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邮票投姿研究专家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目前邮市套牢者中约有三分之二是散户投资者,大多数人的损失幅度在50%-100%左右。这主要是由于邮市散户投资者的资金和时间比较有限,且对有关邮政政策和邮市投资策略了解不够,故在市场中往往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这里向邮市散户投资者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解套方法。(1)分步解套法。适用于平衡市且套得较深的邮票,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解套时间;缺点是把握不当容易踏空,在大牛市中不太适用。操作原则:一是如果手中有多种邮票被套,应利用版块轮动的特点,集中资金,选择先启动的邮票进行操作,等解套后再对其他邮票一一击破;二是必须在上升通道中低吸高抛,当邮市处于弱势  相似文献   

2.
“这些天你怎么不去邮市啦?”“没啥去头,离解套还远着呢!”这是一位钟情于邮市炒作的散户投资者对我说的话。邮市自2001年4月底“井喷”反弹行情结束后一路下跌以来,许多入市的邮市散户投资者都深陷其中,连一些资深的邮商大户也在劫难逃。套牢了,怎么办?邮市投资者在如何对待邮票套牢面前,却大有研究。  相似文献   

3.
2001年3月下旬邮市出现的“井喷式”反弹行情,仅持续至2001年5月初就宣告结束,紧接着各种邮品价格不断出现下跌,市场人气受到重创,成交量极度萎缩,邮市又明显呈弱市状态。在如此低迷的市场里,邮市散户投资者要想参与邮市的炒作并获取一定收益,不仅是对投资者信心的严峻  相似文献   

4.
邮票市场的高收益性和暴利性具有很强的诱惑力,然而,邮票市场的高风险性又具有极大的杀伤力,令许多散户投资者既怕它,又对它难以割舍。这种高风险性和高收益性是一对孪生子,时刻伴随在邮市投资者身边。那么如何在获利的同时能有效地规避风险,这就需要广大散户投资者掌握以下  相似文献   

5.
2003年即将与邮人挥手而去,在过去的一年中邮市表现如何,成为了集藏者和投资者所关心的焦点。回顾一年来的邮市走势显得非常重要,这是投资者厘定来年操作思路的开端。笔者就2003年的市场表现做一个归纳,希望通过这一总结对继续关心邮市的集藏者和投资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吴刚 《集邮博览》2003,(4):56-57
邮市自2002年春节之后重新陷入低迷,整个邮市大盘已经创出了自1997年邮市下滑以来的新低,各种邮品价格一落千丈,打折邮品遍地可寻,投资者伤心不已,被套者心急如焚,大量集邮者更是远离了曾经陶醉自我的这一片土地,索性当起了旁观者。  相似文献   

7.
相信每一位在邮市里投资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赚钱。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很多人整天忙忙碌碌地买进卖出,然后最终的结果却总是不理想,既浪费时间又损失金钱,大部分人都没有盈利。那么,花了那么多心思和精力去投资邮市,为什么不能换来丰硕成果呢? 道理其实很简单,大多数泡在邮市里的投资者都太聪明。反应太灵敏,看着某种邮票大涨即追高买入,以期快速致富,而看到某种邮票跌幅加大,立即就去抛售,这样的想法虽然是不错的,但散户投资者毕竟还没有能灵活自如地驾驭邮市的本领,这样多次频繁高买低卖的结果,必然被套,越陷越深。邮市和股  相似文献   

8.
《中国集邮》2001,(9):35-35
邮市好比一个大舞台,每种邮票就像一个个演员,无论是主要演员还是一般群众演员,都有轮流上台表演的机会,只不过主要演员上台表演的机会和时间比一般群众演员多些而已。一出戏基本上可分为序幕、展开、高潮、结局几个阶段,而邮市庄家炒作某种邮票一般也可分成几个阶段,悄悄地吸货期间可视为刚刚拉开序幕,邮票价格缓步推高好比是“戏”已慢慢展开,一旦庄家吸足筹码,开始连续拉升邮价,表明这出戏已完全进入高潮阶段,邮市散户投资应格外提高警惕,此时离庄家派发已为期不远,因为一出戏的高潮过后便是结局。散户投资在邮票投资中应坚决回避一些高潮已过、即将曲终人散的所谓强势“热门”邮票,重点关注的应该是那种刚刚拉开序幕、尚未进入拉升高潮的邮票,这种邮票的上涨空间最大,能为你带来可观的收益。  相似文献   

9.
在邮市,每个投资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那就是机会与风险并存。近期的邮市出现了四年多来罕见的飙升行情,应该说机会大于风险。但在这种情况下.邮市中却还是有大量散户投资未能赢利,甚至出现了严重亏损,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邮评是伴随着邮市的存在而存在,有邮市自然就会有邮评,邮评对集邮投资和邮市发展无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邮评者的素质良莠不齐,同时相关部门对邮评人士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以致近年出现不少歪嘴的邮评充斥邮评界,使不少集邮者和投资者深受其害。  相似文献   

11.
宝木 《上海集邮》2020,(4):45-45
3月初,迎春花悄然绽放,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实体邮市仍闭门谢客,但网上邮市却风风火火,无论是集藏者还是投资者均将注意力转移至网上,面对层出不穷的热点,任何关注市场的参与者都不会放弃,以至于一些网站因访问量激增而出现网页长时间延迟打开的情况。鉴于此次疫情对网络的依赖大幅提升,因此今后邮市的网上交易发展空间将更广阔。  相似文献   

12.
邮市见闻(43)     
歇夏期又一次离邮市而去,集邮者似乎恢复了对邮市的自信,表现为:邮市的人流又渐渐地增多,投资者对下跌过度的邮品进行吸  相似文献   

13.
宝木 《中国集邮》2000,(11):18-19
经过40个月的下滑调整,邮市由1997年4月的高峰跌至2000年7月的冰点。漫长的调整之路,使许多邮人失去了集邮的信心,投资者更是远离市场,人们对邮市能否再度重振雄风已持越来越多的怀疑态度,悲观论者更是认为邮市的辉煌已一去不复返。但是绝望中蕴生机的投资准则,往往是不可抗拒的,就在绝大多数人认为今年邮市没戏的时刻,邮市又表现出令人惊愕的走势。2000年8月,随着《小鲤鱼跳龙门》小本票的高开高走,市场人士突然发现市场的潜力是多么巨大,  相似文献   

14.
光阴荏苒,除旧迎新之机,邮人又踏入了新的一年。在新年伊始对全年的邮市进行预测,实在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毕竟政策面的变化频乃、投资者对后市看法的变化,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邮市的潮起潮落。但既然邮市存在着,投资者也希望能够了解市场今后一年的大概趋势,作为市场评论人士,笔者也只能够就市场的发展变化,进行一些  相似文献   

15.
2006年上半年的邮市表现,让集藏者和投资者惊喜万分,因为正当许多人对邮市的走强不抱希望,尤其是长期低迷的状态,令参与其间的投资者输得欲哭无泪之际,甫入2006年的邮市却出现了峰回路转的复苏走势。而且在刚刚过去的半年时间里,无论是炒得热气腾腾的新邮,还是令人提心吊胆的JT邮票,以及存在着销毁利好刺激的编年邮票,均无一例外地显露出回暖的表现。由此,邮市在经历了长达9年的低迷调整之  相似文献   

16.
在2004年夏天一直都比较平稳的邮市,国庆节后却出现连续下滑的走势,以致更多的集邮投资者对邮市发展的信心再次受到动摇,对邮市前景感到迷茫。邮市向何处去?邮市还会不会有大行情?成为当今集邮大众关注和讨论的焦点。笔者认为,目前与邮市有关的政策面虽然还有许多的不尽人意之处,但总体还是朝着向好的方面发展,那么有理由相信,邮市摆脱困境,逐步走强应该为期不远。  相似文献   

17.
邮市在2004年初突发爆发性上涨行情,3月份达 阶段性顶部,吸引了不少散户参与,4月份受挫,6 月中旬介入者几乎全部被套,与2001年的情形如出 一辙,峰谷转换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举世瞩目的 "625"销毁大行动之后,邮市暴涨仅仅维持一二天便 又陷入缠绵格局,邮民们仍在观望徘徊,是对投资品 种的把握不定,是被套怕了,是对相关部门丧失了信 心,是被无良邮商坑苦了,还是对什么利好都麻木不  相似文献   

18.
国庆中秋长假中,上海卢工邮市从9月30日至10月3日放假,10月4日恢复营业。节后,市场出摊率比平时少不了多少,但客流人数减少,因此邮市也似乎就少了几分喧嚣和"活力",游客和爱好者的客流远远超过投资者,外地口音者远远多于本地口音,和前一、二年相比,就连卢工邮市大门外、局门路上"打桩模子"的身影也难以出现,卢工邮市周边星罗棋布的饭店、旅馆的客流寥若晨星,仿佛又回到上世纪末的邮市不景气的年代。今年9月,由上海卢工邮市、云洲古玩城、豫园邮币卡市场和聚奇收藏文化市场4家,在上海聚奇城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久经锻炼的老一代投资者,还是初出茅庐的新生代投资者,面对长期低迷的中国邮市,愈来愈像一群唐吉诃德战士,屡战屡伤,屡伤屡战,侥幸其中几个获得胜利,而绝大部分战死市场。唐吉诃德为理想而战虽然有几分傻气却不失可爱,中国的投资者为利润而战天经地义却似乎有些可怜,他们和唐吉诃德一样,面对  相似文献   

20.
投资邮市,相对而言,在底部区域介入进行中长线投资,要比在上扬行情时介入安全、稳健得多,品种选择的余地也更大、更容易,抓住底部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然而,很多投资者由于总习惯于跟风炒作,追涨杀跌,还有的投资者是对底部判断不准,或对邮市信心不足而错过了底部区域建仓的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