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生》2002,(Z3)
我们普遍认为:要想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就得有锲而不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著与坚持。正如《逆境是一所好学校》的作者说的那样:“一个人无论想干成一件多么小或是多么大的事,都得或多或少地付出一些代价。”“在逆境之中永不放弃自己的梦想,每战胜一个挫折,你就向成功靠近了一步。”但是,《学会放弃》的作者却认为:“有时,放弃比坚持更重要!”孰是孰非,相信读者们读完文章后会自有结论。总之,努力做自己最向往的事,我们一定不会空手而归。  相似文献   

2.
在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今天,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引导学生“学”;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授人之鱼,只食一餐,授人之渔却终身受用。”掌握知识是成才的基础,而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则是成才的关键。教师如何让学生主动发展,让他们在个性发展的广阔空间中学会调适自己、适应社会.更是重中之重。如何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3.
原点与射线     
古话说“干一行,爱一行”,提倡的是顺“道”而行,让自己从灵魂深处依顺客观从而安享幸福。但现在我们听到更多的是“干一行,怨一行”。一来职业选择多了,“跳”成为一种潮流; 二来,人越来越注重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提倡enjoy your life。事业、生活、自我发展这三者关系处理不当的话,职业在提供平台的同时也会制约“人”的眼界和领域:高效有时意味着“专业人只做专业事”,高成就有时意味着放弃  相似文献   

4.
第七册“积累·运用五”的作文是:“写书信,就是通过书面形式与远方的亲友说话。”(具体要求,详见课文)在写信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书写的格式要正确。写信格式可分五部分:1.称呼。要顶格写,后面用冒号;2.问候语。另起一行,空两格;3.正文。另起一行,  相似文献   

5.
你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上课时老师说第二天要默单词,放学后,你做完作业便开始突击背单词。夜很深了,你不住地打哈欠,仍然坚持着。可是第二天早晨,你却怎么也回忆不起每个单词的具体“模样”了。这说明当时你的大脑累了,它不再“储存”了。这时,你不如干脆放下书本,活动一段时间后,再洗把脸休息一会儿。当你再拿起书本时,脑子会突然非常灵活,记忆力也恢复了。用脑要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学会有效地调节自己。那种让作业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或者只会死读书的办法都是不可取的。充足的睡眠、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都能使大脑得到休息和调节。…  相似文献   

6.
安武林 《初中生》2002,(23):10-11
编者按:我们普遍认为:要想实现自已心中的理想,就得有锲而不舍、不达目的不罢体的执著与坚持.正如<逆境是一所好学校>的作者说的那样:"一个人无论想干成一件多么小或是多么大的事,都得或多或少地付出一些代价."在逆境之中永不放弃自己的梦想,一每战胜一个挫折,你就向成功靠近了一步."但是,<学会放弃>的作者却认为:'有时,放弃比坚持更重要!"孰是孰非,相信读者们读完文章后会自有结论.  相似文献   

7.
学会放弃①人要成功,就要学会放弃。②不善于放弃,往往就会使自己在现实世界的种种诱惑面前背着沉重的“欲望包袱”而艰难前行。现在,有的人当个科长尚不称职,却又用非法手段争当处长;有的人已有不少钱,却为获取不义之财铤而走险;有的人本有妻儿相伴,却又要去偷情招来争斗。这些贪婪的原因虽然  相似文献   

8.
另起一行     
写作文时,老师总会说:“写完一节,要另起一行写第二节。”我总觉得,另起一行,这是一种必要而有效的做法,不仅仅是在写作文时。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快乐?当你看到通过努力换来成绩时,你会快乐;当你看到一只受伤的鸟再度飞上天空时,你会快乐;当你看到一朵娇嫩的花儿灿烂地开放时,你也会感到快乐。快乐会使人笑,也会使人哭。笑,是因为那一刻让你兴奋、激动;哭是因为在快乐的那一刻,让你想起为了快乐而付出的艰辛,所以,有了“喜极而泣”这个词。没有一个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寻找快乐。假如有让你痛苦无比、无法忘记的事,那你就要学会善待它。要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发现这件事情背后的快乐。橄榄苦后便是甘甜。不然,你就会一直沉沦下去,越陷越深,直到完全把自己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一路轻松地行走该有多好。在“走近”或“走进”新课程的今天,太猛的“燥热”迷茫了行进者的双眼,新课程的改革,在匆忙和浓烈的氛围中,我们越来越像一位行色匆匆的行者,只记得行走,却淡忘了方向、淡忘了思考、淡忘了真实。我们往往固执于当初的“既定”和执著于心中的那份“高远”———即使“不实”,也不放弃。可是对于我们———这一帮在课改中充当着不同角色的“行者”,科学和求实应该是我们共同的工作态度和生存方式。在这种工作态度和生存方式中,懂得放弃、学会放弃是不可少的精髓。学会放弃就是一种科学,一种求实,一种对我们自己的警…  相似文献   

11.
不少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聋儿怎样才算学会语言呢?有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能模仿几个简单的发音(比如爸爸、妈妈),能在家长的要求和暗示下数几个数(比如从1-10),就以为孩子学会了语言,这是不正确的看法。模仿是语言训练的一种方法,但会模仿不等于掌握了语言。真正的掌握语言是“能交流”,也就是“能听会说”。因此我们在训练的时候要让发音和具体的事物、现象或动作联系起来,尽可能地让孩子学会运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美国名作家布鲁斯在《取舍之道》一书中谈了对放弃的理解,他说:“面对工作,应该学会放弃,学会放弃,就学会重新选择自己。”  相似文献   

13.
永不言输     
太多的时候,我们与幸运之神擦肩而过,与成功之星失之交臂。 在挫折和不幸的交叉口,我们能否对自己说:“我没有失败,我还可 以做里”的话呢? 难道我们能轻易地作出:“我的确输了。我没希望了。”的结论 鸣?不!绝对不要轻易认输,面对挫折和不幸应永不言输! 任何人都不是天才,也不是蠢才,世间的成功没有偏见,对每个 人都有平等的机遇,为什么要轻易放弃成功而不去争取和奋斗呢? 别人能做的为什么我们做不到? 是懦夫吗?是弱者吗?不!没有成功,还有下一次。另起一行就是 第一! 是失败呜?不!世间没有…  相似文献   

14.
学生自学能力一议·亓新平邱彩萍·一位教育家说过:“我们学校应该让学生从学会知识,变为能自己会学知识,从要别人教知识转到自己会获取知识。”如何培养学生“会学知识”和“会获取知识”的能力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去做。一、正确的阅读方式一般的阅读分为精...  相似文献   

15.
我们常常抱怨工作压力太大,太辛苦,收入又太少。刚毕业时的那股朝气,不知从何时起也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机械、麻木、压抑和言不由衷,面对工作,曾经满怀激情,如今却只为了职位和奖金而努力。曾经会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看法,全然不顾对方的身份,坚信自己的善良和真诚会得到大家的认同,现在,却已经能熟练地控制脸部神经,在必要的时候献上一个标准尺寸的甜蜜微笑和让自己听起来都感到肉麻的谦辞。我们的真诚和率性已经不复存在,在压力面前,渐渐变成了职场中的“木乃伊”。  相似文献   

16.
我常常把自己比喻成蚂蚁,比喻成那只默默前行的蚂蚁。你也可能说:“我单脚立地,我实在坚持不住了,怎么办呢?”我的方法很简单,把另外几只脚放下来不就行了吗?生活中蚂蚁多脚着地,十分自然轻松。因为放下了自己的脚,事实上,放得开,这是一种良好的生活姿势。校园里,老师活着,会有许多责任和许多欲望,先进啊奖金啊第一啊……这些东西要老背着,最终有可能累死在校园。生活应该是非常纯朴、简单和自然的,作为老师要学会舍弃自己不特别需要、对教育益处不大的东西,也就是学会放下你的另一条腿,保持一颗自然的心,你才会常有采菊…  相似文献   

17.
遗忘     
学会遗忘,学会痛,学会悲伤,学会长大。——题记一你说,你不喜欢孤单,它会让人想起遗落的往事。我说,我不喜欢喧闹,它会让人忘却太多的往事。我们有不同的性格,甚至可以说是走向两个极端:你活泼如山泉,我淡然似静湖。但我们却相识在一个天高云淡的秋日。“我叫纤若,你好。”你微笑着向我伸出右手。另一只手,放在一块石头上。我犹豫着伸出手,“我叫亦然。”然后我重复念着“纤若,纤若……”是啊,多好听的名字。和你的笑声一样悦耳。二朋友说:你们真令人不可思议。是的,我们承认。我们喜欢坐在那块见证了我们友谊的石头上,一起看日出日落,看花…  相似文献   

18.
在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今天,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引导学生“学”;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授人之鱼,只食一餐,授人之渔,却终身受用。”教师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使他们在广阔空间中学会调适自己,适应社会,才能真正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笔者试图就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高中生》2005,(9)
安琪:为了追寻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是一种勇敢,在人生的旅途中,这样的勇敢将会给我们的未来增添几分成功的保证。然而,学会放弃一些不适合自己的目标,学会放弃一些无法攻克的“堡垒”,则是一种“另类”的勇敢。在人生中,只有善于坚持也敢于放弃的人,才能真正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倾听心语我从小就特别想学拉小提琴,还梦想着以后要成为一名小提琴演奏家。可我生活在一个小县城里,小时候没有条件去学,后来慢慢长大了,学习又很忙,根本没时间去学。现在我已经上高二了,心里特别想考中央音乐学院,想专门去学拉小提琴。但是听人家说,中央音乐…  相似文献   

20.
美女与火炉     
刘祖光 《成长》2006,(5):82-82
我坚持认为,爱因斯坦不仅是位聪明绝顶的科学家,同时也是顶尖的泡妞高手。因为他在推广自己那晦涩难懂的相对论时,说过一个著名的比喻:“一个男人与美女对坐1小时,会觉得似乎只过了1分钟:但如果让他坐在热火炉上1分钟,却会觉得似乎过了不止1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