的调查梳理,为今后辽宁地区石窟建筑艺术水平、历史文化发展现状及石窟遗址的研究、利用和保护提供了基础性调查研究,推动辽宁省石窟古遗址建筑的艺术考古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于1920年在山西省考察时,发现了太原龙山石窟。此石窟古名昊天观,共八窟,详细介绍了各窟的造像内容和题刻。此石窟是宋代全真教高徒宋披去主持开凿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晚期石窟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北方资料较为缺乏。千佛岩石窟位于河北省井陉县,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佛岩石窟始建年代应为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鼎盛期在明代中后期,现存造像应修造于明代。石窟主要反映了明代当地民众的信仰状况。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文学艺术在北宋呈现出蔚为壮观的景象。北宋婉约词有着蕴藉含蓄的词情,文入画派有着“迥出天机”、“参乎造化”的写意风格,词与绘画在文人士大夫的抒情中有着共通的艺术精神。从色彩描绘、时空意识、形神兼备的艺术精神等方面探讨了绘画美学思想对北宋婉约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宋代宫廷院体画影响深远,可谓艺术传播的典范。如果以“五W”信息传播模式为分析工具,从传播者、受传者、信息、媒介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对宋代院体画的兴盛繁荣进行传播学意义上的解读,将有助于探索成功的艺术传播所必需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4.
纹样装饰是宋代瓷器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宋代是河南制瓷业的繁盛时期 ,诸多名窑以各具风格特点的纹样装饰赋予生活用器以美的性格。河南宋代瓷器纹样装饰方法的广泛运用和不断创造 ,丰富了中国瓷器艺术语言 ,拓展了瓷器艺术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阐述清代以后锡伯族美术的发展情况,分别从图案、刺绣、服饰、剪纸、皮影、书法、绘画等方面进行论述。这些不是很受人们关注,但确确实实是锡伯族生活中默默生息的艺术,一直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从远古流传至今。纵观锡伯族的美术历史,无论是先人创造的石窟艺术,还是广大人民创作的民间艺术,无论是高雅的壁画、书法,还是广泛流传的民间刺绣和剪纸,既充分体现了锡伯族人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讴歌了现代锡伯族人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聪明智慧和勇气。  相似文献   

16.
"逸格"早在唐代被提出,到了宋代,不拘常法的"逸品"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经黄休复对"四格"的重新解释与位置排序,"逸格"在北宋渐渐得到了社会上的响应。"逸格"在美术批评中的初步定位,成了宋代绘画迈向一个新阶段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宋代女性词中典型细节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宏 《南平师专学报》2005,24(1):55-56,51
宋代女词人的创作不仅体现了女性文学创作的高潮,而且在创作上自然地体现出富于女性特色的艺术创造。本文通过分析情态、感觉、意象等典型细节的描写,表现宋代女性词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宋元时期通俗文艺十分繁荣,传播广泛.这种文化现象的形成,固然有多种原因,而统治者的文艺政策也起了相当大的催化作用.其中,南宋初年的蠲罢教坊,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蠲罢教坊使宫廷文艺人才走向民间,这就在客观上使得本已十分繁荣的市井文艺,得到了艺术的提升.同时,宫廷活动临时点集市井艺人训练后充任,又将市井文艺的新鲜血液注入到上层社会的文化生活中.这种宫廷与市井文艺的沟通与交流,进一步推动了南宋文艺的繁荣.  相似文献   

19.
宋代市井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代,供广大市民阶级娱乐之用的市井音乐的兴起使宋代与前代的音乐相比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宋代市井音乐文化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原因,宋代市井音乐的形态有瓦子音乐、酒肆茶坊音乐、民俗节庆音乐、流动演出音乐等几种艺术形式.宋代市井音乐不但丰富了宋代民俗音乐艺术,而且对研究我国市井音乐艺术的发展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周颂》是西周特定时代之特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诗篇,具有突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周颂》中的周初诗篇强调继承文德、保守天命,体现了周初统治者突出的敬业意识;而西周中、晚期《颂》诗则只强调求福禄于神祖。这反映了周代统治者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周颂》宗教色彩、神灵意识淡薄,抒情、描写多针对现实,具有突出的理性特征。这种理性特征是西周思想文化背景的反映,它与《尚书》等史籍中所反映的西周统治者的理性思想是相符的。《周颂》在艺术形式上显示出中国诗歌在形成之初的诸多原始性特征,这与《鲁颂》《商颂》形成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