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显 《兰台世界》2012,(18):42-43
现已发现的敦煌写本《优婆塞戒经》大多抄写于六朝至唐初,较《大正藏》本要早数百年,减少了很多辗转翻刻产生的讹误,具有很高的校勘价值。兹以敦煌写本对勘《大正藏》本,以正《大正藏》本之疏误,以明敦煌本之可贵。  相似文献   

2.
今本《史记·秦始皇本纪》十八年、十九年伐赵纪事文意混乱,难以解读。对照《册府元龟》《通志》保留的早期《史记》版本面貌,可知今本《秦始皇本纪》十八年、十九年纪事存在行间文字错乱、文字脱漏等问题。结合《史记》古本信息,以及对相关史事的分析,本文最大程度地复原了《秦始皇本纪》十八年、十九年纪事的原始面貌,并推测相关文字错乱发生于《史记》以抄本流传的时期。  相似文献   

3.
唐代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当时社会相对稳定,为文化学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出现了文化繁荣的鼎盛局面。在这一时期,《史记》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流传更加广泛,研究《史记》的著作大量涌现,是自汉以来《史记》流传、研究的第一次高潮,也是写本最纷繁的时期。但当时的写本今多亡佚,仅有九卷传世:三卷原藏敦煌莫高窟,即《史记集解燕召公世家》残卷、《史记集解管蔡世家》残卷、《史记集解伯夷列传》残卷。此三卷皆被法国人伯希和盗去,现藏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另外六卷唐写本,皆藏于日本,即: 1.《史记集解夏本…  相似文献   

4.
王剑钊 《兰台世界》2007,(8S):55-55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途径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西北大平台)时暴病而死。《史记》写成于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在位)时期,此时距公元前210年只有100多年的时间,加之司马迁为写《史记》漫游各地,考察风俗人情,访求历史古迹。足见“始皇崩于沙丘平台”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5.
《史记》诞生两千多年来,历代均有抄写刊刻,由白文无注本发展为《史记集解》单注本、《史记集解索隐》二注合刻本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三注合刻本,形成了庞大的版本体系。探讨《史记》各本间的相互关系,理清各本的承传轨迹,是《史记》版本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研究《史记》的基础工作。自黄善夫于南宋光宗绍熙末年首刻《史记集解索隐正义》三注合刻本后,三注合刻本便成了《史记》的主要版本形式,元、明、清代相继  相似文献   

6.
作为纪传体通史的鼻祖,《史记》在中国古代史学史和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汉代以来,历代都有不少学者对《史记》进行研究,可以说我们今天的《史记》研究就是在前代研究成果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入。但长期以来,学者们大多关注于对《史记》本身的研究,而对《史记》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及不同时期的特点却缺乏足够的重视。本论文试图对《史记》研究的历史作一勾勒,对每一时期的重要成果进行介绍,在比较各阶段《史记》研究不同特点的基础上,把握《史记》学史发展的脉络。由于时间有限,所以本论文只论及自汉至唐的《史记》研究状况,宋至清的《史记》研究史留待日后完成。  相似文献   

7.
王永吉 《图书馆杂志》2006,25(8):78-79,77
中华书局本《史记》以清同治五年金陵书局刊本为底本点校,自1959年初版、1982年再版以来,屡经翻印,影响实钜。然虽号为善本,亦不免疏漏之处,自出版以来已有学者渐次指出。今就十《表》部分,在对校清武英殿本、金陵书局本和中华书局本的基础上,参考水泽利忠《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对诸本异文细加考证,择其可以补正中华本者,录之于下。不敢望有裨迁《史》,惟祈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8.
“史记”版本考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史公自序》云:“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今本《史记》却有五十五万五千六百六十字。这多出的二万九千余字从何而来?且其余的五十二万余字,是否皆史迁原著?这是研究《史记》版本所不能不考索的问题。古本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把目前通行的、中华书局于1959年出版的《史记》标点本,称为今本,而反把清季  相似文献   

9.
日本宫内厅正仓院现存的古文书之中,存在一份“李善注拔萃”,内容出自《文选》李善注本卷五十二,抄写者是日本奈良时期宫廷写经所的写经生。该拔萃虽是一份非正式的抄物,但是抄写时间相当于中国唐朝时期,能够从正文与注文两个层面,呈现出李善注本《文选》在唐代的早期面貌,具有一定的校勘价值。此外,该拔萃直接展现了日本宫廷写经生的日常抄写工作和私下学习状态,并侧面反映日本宫廷贵族对《文选》的学习需求,证实了李善注本在日本早期的重要地位。这有助于理解《文选》李善注本传入日本之后的传播情况。  相似文献   

10.
司马迁是我国历史上名的学家、史学家和编辑家,他《史记》而开创的纪传体成为我国历史的规范写法。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古今学都对《史记》有着极大的兴趣。“历代以来有众多的学研究和注解《史记》,积聚了丰硕的成果。粗略统计,迄今累计有论4000余篇,论300余部,字数12000万字”。《史记》不仅在学与史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更首创了纪传体的编辑学体裁。司马迁编辑《史记》,投入了自己一生的心血。  相似文献   

11.
正《中日史记学50年》是日本老一代学者池田英雄的著作,池田英雄一生中以《史记》为自己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史记》资料收集、整理方面极有成就。池田英雄的父亲池田四郎次郎是日本明治到昭和年间著名的《史记》研究学者,一生致力于《史记》的研究,其以自己毕生的精力,编纂了《史记补注》。在父亲的影响下,池田英雄很早对汉学和《史记》就有浓厚的  相似文献   

12.
丛书的起源     
丛书之名,起于唐宋,但丛书之实源于何时?学者一般认为宋人俞鼎孙《儒学警语》、左圭《百川学海》为近世丛书之源(参见《中国丛书综录·前言》)。笔者认为这是不确切的。丛书之实,早在六朝已具。丛书成编,实乃"统群书为一书"(叶德辉语),而冠以总名,总名下的每一部书又独立成部。根据这个原则,六朝时期出现的丛钞众书为一编,实开丛书之先河。如《隋书·经籍志》载葛洪有《史记钞》十四卷,《汉书钞》三十卷,《后汉书钞》三十卷,这三种书虽为节录原书,但合钞在一起,近似于后世的丛书。《隋志》又著录《三仓》三卷。《三  相似文献   

13.
关于《管子》杨忱本的刊刻年代,前人论说多有不同,本文认为:杨忱本《管子》初刻于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又有翻刻,北宋本《管子》后来逐渐亡佚,西南宋翻刻本则保存了下来,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杨忱本”。  相似文献   

14.
吴秉勋 《今传媒》2022,30(1):111-113
“软新闻”和“硬新闻”是现代新闻报导的两种方式,两者之间也有明显的区别。虽然我国古代没有这些词汇,但以汉代司马迁的《史记》为例,其在内容上即已出现了很多类似于今日“软新闻”的写法。司马迁认为其撰写《史记》的目的之一是“通古今之变”,从这个观点出发,汉代的史书笔法和现代的“软新闻”写作,确实出现很多可以互相参照之处,对于现代新闻工作者而言,也能借此以古鉴今,让新闻类型的写作能有更加多元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四库总目提要》卷一四八集部别集类一《庾开府集笺注》条云: 兆宜采辑其说,复与昆山徐树毂等补缀成编,粗得梗概。然六朝人所见之书,今已十不存一。兆宜捃摭残文,补苴求合,势不能尽详所出,如注《哀江南赋》经邦佐汉一事,引《史记索引》误本,以园公为姓庾,以四皓为汉相,殊不免附会牵合。后钱塘倪皤别为笺注,而此本遂不甚行。然其经营创始之功,终不可没,与倪注并录存之,亦言杜诗者不尽废千家注意也。  相似文献   

16.
汉武帝时期,酷吏张汤屡次称赞尹齐"廉武",此即《史记》所载尹齐"事张汤,张汤数称以为廉武"。但是,今本《汉书》却记载为尹齐"事张汤,汤数称以为廉。武帝使督盗贼"云云。当以《史》文为是。今本《汉书》衍"帝"字,"武"字当上属"廉"字为句。楚人多谓"士"曰"武",张汤以尹齐为"廉武","廉武"即"廉士"。《汉书》至迟在南宋时就已衍入"帝"字,世人多不知此,又不明"廉武"词义,故在引述之时多存误说。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学术在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道术为天下裂"之后,秦汉之际又伴随一统政权的出现重新呈现出回归一统的大趋势。太史公准确地把握时代的文化学术脉搏,自觉地通过著述《史记》承担起整合分裂的文化学术的重任。《史记·太史公自序》所说的"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就是对《史记》学术渊源和学术宗旨的简要概括——它表明《史记》有王官学六经异传和诸子百家之学两大学术渊源,说明《史记》的学术宗旨是要将经  相似文献   

18.
张美 《出版广角》2022,(15):90-93
隋唐、宋代时期,儒家经典出版仍以手抄为主。金泽文库手抄卷子本《春秋经传集解》由日本音博士以隋唐旧抄卷子本《春秋经传集解》为底本授于北条氏者抄写而成,是继敦煌残卷本后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时间最古老的本子,在出版和版本上有其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策》的名篇。今本《战国策》却误把“龙”“言”两字并为一字,于是有了个“触詟”。《史记·赵世家》记为“触龙言愿见太后”。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所说与《史记》完全相同。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面世  相似文献   

20.
三家分晋考     
三家分晋是战国初期重要的历史事件,对于三家分晋的时间和晋国末代君主的结局,司马迁《史记》中有不同的记载,后世学者认为此为司马迁所误记。本文通过对《史记》所载相关史实的梳理,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三家废除晋君时的具体情况,考证出虽然司马迁对三家分晋有不同记载,但互相并不牴牾,而是史书体例所致,进而对三家废除晋君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进行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