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阎利华 《考试周刊》2013,(73):29-30
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中国的茶文化传入日本后,经过几代日本茶人的潜心研究和改革创新,逐步形成了集宗教、伦理、美学等为一体,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茶道体系。茶道作为日本民族文化的代表,不仅影响了日本国民的精神文化、建筑风格、陶艺制造和饮食文化,还在其生活习惯、服饰、绘画、插花甚至文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没有茶道,就没有日本文化史。研究茶道,对于了解日本文化、日本社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日本民族就与植物有着不可分割的独特情缘.在稻作文化中可以看到日本民族纤细的性格特点、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对祖先的感恩之情.在花道中,可以看到日本民族那种特有的执着信念,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在日本的茶道中,可以领悟到日本民族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相爱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禅宗文化在中日文化的交流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中国的宋朝到元明时期,日本不但吸收了中国禅宗文化,并结合本土特点形成了具有日本特点的禅宗文化。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茶道中的禅宗茶道,并加以改造创新,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通过对中日茶道渊源和特点的分析来考察禅文化在中日茶道交流中的影响和作用,可以为我们研究文化交流现象提供一定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4.
朱金月 《文教资料》2011,(14):97-98
茶自中国流入日本后,与日本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日本茶道。本文分析了日本茶道的产生与流变过程,并将其与中国茶文化进行了比对。  相似文献   

5.
日本茶道是世界闻名的日本文化名片之一。从室町时代茶道萌芽期到明治维新时期,茶道人口绝大多数为男性。但是,从20世纪初期开始,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茶道人口发生了极大的男女逆转。女性成为了从事茶道文化活动的主力。本文通过对这一现象的社会原因和文化原因的分析,阐明了"家庭的战后体制",即大量家庭主妇的出现和少子化的现象以及"茶道是综合文化"这一理论的确立,是战后日本女性成为茶道人口主力的关键因素;茶道为这些女性带来了无可替代的人生价值,而这些女性为茶道的推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或缺的努力和贡献。  相似文献   

6.
茶道,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典雅致的文化修养,也是日本人接待宾客的一种特殊礼仪。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通过对日本茶道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日茶文化的比较等,分析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所蕴含的各自的民族特性及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7.
茶产于中国,唐时传入日本,并在日本不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日本茶道文化。日本茶道中隐约呈现出"禅"的影像,这是因为禅与茶均由留学僧带回日本,"茶"与"禅"密不可分,孕育了茶道特有的精神境界。日本茶道的四大真谛"和、敬、清、寂"均有"禅"的元素,品茶可感悟"茶禅合一"、"禅茶一味"、"佛法存于茶汤"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8.
朱金月 《文教资料》2011,(15):96-97
日本吸收了诸多外来文化,但始终保持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并将外来文化本土化,茶道即是其一。日本茶道文化是推动经济复苏、传承本土文化、促进心理健康、丰富人生阅历的极佳途径。我们应借鉴日本荼道文化的发展经验。更好地推进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中日作为一衣带水的相邻国家,在很多方面有着共同点,但作为文化特征之一的茶道,中日两国却又着很多不同之处,本文从茶道的历史、表现形式、基本精神进行了深入的对比,从而得出日本茶道与中国茶道的本质区别——空寂与华美。  相似文献   

10.
日本茶道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美学熔为一炉,凝聚着日本文化的精髓。作为一个日本通,周作人对日本茶道情有独钟。日本茶道触发了周作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思考,并对其生活观的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茶文化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日本对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起到关键的作用。中国的荼文化思想吸收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精华,其中儒家思想是主体。日本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中国禅宗的精髓,又结合本民族的特色形成东方独具魅力、体系完整的茶文化——茶道。日本茶道的思想背景是禅门思想,茶道体现了茶禅一味,其核心思想是禅。  相似文献   

12.
日本茶道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美学熔为一炉,凝聚着日本文化的精髓.作为一个日本通,周作人对日本茶道情有独钟.日本茶道触发了周作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思考,并对其生活观的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作为茶文化历史发源地,茶道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带给人们更多的人生感悟,更承载着我国民族的内在精神。因此,英语语言学中渗入中国茶道精神,对发展茶道文化与促进茶道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潘洁敏 《文教资料》2011,(29):96-98
“和”的思想源泉可以追溯到儒道禅三家的核心思想:“中庸”、“大和”、“空无”。重新审视、析解东方的和谐美,对于促进中日两国的和平、繁荣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日本茶道中的“和”为中心展开研究。中国茶文化传入日本后,形成了日本茶道。日本的茶道经过历代大师们的不懈努力,形成了完整、成熟、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茶道.它对荼道形式和禅的教义的重视远远胜过对茶汤香味的追求。日本茶道是以禅宗思想为依托.集建筑园林、书法、插花与点茶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涵盖了日本人的生活规范,是日本人表现其民族审美意识的最高形式..本文通过对茶道各元素的分析.探讨中国和谐思想在日本茶道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日本茶道的特征、茶道的空间感、茶道的礼仪、茶道的美意识,作了文化意味的描述。  相似文献   

16.
日本茶道是将宗教和艺术结合的一门传统文化艺术,在日本世代相传,深刻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活。而研习日本茶道的最高境界就是体会其"四谛",即"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通过阐释茶道礼仪及茶事流程所体现的茶道精神,能深入理解"和、敬、清、寂"的深刻含义及日本人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7.
中国饮茶文化的发展在历史上是随茶叶制造技术而演变,饮茶方式和习惯的不同是随朝代的不同而有变化。主要经历了唐代团茶的煮饮到宋代的末茶点注,明清以来的叶茶冲泡的演变过程。在唐代茶文化的繁荣期,通过传播中国文化的僧人们将中国茶文化传入日本,日本结合禅宗和本国文化传统,完成了对中国茶文化的改造,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的茶文化和日本独特的茶道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中日饮茶文化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饮茶文化的发展在历史上是随茶叶制造技术而演变,饮茶方式和习惯的不同是随朝代的不同而有变化。主要经历了唐代团茶的煮饮到宋代的末茶点注,明清以来的叶茶冲泡的演变过程。在唐代茶文化的繁荣期,通过传播中国文化的僧人们将中国茶文化传入日本,日本结合禅宗和本国文化传统,完成了对中国茶文化的改造,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的茶文化和日本独特的茶道文化。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6,(A4):28-29
茶道与太极拳的文化形成有相似之处,文章运用类比方法,从文化角度对茶道和太极拳演化过程分析说明一种共通的现象:从茶到茶道,茶道的形成逐步演绎为一种品茶文化,从太极十三式到太极拳,太极拳在成熟定型中逐渐成为一种文化意趣;茶道与太极拳皆有原始功能弱化、附加功能彰显呈现多元化的现象;茶道与太极拳都有依托形式成为修身养性的方式,从而茶道与太极拳成为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的文化休闲娱乐项目。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关于儒学、佛教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探讨较多,但关于道家思想对于日本文化的影响则很少关注,或忽略不计。然而在日本历史上虽然道家未像儒学、佛教那样成为日本的官方意识形态,但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则是深入而广泛,可以说道家思想亦潜入日本文化的深层,对日本人的审美意识、文化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茶道乃变装了的道家哲学",道家的美学、伦理、智慧被实用主义地贯彻于茶道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