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健文 《编辑之友》2012,(6):10-19
出版界的民国题材热,由来已久,且盛行不衰。之前的这股热潮主要集中体现在对民国时期学者、文人的学术和文学创作的挖掘、整理和出版上,经年而下,渐成气候,大家早已习以为常。近年来,这种怀旧风潮逐渐延伸到了儿童题材,由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率先推出的《民国开明国语课本》,沉寂数年后忽然大放异彩、"洛阳纸贵",许多嗅觉敏锐的出版机构迅速跟进,同类或相似题材图书纷纷面市,一时间民国老课本的市场行情如火如荼。2011年9月,海豚出版社推出的《幼童文库》(第一集),由京东商城包销的一万套上市一个月即售罄,可以说在年终岁末再度引发了大家对此的关注,并掀起新的民国童书热潮。业内人士不禁惊叹,民国版儿童读物甚至极有可能与之前的成人类民国题材图书风继续高调延续下去。这些民国版儿童读物大多内容近似,以语文学习、品德修养题材为主,且开本、纸张、装帧设计也大体相仿,封皮一抹牛皮纸的古旧色调,繁简体字对照,竖排,配以人物长袍飘飘插画……这股潮流之所以引人瞩目,主要是相比以往其他成人类民国题材图书,民国版儿童读物的火爆,不仅赚银子、赚眼球、赚吆喝,同时,还引发了出版界、教育界等相关人士以及普通读者一连串的深度思索。时下出版行业有诸多的不容易,其中,最为头疼的就是优秀原创出版资源的萎缩和无处可寻。于是,金字塔顶部屈指可数的名作家被争抢、作品被过度开发;于是,大家转而投入更多的金钱、精力开拓引进版图书资源,甚至在引进版领域也日益呈现激烈的竞争--在儿童出版领域尤其严重。因此,对出版界而言,这股民国版儿童读物的出版热潮,不能仅仅看做是对古董资源出于应急的再开发利用,是一时半会的一剂救市良方,是阶段性跟风造势的一种策略……民国的出版资源,就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其丰饶、多姿、深厚、广博着实让人惊叹,无论是在出版史还是出版实践的层面,对今天的出版事业都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建立此种共识后,回望民国,对于那一时期的出版资源,我们应该秉持一种怎样的"拿来主义"呢?更进一步,由感性的内容资源领域转而引申至理性的人文思想层面,我们又该如何全面、深入地去认识、探讨、梳理、总结民国出版资源中所蕴涵的宝贵经验呢?如何才能在继承的基础上,使其更好地为当下以及今后的出版实践所用呢?本期沙龙,且让我们与下面几位嘉宾一起搭乘这股民国怀旧风,静下心来,就经典重温的话题作一番思索和探讨吧。  相似文献   

2.
儿童读物是图书市场一个十分重要的板块,必须高度重视编辑创意在儿童读物选题开发中的运用.通过创意,在儿童读物出版中充分体现以读者为中心、以儿童为本位的理念,实现对读者的引领.在儿童读物创意中,编辑要充分考虑儿童读物应具有玩具的属性,要“好玩”,让孩子愿意看、喜欢看,充分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让孩子在和图书的互动中获得自己的认知经验,获得发展.要让儿童读物“好看”,需要具备优秀原创内容和精美装帧.儿童读物还要“好用”,同时满足儿童和家长的阅读需求.要结合编辑自身擅长的领域开展选题创意,精心制作,多形态呈现.儿童读物选题还必须坚守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3.
我国图书界出现了以《秘密花园》为代表的成人涂色书出版热潮,这主要是迎合都市人群精神压力的舒缓需求,加之出版社成功的营销策略和社交媒体推波助澜而引发,存在跟风出版、精品匮乏、质量不高等弊端。为确保这股出版热潮持续健康发展,出版社需要不断提高出版水平,保证出版质量;开发作者资源,培养原创精品,并努力创设图书品牌。  相似文献   

4.
赵念念 《出版广角》2015,(14):120-121
国内原创儿童读物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本土原创儿童读物装帧设计成为出版业设计师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对中国文化气息浓厚的"午读·民国课本"系列作品的装帧设计风格进行分析,并探讨本土原创儿童读物装帧设计如何融合中华文化、中国元素,以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兰月 《出版参考》2016,(2):58-59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于1897年2月11日创立于上海,到民国建立之前确立起自己的品牌. 新的历史条件下,商务印书馆提出“服务教育,引领学术,担当文化,激动潮流”的品牌经营理念,并从三方面精耕细作商务印书馆品牌,延展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6.
万滢安 《出版科学》2023,(1):109-119
以民国童书译介出版的经典化策略为研究内核,可以被视为一个管窥知识生产的社会形塑力是如何与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性转向相联结的有效切口。知识生产模式是译介书籍在异域社会文化语境中被现实化和具体化的关键因素,也是译介书籍在主流文化圈被接受认可而获得合法性经典地位的必要手段。话语动态式、书刊互文式、诗性与商业整合式和译创承续式的独特知识生产模式糅合了知识生产的“在场”和“关联场”,合力将源语国的儿童文学经典形塑为目的语国的译介经典。跨民族、跨地域的文学再经典化过程实质上是译介出版知识生产系统化的过程,是中国本土儿童文学独立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韩阳 《出版参考》2007,(9X):20-20
9月10日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在合肥举行了“中少社握手单瑛琪”独家签约仪式,在成功推出各类经典儿童读物的同时,中少也加大原创作品的出版力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一大批"红色经典"相继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到新世纪,这股改编热潮愈演愈烈。但是,几乎伴随着这股改编热潮的出现,对这些电视剧的质疑之声也随之而起。为此,2004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接连下发了《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  相似文献   

9.
2015年出版界出现了成人涂色书出版热现象,这主要是读图时代都市人群解压的精神需求加之出版机构出色的营销策略和社交媒体推波助澜而引发的。但存在着盲目跟风、原创匮乏、质量不高等弊端,亟须确立成人涂色书完善的评价准入机制,并大力提升翻译水平和挖掘作者资源,通过扶植原创精品、拓展出版品种、创建图书品牌等策略来保证这股出版热潮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英国最近出版的《呼啸山庄》平装本在3个月内售出了15万册;新印行的10万册《米德尔马奇》也预计在8周内售完。这股销售热潮是“企鹅丛书”和“华兹华斯版本”之间进行的减价战的结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国际社会都很重视儿童的教育和儿童读物的出版。每个国家都出版许多深浅不同的儿童读物,以供不同年龄层次的儿童阅读。然而出版一部有一定规模的、属于阅读旺盛时期的儿童们的百科全书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而至今尚有许多国家还没有像样的儿童百科全书。儿童百科全书是以学生自读、自查,可大量阅读,广泛阅读,或随手翻上一页开卷有益的书。儿童们从博览中求得快乐,给学习创造“智力背景”。因而作为教育界希望有这样的书,作为出版科普书的编辑希望组织这样的  相似文献   

12.
在“文化热”“人文精神”讨论渐渐淡去之后,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界兴起了民国学术史研究的热潮。而从陈平原、罗志田、正、况森、桑兵、章清、刘龙心等人在学界流传颇广的作品来看,当前民国学术文化史研究的显著精神特征乃是试图通过考察那段学术转型历程,为当代中旧学术找到足以安身立命的伟岸“学统”,  相似文献   

13.
谭春霞 《出版广角》2016,(17):55-57
从2007年起,我国不少学者开始着手研究“民国新闻史”。新闻史研究属于历史学研究范畴,需要大量史料的支撑,而档案史料就是研究的一手资料。然而,由于民国时期特殊的历史原因,民国新闻史料分布区域较为分散,集中整理难度较大;新闻史料基本融合在其他史料文献资料中,难以翻阅查找;近些年,档案修复技术的突破,档案数字化的出版趋势,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出版社与档案馆的业务合作,为“民国时期新闻史料”的挖掘和整理提供了可能性。民国时期新闻史料的整理出版是研究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事实依据,是“隔代修史”的现实需求,对于研究民国新闻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民国中医期刊以重大公共舆论热点为议程的选题策划,有效地把握舆论热点,细化舆论议程,控制了舆论走向.沈伟东博士新近出版论著《中医往事1910-1949——民国中医期刊研究》,以其独特的职业背景对民国上海中医期刊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令人瞩目;其中对民国中医期刊“议程设置”操作的论述,对我们今天市场经济环境下期刊有效利用议程设置理论,发挥舆论导向功能有着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民国档案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非常高,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资料.1949年以来,民国档案的抢救与保护引起学界和业界的关注,整理出版也逐渐走向繁荣.本文以时间为序,将民国档案的整理出版分成三个时期,阐述民国档案出版状况和特征,由此勾勒民国档案整理出版的概貌.  相似文献   

16.
本文整理了现存民国老课本的出版情况,总结了民国老课本的编写特点,然后对现代社会的民国老课本热潮进行了分析,通过探究其中缘由,反思我国教材的编辑出版问题,以期为出版机构出版适合现代社会实际需求的中小学教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概念研究是智慧出版研究的起点,通过对国内智慧出版代表性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对智慧出版概念的研究主要表征为“信息技术+出版”的技术驱动论、出版数据价值深挖的数据支撑论以及智慧(发展)理念指引的理念促进论三种观点。确立智慧出版概念内涵,需要明确其核心“智慧”的含义,更需要将其与相关概念作区分。通过分析智慧发展理念下的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智慧图书馆等概念的内涵,明确“智慧”的内涵,提出智慧出版是以智慧发展理念布局出版发展方向,用战略思维统筹出版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理论创新打造全新的出版生态环境,以新的信息通讯技术(ICT)为支撑实现智能化生产向智慧化生产迈进,为人民提供优质出版产品和深度出版服务,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等的出版模式。  相似文献   

18.
按照国际惯例,出版分为专业出版、大众出版和教育出版.服务于社会精英阶层的学术出版是人类出版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属于专业出版的范畴.中国的学术出版创造过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及至近代,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21世纪以来,中国学术出版迎来了新的美好时代:全社会的知识需求旺盛,学术产品供应与学术产品消费双向增长;学术产品的消费占比将持续增加;当代中国研究引发热潮;中国学术出版能力快速提升.学术出版机构只有恪守用心、专业、创新、共享的理念,才能真正拥抱学术出版的明天,真正拥抱学术出版的美好时代.  相似文献   

19.
依据社会学相关理论考察我国出版职业的形成,可以看出:民国初中期,与近代社会转型相伴而行的出版近代化为出版职业化提供了社会动力:新式知识分子投身出版并逐渐形成的职业意识是出版职业化的内在动力;书业同业组织的职业组织建构为出版职业形成提供组织协调;国家出版法规与同业组织的业规、守则等职业制度的确立是出版职业形成的制度保障.因此,我国的出版职业在这一时期形成是多方因素促成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陈苗苗 《出版广角》2014,(17):21-23
正就儿童文艺工作来说,儿童文学创作者如能结合自己的业务来掌握和体会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就可以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工作,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谁影响出版?教育理念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譬如说,儿童本位等教育理念绝对不仅仅是教育领域的事情,它还会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少儿出版,特别是出版链条上的创作环节。其实,儿童读物的发生、发展本就是教育理念推陈出新的产物,而图画书作为儿童读物的一个类别,其前世今生更与儿童教育理念的发展息息相关。当前,中国图画书市场正面临引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