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8 毫秒
1.
李贽辞官以后,在龙潭芝佛院传授儒家学说,然而具有嘲讽意味的是他把孔子的像供在了佛堂上,此外他还写了一篇《题孔子像于芝佛院》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面他写道:“世上的人都以为孔子是圣人,我也以为孔子是大圣人。世上都以老子和佛家为异端,我也以为他们是异端。但是实际上并不是什么人都知道圣人和异端的区别,他们只是听先辈的儒者这么说罢了。而先辈的儒者这么说,也并不是真的知道,不过是因为孔子曾经这么说过。他们靠  相似文献   

2.
编辑的理想     
人活在世上,都会有自己的理想,无论好与坏、对与错,只要认准了,就会朝着理想的目标去奋斗、拼搏.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理想.生活就失去了意义,奋斗就失去了目标. 编辑也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只是这个理想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而已.这不是教科书上说的,也不是前人总结出来的,只是我个人的理解罢了.  相似文献   

3.
随笔     
爱你直到更年期 现在有一种说法,说是人到了三十岁就该下网了。听他们这么一说,我有点紧张,不知道是不是中央有了什么新的精神,要网虫队伍年轻化?三十而立的事情,也有人跟我提过,但我觉得这跟上网并不矛盾,大丈夫立在四方,我也可以在网上立。搞好了,可以混成IT精英,混得差点,也可以成为著名网虫。 所以我怀疑这里面有什么阴谋。早先老听他们提什么70年代,80年代,再后来,新新人类又出来了,现在又弄这么一说,非要把我们这拨给挤出历史舞台才算完。人  相似文献   

4.
孔子祭鱼     
〔原文〕孔子之楚,有渔者献鱼甚强,孔子不受。献鱼者曰:“天暑远市,卖之不售,思欲弃之,不若献之君子。”孔子再拜受。使弟子扫除,将祭之。弟子曰:“夫人将弃之,今吾子将祭之,何也?”孔子曰:“吾闻之,务施而不腐余财者,圣人也。今圣人之赐,可无祭乎?” 〔译文〕孔子到楚国去,有个渔夫很诚恳地献给他一条鱼,孔子不肯接受。献鱼的人说:“天气很热,离市场又远,在这里卖又卖不出去,本想把它丢了,可又想不如把它献给先生。”孔子拜了两拜后将鱼收下。他让学生们清扫住处,准备祭拜这条鱼。学生说:“人家准备丢弃的鱼,现在您却要祭拜它,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我听过这样的话,尽力施舍他人而不糟蹋多余财物的人,是圣人。现在受到圣人的赐  相似文献   

5.
程庆 《大观周刊》2012,(47):269-269
赏识就是一种激励、就是一种认可。赏识学生,是对学生人性的尊重。卡耐基说:“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也就是赏识。任何一个学生,哪怕他是被认为最顽劣的学生,都有其闪光点,只是人们没有发现罢了。如果每位教师都能用,而且都善于用“放大镜”去寻找学生身上的每一处哪怕十分微不足道的闪光点,当他们身上有点滴进步时,他们听到的是表扬、鼓励的赞扬声,而不是满耳充斥的抱怨、责骂声,那么就会发自内心地感到“我能行”,他们的学习潜能就会如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相似文献   

6.
成为你自己     
知道尼采是个疯子的人,远比看过尼采文章的人,多得多。我们怎样找回自己呢?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他是一个幽暗的被遮蔽的东西。如果说兔子有七张皮,那么,人即使脱去了七十乘七张皮,仍然不能说:"这就是真正的你了,这不再是外壳了。"一个看过许多国家、民族以及世界许多地方的旅行家,若有人问他,他在各处发现人们具有什么相同的特征,他或许会回答:他们有懒惰的倾向。有些人会觉得,如果他说他们全是怯懦的,他就说得更正确也更符合事实了。他们躲藏在习俗和舆论背后。从根本上说,每个人心里都明白,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他在世上只存在一次,不会再有  相似文献   

7.
谁也不会相信貌不出众,语不惊人的他能写出那么多好作品;谁也不会理解作为领导干部的他,下基层采访如此痴迷,如此执著;谁也不会想到在他那破旧的抽屉里,竟有30多本大红烫金的新闻报道获奖证书。当我们采访他时,他只是憨憨地一笑,说,我之所以能写出这么多作品,只不过是我没有浪费业余时间,比别人写稿的兴趣大点罢了。我们知道.在这朴实的语言后面付出的是汗水和心血。他就山东省章丘市人武部政委刘刚。刘刚一入伍,指导员就让他负责每半个月一期的黑板报,#在全连大会上郑重任命他为“黑板报主编”。也许指导员从同班战友那里打…  相似文献   

8.
“他又进去了,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当初写那篇文章,也只是学术研究而已。”刘姝威语速飞快,“说实话,我已经不关注蓝田公司了,如果不是你来采访,我都不知道他‘二进宫”。  相似文献   

9.
万事由来     
“割鸡焉用牛刀”的由来武城是鲁国的一个小县城,辖境不大,社会风气不好。子游在武城做官时,将孔子关于“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的教诲,运用于政治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次孔子专程到武城检查子游在那里治理的情况,孔子沿途观看,市井繁盛,弦歌盈耳,知道子游在这里干得不错,进城后见了子游,便微笑着说“:割鸡焉用牛刀”。意思是说,治理这样小的县城,还需要用子游这样有才能的人,认为是大材小用了。可是子游不这么认为,他回答孔子说“: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即过去老师你不是说过,在…  相似文献   

10.
画中有话     
“我现在已经不踢球了,因为我自己就是个球。” 马拉多纳来到中国时这么说。阿根廷媒体说他胖得都爬不动长城了。他的一名随从也说,“马拉多纳是足坛的卢西亚诺·帕瓦罗蒂,我指的不是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地位,而是指他们不可遏制的肥胖,连走路都没形了。”  相似文献   

11.
温泉     
神说,云南大地上有三万个温泉,这是我模仿神的口气说的一句话。我以为这句话肯定是神说过的,只是没有文字记录而已。中国之神隐匿在自然中,它不是彼岸的,不是生活在别处,是此在的,中国之神隐匿在一个温泉里。神在大地上说话的时候,不是说,要有光!而是说,啊。就像一个孩子,一切都在他之前在着了,他只是喜悦地说着“啊”,“啊”。孔子获得神启,  相似文献   

12.
说崔海     
崔海的大作出来了,说是要篇前言。我其实是很怕自己的文笔降低了他作品的档次。但转念一想,有些人是画以文章显,所以他们不惜千金找名家写美文,唯恐别人不解他画中之妙。就好像五十元钱的衣服非得挂个名标签,好把价钱标到五千。但真正的好画,明眼人都不会错过。崔海的画有目共睹,算得上是"天生丽质",想来也无需我唱什么颂歌。有很多人想知道崔海为何画得这么好,下面说他几桩日常小事,也许大家能咂出点味道来。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有点烦余秋雨老师,他自己说过,什么都知道的,是怪物。但是,不能因为自己知道的比青年歌手大赛里的歌手多,就有些从心里瞧不起他们。  相似文献   

14.
陆玲 《新闻界》2000,(1):39-39
广播是凭借电波传播,以声音为表达手段的大众传播工具,它是以声音为传播符号,诉之于人耳的。广播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广播语言必须通俗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顺耳,而且一听就能听的清楚,听的明白,这里就涉及了广播语言的口语化问题。 误区之一:将口语化等同于庸俗化 语言的口语化是指用多数人所熟悉的词汇,按照汉民族语言固有的语法规则,以及常用的句式表达内容。老舍曾说过,“世上最好的文字,就是最亲切的文字。所谓亲切,就是普通的话,大家这么说,我也这么说”。①但是“大家这么说,我也这么说”并不是对群众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5.
我这界外之人一时心血来潮,也想论说论说散的创新哩。并不是矫情,也非自我炒作,确实是针对近期媒体现状有感而发。说“界外”也是照葫芦画瓢。因为依行家定式,界外即指散界以外,因我不是专治散的,故也贴切。界外人论说散创新,这似乎就有点不自量力,没有写出什么名堂,更不是吆五喝六的论家,还侈谈什么创新?故而这“浅论”乃是自作多情,一家之言,凑得个热闹罢了。契诃夫不是说,大狗叫,小狗也叫吗?于无声处听狗叫,界外人说界内话,或许歪打正着,不亦快哉。  相似文献   

16.
声音     
《网络传播》2007,(12):93-93
“很多新媒体内容提供者喜欢贴一个‘杂志’的标签。他们没有印刷版,只是弄一个网站,时不时更新内容,然后管自己叫‘杂志’,你能怎么办?说它不是杂志吗?它的进入门槛如此之低,几乎人人都可以建一个网站,然后管自己叫‘杂志’。比如Blog,是杂志吗?我不知道,我不是排外的人,我会说,OK,这是一个没有出版周期的杂志。”  相似文献   

17.
你要经常让下属知道你是多么赏识他们,这是我对你的建议。我还没见过不喜欢被赞美的人,如果你也如此认为,那你就应该经常表达你对他们的欣赏。甚至只是称赞准时上班,对方就知道你重视守时。“我认为那真是太好了,杰克,你每次都能在8点钟准时上班。我真敬佩能够守时的人。”对你的下属说这些话,你会发现他以后迟到的次数就更少了。或许,你喜欢某个人的礼节或绅士风度,每个人总有某些可赞赏之处——就让他知道,不要藏在心里!  相似文献   

18.
日前,笔者一名同事的一篇文章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选中转载了,可他什么也没收到,稿费没有,样刊没有,用稿通知没有,只是他偶然看到了才知道.此前,笔者在一北京高校工作的同学告诉我说我的一篇文章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了,可我至今也不明白是在哪期,也是一无样刊,二无稿费(笔者曾天真地认为他们会将稿费转到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可上去一查才知道,根本就没有),三无用稿通知.  相似文献   

19.
前妻     
我的第二次婚姻差不多弄得满城风雨。前后整整四个月,李速终于给我来了电话,我看到他的电话号码,心想李速你也有这一天。李速头一句话就是:“我实在是忍不住想问问你,听说你又离了?”我说怎么了,奇怪吗?他说有点奇怪,想想他又说,你这么折腾,你家难道没有人阻止你吗?我说你什么意思?他说我没什么意思,就是想问问你,看看你现在说话还正不正常,有没有精神病人的前期症状。  相似文献   

20.
邓拓曾对办报人说过:“深入实际兼读史.立定脚跟做圣人。”古人也讲“一事不知,儒者之耻。”这都是对“儒者”提出的要求,有些虽不可能做到,但也说明一个问题,知识多多益善,搞文字工作的人特别是作为记者.的确需要做到知识渊博,视野开阔,掌握的东西多,掌握的知识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