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是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失效的根本原因。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的诸多问题:委托代理关系信息不对称;委托人监督控制力不够;委托人和代理人的责任风险不对等;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利益不一致,导致了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失效;同时提出了治理对策:加大监督力度,使委托人和代理人信息最大限度的对称;明晰国有企业产权;积极设计经营者的报酬机制,促使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相容;营造充分的竞争环境,强化市场竞争对代理人的约束。解决了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代理人才有动力去有效的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才会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经济学上的委托——代理关系泛指任何一种涉及非对称信息的交易,交易中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另一方称为委托人。或者说,知情者(informed player)是代理人(agent),不知情者(uninformed player)是委托人(principal),并且代理人的有关个人信息(行动与知识)影响委托人的利益,委托人为代  相似文献   

3.
柏培文 《软科学》2008,22(5):50-55
不同的信息结构对组织的效率会产生影响,信息共享的组织决策的效率要高于信息非共享的组织。在一个给定的信息结构下,决策权在委托人和代理人的不同安排,也会造成组织效率的不同。在组织决策系统内,在满足委托人或代理人的参与条件下,双方各自获得项目投资的相应的支付,在不满足委托人或代理人的参与条件下,双方获得纳什谈判结果。  相似文献   

4.
刁丽琳 《科研管理》2010,31(2):35-41
摘要: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产品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投资的不可逆性。作为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评价方法,实物期权在技术创新投资领域运用广泛。由于许多企业采取委托代理的技术创新投资方式,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信息不对称问题。本文采用委托代理框架下的逆向选择模型,分析了技术创新的实物期权投资问题。文章首先建立了对称信息下技术创新投资的实物期权模型,得到投资的临界条件。然后在非对称信息情况下,假设技术创新的投资成本和部分投资收益可被委托人和代理人共同观测,而另一部分投资收益是代理人的私有信息。在此前提下,本文以实物期权为基础构造了委托人的效用函数,建立了代理人连续类型下的逆向选择模型,并最终确定了代理人的最优契约和委托人的投资临界条件。文章最后以应用实例的方式对非对称信息下技术创新实物期权模型的经济涵义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同时将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下的实物期权模型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在非对称信息情况下,除了能力最高的代理人之外,其余类型代理人的投资临界值均比对称信息时向下扭曲;除了能力最低的代理人,所有其它类型的代理人都能获得一个严格正的信息租金。  相似文献   

5.
委托人—代理人理论与外贸代理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阳群  汪传雷 《情报科学》2002,20(2):123-12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我国的外贸代理制必须由中国式风险代理制的向佣金代理制或行纪制转变。本文从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人-代理人理论角度出发,论述了外贸代理制的外部局部条件,同时针对我国外贸代理制的形式选择及其代理方式的转变,提出了几项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确定委托代理基数的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在委托代理理论中,将具有委托代理关系的双方分别称为委托人和代理人。在委托人(比如企业所有者)与代理人(比如企业经营者)之间进行的讨价还价中,双方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代理人通常拥有更多的信息)。企业经营者更容易知道他们每年能完成多少利润,但是他们通常倾向于隐瞒这一信息,以便在讨价还价中压低利润基数,从而获得更多超额奖励。委托代理基数是指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向代理人要求或代理人向委托人承诺并达成协议的计划指标。Harris和Rav曾经指出,如果委托人不能观察代理人的行为,那么对委托人来说,最佳的…  相似文献   

7.
企业战略技术扫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技术是对产业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技术,企业战略技术扫描行为影响其识别外部战略技术机会的能力.本文研究了企业战略技术扫描所要监控的要素、信息渠道类型及其组合效应,并对扫描流程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企业应制定一种既能产生足够的外部技术信息同时又不使信息发生污染的扫描机制,以加强企业的技术远见.  相似文献   

8.
任务难度、能力差别和薪酬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威  王波 《软科学》2011,25(1):128-133
通过引入代理人的异质性、任务难度这两个特殊变量,探讨其与薪酬差距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无论是从代理人努力水平还是委托人自身收益考虑,委托人对于难度大的任务实施的薪酬差距应大于难度低的任务;同时,代理人之间的能力差距越大,其努力水平反而越小;能力一致时,努力水平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9.
信息不对称是经济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阐述了信息不对称下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委托——代理人的两个问题: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委托——代理模型基本框架是委托人在设计合同的基础。委托人在设计合同时,不仅要考虑到自身期望效用最大,还要考虑激励相容约束对代理人影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信息对称和不对称情形下过度自信的代理人的报酬契约设计问题,通过数理推导分析了过度自信对报酬契约设计的影响机制,包括对激励系数、努力水平、工资水平、代理成本、委托人次优期望效用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研究有效地验证了模型推导的结论。研究表明:代理人过度自信水平越高,要求的工资水平越高,风险分担系数越高,并且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委托人雇佣过度自信的代理人时不仅能增大委托人的次优期望效用,而且代理人本身得到的工资效用水平也是增加的,从而使代理成本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授权的影响因素:基于私营企业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锋  井润田  冯天丽 《预测》2007,26(5):24-30
个人持股比例、前期业绩作为授权的前因因素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通过对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2002年、2004年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私营企业的规模越大或组织正式化程度越高,私营企业主越倾向于授权;前期组织业绩越好,会更倾向于集权的方式;个人持股比例越高(其他高管和主要技术人员持股比例越低)也会更倾向于集权。另外,个人的文化程度越高,越会倾向于授权。本文说明了私营企业主在经营业绩越好的时候,越趋向于风险回避,从而相对来说,授权的意愿更小,这些结论对于理解私营企业中高层内部权力结构动态性及其影响因素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2.
吴绍波  顾新  彭双 《科研管理》2011,32(3):9-14
摘要:本文研究了知识链组织在研究与开发协作中,开发活动必须由代理组织完成,而研究活动既可由核心企业完成,也可由代理组织完成的知识分工决策过程,分析了研究与开发完全委托和部分委托不同情形下的最优支付。研究表明,如果核心企业从事研究活动所获得的技术能力增长收益越高,研究阶段向开发阶段转移知识的效率越高,研究活动相对于开发活动的重要性越高,则核心企业越倾向于把研究活动控制在企业内部。    相似文献   

13.
股权激励机制与经理的机会集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马震  王科  张巍 《预测》2002,21(3):62-65
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得股东与经理之间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委托人有必要对代理人的行为建立一套激励与约束机制。本文就股权激励机制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加以探讨,通过引入经理的机会集合,构造一股东与经理之间的两阶段博弈,从而确定一适当的股权激励比例。  相似文献   

14.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上为虚拟实践主体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又给他们带来思维和行为上的混乱和无序,使其面临主体性缺失的危机,造成了发展上的悖论与困境。因此,以哲学的眼光来审视虚拟实践主体的发展难题,思考和探寻可行的对策与措施就显得尤为必要了。我们必须从虚拟实践主体自身、国家和国际的三个角度出发,为虚拟实践主体的发展创造和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不断渗透和改变着创业行为和结果,为新创企业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目前,企业的信息技术能力对创业活动的影响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基于创业机会理论与资源依赖理论,考察IT能力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机制,探讨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的中介作用以及数字化业务强度的调节作用。实证分析发现:IT设施运用能力、IT业务跨越能力和IT前瞻性立场等三种IT能力均有助于提升创业绩效;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在3种IT能力与创业绩效间扮演中介角色;数字化业务强度在IT能力和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调节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在3种IT能力与创业绩效间的中介作用,即:数字化业务强度越高,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的中介效应越显著。本研究丰富了信息技术赋能创业的研究内容,有助于推进信息技术在创业理论与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进行大量的问卷调查及专家访谈工作,运用AHP - SWOT分析方法,对榆阳地区发展绿色物流的影响因素按权重进行排序,确定发展战略,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社会网络的多元关系层次入手,研究网络规则程度对市场机遇信息交互的影响。首先,结合市场机遇信息交互的特性与要求,对Cowan和Jonard的模型进行了修正改进,构建了基于社会网络的市场机遇信息交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了网络规则程度、个体吸收能力与创新能力、市场机遇信息增长机制以及市场机遇信息交互绩效这四者的影响关系,得到了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蔡淑琴  张星 《科研管理》2010,31(1):126-133
摘要:社会网络作为影响市场机遇信息搜索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研究和实际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结合社会网络理论对企业市场机遇信息搜索社会网络(ESNSMOI)进行研究,以提高企业的市场机遇信息搜索能力。首先分析了ESNSMOI的特性,接着提出四种类型的ESNSMOI,并对其功能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对某银行的ESNSMOI进行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9.
田巍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6):172-175,209
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在分析现有产品共同研发模式基础上,对信息不对称下主导企业创新努力可有成本的证实、伙伴企业创新努力可有成本的证实、双边道德风险三种情况下企业间合作产品创新的契约形式和适合条件进行了分析,对不同契约下各方的创新努力程度和合作创新收益进行比较,并基于参与各方不同创新贡献能力下的契约选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