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读到月照上人的《吉祥之光,和谐奥运》新作,我着实兴奋不已. "飞天奥运五环"--用传统的人物飞天来造型,组成奥运五环标志,是月照上人的创意与发明. 记得两个月前的一个晚上,月照上人过我的画室谈艺,当时我正创作《东方之光》巨作,画面上是九十九只仙鹤,昭示祥瑞,预祝2008年北京奥运会大获成功.我一向倾慕月照上人的线捕人物画,独领风骚,在当代艺术界享有盛誉,那是中同传统艺术的精华,是水墨线条的巅峰;于是我忽然对上人说,假如你也来画一幅大画,祝贺北京奥运会,将画什么、怎么画呢?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6,(17)
正在二十几年的艺术创作实践中,我深感自己受益于早年持续而不间断的临摹之功。正如俨少翁所言:"画读得多了,胸中有数十幅好画,默记下来,眼睛一闭,如在目前,时时存想,加以训练,不愁没有传统。"对我而言,没有俨少翁的好记性,可以读画而过目不忘。我的方法是见到名作,尽量多读、多临、多思,无论构图、气脉还是山、石、树、溪的笔法墨法几熟稔于心,养在其中,其意自得。有朋友说我临研画太苦,但  相似文献   

3.
何光锐 《收藏》2012,(22):86-91
古人云:"画虽一艺,而气合书卷,道通心性"。近世以来,写意花鸟渐成中国绘画之主流形式,自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笼统地说,所有的中国传统艺文学问都是"心性"之学,都是围绕"人"的完善与升华而展开。哲理之承载、心性之呈现,又往往离不开"意象"这一核心要素,所谓"立象以尽意"、"窥意象而运斤",透过"意象"来沟通"造化"与"心源",以达于物我相融、天人合一之境界。而写意花鸟,恰恰在搜妙创真、以意造形、变象达意上显得更为直接、充分和自由。王来文画荷。  相似文献   

4.
《收藏》2020,(9)
正齐白石一生爱画花,他不仅擅长画梅花、牡丹、菊花、兰花,还将牵牛花、鸡冠花、海棠花、玉兰花、山茶花、雁来红等这些别人不常画的花都画出了彩,其中尤以牵牛花色彩艳丽,令人惊羡。齐白石爱画牵牛花,可能与他浓重的思乡情结有关。齐白石曾题画云:"我借山子晓霞山之西大岩之东岩之石,牵牛花常有,花大如斗。"齐白石从50岁就画牵牛花,一直画到97岁,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还痴情于牵牛花。  相似文献   

5.
饶晓晴 《收藏》2012,(1):177
珐琅彩瓷,宫廷风韵,万分彰显皇族气派此套"君子碗"纹饰取材于花中"四君子"之纹饰,并有皇家宫廷画风的神韵,使其具备了典雅高贵的气质。梅兰竹菊是中国传统的寓意纹样,以其自身清雅淡泊、幽芳逸致的品质,被赋予一种人格的力量,显现出清高拔俗的情趣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君子碗"分别以红、黄、监、绿四色作为绘画底巴,选用上等珐琅彩料纯手工绘画完成,釉上珐琅彩与工笔宫廷画风格相结合。精湛的工艺和细腻的绘画完美再现了雍正珐踉彩瓷的风貌,在灯下一照,整个器体宛如一颗颗彩色的夜明珠般透亮,给人以清新高稚的艺术美感。著名瓷器专家曹新民表示,"君子碗"使得君子之风淋漓尽致地体现于皇家御用之物上,  相似文献   

6.
石鲁传奇     
阎正 《收藏界》2012,(12):132-137
(接十期)"失败了的英雄"一般都说国画家容易长寿,六十岁以后见成果,石鲁偏偏在将要出成果的年岁,怀着未酬的壮志陨殁了,不能不说这是一件令人痛心而又遗憾的事情。有的同志在石鲁生前曾善意地指出:"从他文化大革命以后的作品看,缺乏传统功夫,有一些画甚至不易看出画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自成体系的传统绘画,原作重画是中国画创作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我们在一些中国画作品的题款中。经常看到有“重写”字样,有的还把“重写”具体到“第几次写之”或“写某年旧稿”。中国画的肖像画称写真。  相似文献   

8.
杜建新     
《中国收藏》2017,(1):160-160
出身景德镇陶瓷世家,父亲是已故当代著名原景德镇艺术瓷厂老一代艺术家杜浩生,祖父杜晓楼也是景德镇近代绘画界知名人士,继承家父传统在陶瓷的理念上又有了长足的发展,专用瓷质温润如玉。淡淡的墨彩花鸟、仕女、老翁童子画不掩瓷,相互衬托体现瓷绘之美。  相似文献   

9.
《收藏》2007,(2):1-1
“画贵灵变”,陶瓷绘画既要继承传统的精髓,也要把握陶瓷艺术的发展方向。所谓与时俱进,即是“笔墨当随时代”的旨准。文跃的瓷画多把粉彩与墨彩、人物与自然界的景物融为一体,既脱去了传统各式的羁绊,又形成了区别于古人和洋人,别人和超我的独特笔墨语言,表达其对陶瓷文化的感情及思变——求变——灵变的艺术轨迹。  相似文献   

10.
静水流深     
正明代担当和尚有一首题画诗:"如有一笔是画亦非画,如无一笔是画亦非画。"陈传席先生在其《中国绘画美学史》中对担当和尚的这首诗做过如下阐释:"画要类某物,要象形,要有色彩。但这只是画的本身,但画之贵不在其本身。这正如玉,玉之贵乃在从玉的身上看到'君子之德'。"担当在这首诗里,指出画的意旨并不在于形色;若以形色论,他的画是"非画",因为没有一笔是"画";如不以形色论,而以笔墨所体现出的更深层的内容及意蕴论,比如"即禅即画",那么,他的画则笔笔是禅机,笔笔皆是"画"!中国艺术家往往关心的  相似文献   

11.
青年时,《黑龙江日报》刊登了一幅我画的政治讽刺漫画《飞蛾投火》。同一天,华老在《人民日报》上也发表了一幅政治讽刺漫画《飞蛾扑火》。标题只有一字之差,画面构思、思想立意基本一样。当时轰动编辑部,因为一个普通的年轻编辑画的能和大师级的著名画家不谋而合,太不容易了。有的同志戏说,我的画如果再晚登一天。读者肯定认为我的画是抄袭华老的。我听了这些赞扬的话,当时非常得意。我对画漫画有了信心,从此一生也就和漫画有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2.
陶南是一名初三学生,别看她只有14岁,说起话来却像个小大人。"我喜欢写书法,喜欢画国画,书法和国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6岁起,我开始学写书法,10岁学习画油画,后来又喜欢上了国画,我觉得这是一种美的享受,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提升气质,还让我心情舒畅。"  相似文献   

13.
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虽广,不度无缘之人。任经文先生与牛结下的不解之缘实在是深刻而由来之久,牛的精神已是他安身立命行事做人的圭臬,他写了一首《神牛颂》足以表达他的心声:"我属牛,爱牛,藏牛,终生与牛结下了不解之缘。牛,外貌质朴而洒脱,性格倔强而温顺,不藏奸不耍赖,勤奋踏实勇于开拓,不骄不躁,不卑不亢。牛,一生餐风露宿,仅以蒿草为足,别无所求,而对人类则无限地付出,把奉献洒满人间。牛,辛勤耕耘,任劳任怨,虽无奔跑之特长,却有拔山盖世之雄心,有重荷跋涉之壮志。从婴儿哺乳到美食强身,轻装革履,鼓乐渡舟,人的衣食住行与它结下不解之缘。故,人们在诗中画中文中给予应有的赞美和称颂。常把它作为勇猛开拓、忠诚奉献的象征。画家笔下的放牧图,作者笔下的孺子牛,大家口中的老黄牛,案橱陈设中的拓荒牛,用牛命名的地名、商标及十二生肖皆是它高尚品格的赞颂与共识。牛,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近代史有不解之缘: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牛年;一九八五年深圳建市——牛年;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牛年。故,我称牛为吉祥之首!"  相似文献   

14.
梅花开在严冬,以韵胜、格高,临风傲骨、不畏艰险, 冰肌玉骨、傲然挺立而成为我国的传统名花。我非常喜 欢梅花特有的傲骨、清新、深邃,也收集了不少画家画的 梅花手绘封。其中"一代梅师"陆九畴的两枚手绘梅花封 为我所最爱。 在杭州市郊区住着"一代梅师"陆九畴,他淡泊名  相似文献   

15.
朱浩云 《收藏界》2016,(4):83-88
所谓界画,是指用界笔、直尺相互配合划线的绘画方法。鲁迅曾在《致魏猛克信》里说:"古人之‘铁线描’,在人物虽不用器械,但有屋宇之类,是利用器械的,我看是一枝界尺,还有一枝半圆的木杆,将这靠住毛笔,紧紧捏住,挨了界尺划过去,便既不弯曲,又无粗细了。这种图,谓之‘界画’"。中国的界画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早在宋元时期,界画已达高峰,它是中国画的一种,主要以描绘山水楼阁为主。几百年来,它已成为中国古典山水画的一种重要形式,并在画史上独立成科。在清初的扬州地区,曾经出现了一批界画大家,专攻亭台楼阁,他们在画坛盛行"四王"山水的环境下独树一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20,(6)
正傅抱石在艺术上崇尚革新,其以皮纸破笔绘山水,独创"散锋笔法"——"抱石皴",这是中国传统画笔法自南宋李唐创"卧笔侧锋"之法后第二次重要突破。其用笔以速度、节奏更加自由的变化,冲破了传统文人画在禅道观念影响下以淡、寂为特征的"静"美品格,而趋向于"动"的审美倾向。傅抱石破笔乱皴之画初看似不守规矩,实则大象无形、乱而有法!其皴法中,既含有"乱柴""乱麻""荷叶""拖泥带水"等皴法,又都有所变化,从而创造出一种集传统经典于一体的新皴法。正因如此,傅抱石极爱画流泉和飞瀑,并称之为自己的"绝活儿"。  相似文献   

17.
牟建平 《收藏》2020,(5):84-101
荔枝是齐白石一生常画的题材,齐白石曾云:"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王,白菜为菜之王。"可知齐白石对荔枝评价之高。他不仅画荔枝,还爱吃荔枝,并有一段"纤手教侬剥荔枝"的风雅故事存世。齐白石画荔枝寓意吉祥,有"吉利万千"的祝福在里面,也因此受到世人喜爱。他画的荔枝,鲜艳欲滴,色彩夺目,也成为他的招牌画之一。  相似文献   

18.
以虎为题材的中国绘画属中国花鸟画的范畴,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画种。它既要求画者具有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表现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得虎之性情,达人之思想的哲学理念,又要具有很强的造型能力,准备再现虎的性情、运动规律、肌肉变化、环境等,还要掌握笔、墨、色、线等中国绘画的技  相似文献   

19.
<正>一天中午,我和爱人在学校洗地毯,高三教学楼传来"胖老师"的叫喊声,随着声音的沉落,几个"野蛮"女生冲到我的身边,有的把手搭在我的肩上,有的一把抢走我手中的水管,有的则拿起放在地上的橘子就吃……  相似文献   

20.
孙克 《收藏》2012,(5):170-171
人于世间俯仰呼吸,忙忙碌碌,寻寻觅觅,忽忽然一世。自古以来纵是圣贤,或是凡夫,无人能免。然而划心一指,此心即此生,人一生一心,有的用心于致物,有的游心于无物,有的关心于人物,有的专心于事物。心之所在即人之所在,以心为舟,可乘长风破万里惊涛骇浪;以心为笔,可舒长卷画一个五彩斑斓的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