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书》是一本以书为主题的思想评论刊物。创刊以来,《读书》杂志始终坚持这一办刊定位,成为思想界改革开放的标志和我国期刊界的一个著名品牌,形成了具有中国气派的期刊文化风格,并延续了上个世纪初叶《新青年》、《语丝》、《东方》等著名刊物的文化之风。总起来看,1986年以前的《读书》办刊风格较为平和。1986年以后,《读书》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了明显变化。在沈昌文和汪晖主持《读书》的两个10年间,各自形成了独特的办刊特点。这两个时期的《读书》办刊风格虽有差异,但《读书》的人间关怀和思想锋芒始终没有改变,一直保持着对人与书、文学和艺术、历史和生活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具有提要内容的私人藏书家编撰之藏书目录,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与重要的意义。从文学史与文学批评学术史的角度看,《郡斋读书志》目录体例的创制、图书类目的设置以及序与提要的撰写都反映出作者的文学批评观念。它不仅是一部目录学巨著,也是一部带有文学史、文学批评史性质的札记,是了解宋代文学与政治文化的独特文献。赵希弁《读书附志》在文学批评上对《郡斋读书志》也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3.
《圣经》的修辞观,在本质上属于伦理修辞,不属于言辩修辞。《圣经》的修辞观表现为,追求"诚言",力求"善言",讲求"慎言"。《圣经》修辞观的价值在于,能够反映人类文化的共通性和伦理修辞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贵山书院学约》集中体现了清代贵州名儒陈法的读书思想。陈法认为:读书的目的在于明达义理,变化气质,非仅博取功名;读书要先摒除功利之心,心地干净,才能对圣贤义理有真切的领悟;读书切忌心态浮躁,要身心收敛,循序渐进。陈法的读书观念,对于矫正当今教育出现的种种弊窦,不无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贵山书院学约》集中体现了清代贵州名儒陈法的读书思想。陈法认为:读书的目的在于明达义理,变化气质,非仅博取功名;读书要先摒除功利之心,心地干净,才能对圣贤义理有真切的领悟;读书切忌心态浮躁,要身心收敛,循序渐进。陈法的读书观念,对于矫正当今教育出现的种种弊窦,不无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李大钊的读书学习观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界围绕李大钊的读书学习观展开了持续不辍的学术探讨,取得了不俗的研究成绩,但也客观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今后学界需从开拓研究视野、丰富研究方法、注重研究内容的系统性等方面入手,推动李大钊读书学习观研究继续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7.
林喦:你的散文随笔集《乡邦札记》出版以后,引起了广泛关注。《人民日报》《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周报》都刊发了评论文章。特别是《当代作家评论》刊发了何言宏、吴俊、秦朝晖、苏尼娜的评论文字。今天,请你就《乡邦札记》写作的相关问题谈一下自己的想法。请先谈一谈你的写作观吧!  相似文献   

8.
《圣经》的修辞观,在本质上属于伦理修辞,不属于言辩修辞.《圣经》的修辞观表现为,追求“诚言”,力求“善言”,讲求“慎言”.《圣经》修辞观的价值在于,能够反映人类文化的共通性和伦理修辞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谈读书》和《不求甚解》这两篇文章均是围绕“读书”这一话题展开论述的,论述严谨,但说理特点各异,对其进行比较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读书观和论证技巧。具体的教学可遵循以下教学路径:首先,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画出文中表达观点的句子,概括课文论述的角度,总结《谈读书》《不求甚解》的论证思路;其次,引导学生分别结合课文中的具体例子,比较《谈读书》《不求甚解》在论证方法上的不同;最后,引导学生品析《谈读书》用语雅致、文辞流畅、韵律和谐的风格及《不求甚解》明白质朴、亲切自然的语言。  相似文献   

10.
《金瓶梅》与《十日谈》女性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作舟 《凯里学院学报》2007,25(4):66-67,70
《金瓶梅》与《十日谈》被视为中西方两大奇书,作为反封建主流文化的旗帜性作品,它们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在文坛上得到了充分肯定。而两部作品中众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广为世人所关注。然而,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时代背景,两书的作者在各自的作品中表现出了迥然不同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1.
《论语》中直接涉及语言和文学的语词、语句以及引述、论说诗乐舞、《尚书》、《周易》等材料反映了《论语》的语言观和文学观。《论语》对语言与人的关系高度关注,提出了语言使用的原则及功能。《论语》的文学观则是书面表达意义上的文学观、文化意义上的文学观和美善合一的文学观。《论语》中所蕴含的孔子或孔门语言观和文学观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读书堂集》梁应扬笺注呈现注重文章作法的笺注特色,它对简朝亮《读书堂集》的地理沿革、历史背景、作品对象、文章文意等方亩均有涉及,且注重搜集简氏作品的各家评点,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但是梁氏笺注的过于简略以至遗漏现象,以及述多评少的不足,又严重削弱了其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读书生活》是在共产党领导的“左联”和“社联”的革命文化工作者的影响和推动下,由李公朴等爱国人士于20世纪30年代创办的进步刊物。读书生活》中别具特色的栏目内容,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作用,为今天的知识界提供了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14.
宋洋 《文教资料》2013,(34):22-24
典故词是植根于古代典籍中的词语,古代文献中有关“西狩获麟”的典故及其典故词具有重要的文字学、词汇学价值。“获麟”典故词的产生发展是有迹可寻的,可以从典籍来源、构成成分和词义特征三大方面探究《左传》中“西狩获麟”相关典故语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潘景郑注重古籍版本内容的精善,注重足本和古籍版本形式的悦目。潘景郑的善本观受到了清代善本观和民国时期学术空气的影响,是潘氏在长期的读书和校书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在其论著《师说》中集中探讨了教师及师生关系问题,其中所蕴含的师生观对我们正确认识师生关系及构建当代理想的师生观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学与文化的交融关系,决定了探究文化价值是文学研究的重要维度,文学活动也以其高度的艺术真实性为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视角。《红楼梦》是文学与文化,审美与意识形态高度融合的典范之作,其呈现的文化视角也具有多维多向的复杂性。从传统中医文化与现代生态思想的结合点"中医生态观"的视角品读《红楼梦》的文化意蕴,试图为研究《红楼梦》提供新的视角与切入点,也为弘扬中医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文学与文化的交融关系,决定了探究文化价值是文学研究的重要维度,文学活动也以其高度的艺术真实性为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视角。《红楼梦》是文学与文化,审美与意识形态高度融合的典范之作,其呈现的文化视角也具有多维多向的复杂性。从传统中医文化与现代生态思想的结合点"中医生态观"的视角品读《红楼梦》的文化意蕴,试图为研究《红楼梦》提供新的视角与切入点,也为弘扬中医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朱熹《观书有感》二首以方塘作比,巧妙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全诗语言浅近,形象自然,是凝聚作者多年读书心得的哲理诗。  相似文献   

20.
白族《读书歌》虽然渊源于汉族的梁祝传说,但在人物、情节以及环境、习俗的描绘等层面均表现出与汉族梁祝传说的明显不同。《读书歌》与汉族梁祝传说的差异是白族民众依据自身的生活语境、思想感情和文化传统对汉族梁祝传说进行加工的结果。《读书歌》与汉族梁祝传说的关联和相异既形象地展现了白族文化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也生动地揭示了文化交流过程中接受主体对异质文化的选择与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