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教师要写好教研论文,必须要有吃苦的精神,要善于收集、积累写作材料。那么,怎样积累写作材料呢?笔者认为积累的方式主要有直接积累和间接积累两方面。一、直接积累直接积累就是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去收集和积累。1.在备课的过程中积累材料备课时教师要了解学生情况、钻研教材教法、准备场地、器材、培养体育骨干、还要编写教案。教师在上课前都要备课,在此意义上看,教师每天都在进行教学研究,关键看教师本人能否做一个有心人,在教学的准备过程中,在对教案的每一次修改、完善的过程中积累写作材料。2.在课堂教学中积累材料体育课堂教学是…  相似文献   

2.
提高初中学生写作能力,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积累写作材料,激发生活情趣,到大语文环境中去,开展多种活动,运用积累材料写作等.  相似文献   

3.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素材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因此,写作教学不仅要注重训练和评改,更要基于学生无材料可写的写作实际,在写作素材积累上下功夫。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写作素材的积累可以从情感积累、素材积累、技巧积累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电大大专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偏低,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平时不注意积累写作材料,另一个是缺少写作实践练习.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实践,在生活实践中注意写作材料的积累,在写作实践中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作文部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一则短语里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写的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写他们自己的所见所闻;二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他们爱写.材料贴近实际,才有真情实感;学生有了写作兴趣,写作训练的效果才能更好.然而,贴近实际的材料来源于学生平时的积累:激发兴趣靠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作为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法,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从而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在体验中感受生活.  相似文献   

6.
一、积累写作材料的意义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上来说,人的思想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心理学认为要输出信息必先输入信息。写作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浸透着作者的主观思想情感.是一种输出信息的心理活动.也必然要先输入信息.积累写作材料的过程正是输入信息的过程。积累写作材料的过程是写作的必然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也同样是要有充足的素材.所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积累材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呢?下面我谈一下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8.
作文一直是语文能力考查的重点,而我们的写作技巧指导应该建立在学生有了一定量的作文积累之后,才能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丰富的写作材料,就很难写出内容充实的好文章.而要想拥有丰富的写作材料,关键就在于平时的积累.语文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由此可见,积累丰富的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必要条件.那么,作文教学中如何加强作文积累的指导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证、论据,在议论文的写作中,缺一不可.要想使文章充满气势,具有较强的说服力,那么日常生活中材料的积累,写作中材料的筛选、材料的论述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写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要写出成功的文章,决非易事,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历来重视作文教学,并视之为数学重点,呕心沥血去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平时关于广撷博采,重视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是学生增强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生活积累、阅读积累、纸笔积累,多积累有形的文字材料,并从中提高运用语言的技能,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达到大纲要求.  相似文献   

11.
"材料"一词的本义泛指物质生产中的原料.写作是精神劳动,有着不同于物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论是精神生产,还是物质生产都要先有原料才能制造出成品来.动笔之前,材料是形成观点的基础:动笔之后,材料是表现观点的支柱.材料的获得需要平时积累.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流,泉涌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材料的积累有直接的和间接的,只有解决好这个写作之源问题,学生作文才能真正做到厚积薄发.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力求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重视平时的积累,为了让学生积累必要的写作材料,应该重视写作训练,向学生传授必要的写作技能,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写作评价,让学生有机会锻炼修改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祝小兵 《语文天地》2014,(31):65-66
选材用材是为作文选择所需材料,并构思如何运用,直接关系到作文的品位和等次。积累、选择、应用是写作中材料处理的三个完整环节。积累在平时,选择、运用在考场。一方面要积累素材,另一方面要会活用素材,学会对备用材料的无缝嫁接和多元解读。一、材料的积累平时可以分门别类地收集、整理,构筑自己的知识仓库。名言与事例可以分开积累。具体来说,材料积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关注自我,展示个性看法  相似文献   

14.
2013年的高考推荐作文中,有的学生运用材料存在不足,有的学生运用得非常精到,这是材料积累程度不一样造成的。部分学生在写作时感叹无话可写,其实是材料积累不够。学生写作尤其是考场写作无疑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积累至少有两个来源,一是从阅读中积累,二是从生活中积累。阅读让人从中积累到丰富的写作素材,得到文学的浸润。学生完全可以透过点滴的生活浪花,窥探市井百态,了解人生诸味,获得生活底蕴。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让作文成为折射生活百态的一面镜子。做懂得积累生活的人,要拥有两样利器:一是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能以慧眼看生活;二是有一种发掘的劲头,能用善思说人生。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仅要具体考查学生占有材料的丰富性、真实性,也要考查他们获取材料的方法,用积极的评价方式引导他们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等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收集材料.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农村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16.
侯海英 《考试周刊》2013,(28):67-67
<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高度重视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是教师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1.学会积累写作素材,形成写作资源仓库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在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材料,实现读写结合,课内外结合,学习与运用结合。"在写作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要提高写作水平.积累材料和整理材料的本领是必不可少的.积累和整理材料的根本途径是观察。观察的方法很多.综合起来说有如下几种:定点法、循序法、对比法、分解法、综合法。学生应该培养观察的基本功.通过对生活和事物的观察来激活写作动机,捕捉写作感觉.提高写作兴趣,强化写作思维.获得写作细节和题材。  相似文献   

18.
提高初中学生写作能力,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积累写作材料,激发生活情趣,到大语文环境中去,开展多种活动,运用积累材料写作等。  相似文献   

19.
积累与写作     
写作教学高耗低效 ,与学生积累不厚和兴趣不浓有关。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在积累中激发兴趣 ,激起写作欲望 ,在写作实践中 ,自感材料贫乏 ,又会主动搜集 ,增加积累 ,循环往复 ,写作能力定能提高。一、积累“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科勒斯涅克 )即指明了积累的范围。概而言之 ,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生活积累 ,二是名著积累。(一 )生活积累“世事洞明皆学问”(曹雪芹 ) ,要洞明世事 ,首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关注生活 ,其次是要观察生活 ,记录生活 ,因为生活是写作之源。可写观察日记或随笔 ,日积月累就有了丰富的材料…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而不歇."是的,素材的积累和文章的关系就像泉源和溪流的关系,只有积累的源泉丰盈不竭,才有写作时的源源不绝.所以,指导学生积累生活中的点滴感受,是为作文提供内容的活水源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强调了平时积累对于写作的重要性.新课标中也再一次提出作文教学中积累的重要性.所以,我认为作文教学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做好平时积累.学生有了材料,写作时就会情到文至、思到章出,彻底改变"无米下锅"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