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存在句作为英汉两种语言共有的特殊句型,在句型结构上受思维模式的直接支配。中国人习惯于整体思维,注重整体和部分的和谐统一;西方人擅长分析思维,喜欢先部分后整体;中国人重视感性思维,强调语言的意合,西方人注重理性思维,强调语言的形合。英汉思维模式的这种差异使得英汉存在句句型结构差异较大,掌握英汉存在句所反映出的英汉思维习惯差异,对于英语教学和翻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英汉存在句与思维习惯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对我国英语教学和翻译提供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2.
语言和思维关系密切,思维是语言的灵魂,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探讨英汉思维差异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对英语教学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对比英汉两种语言思维方式的基础之上,通过导入思维模式对比的文化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英汉句子结构差异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集中体现。东西方人们认知方式、思维方式等差异决定了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同时,语言又具有相似性。英汉句子互译的准确性建立在对两种语言语法、语义、句子结构差异的认识基础上。文章简述英汉句子结构差异及其互译技巧。  相似文献   

4.
各民族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造成各民族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差异。这一差异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句子和语篇组织结构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对英汉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形式差异的比较,能使语言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差异,使他们能有效地用英语进行表达,克服交际失误和交际障碍,达到沟通思想、传达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杨江 《文教资料》2014,(12):182-184
语言和思维关系密切,语言是思维运作的工具,思维借助语言得以体现。英汉语言分属不同体系,这增加了两种语言转换的难度。定语从句是一种独特的英语语言形式,在日常的翻译实践中很容易出现问题。本文通过对英汉思维差异的对比研究,分析理清思维差异对各自语句表达的影响,运用汉语句型结构,提出翻译定语从句的方法,希望能够对广大英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英汉思维差异的角度对汉英语言中的倒装句型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如何克服汉语倒装思维障碍和干扰英语倒装句型教学提供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我们应当看到的是,有着多年英语学习经历的当代大学生们,即便是一些英语能力较强的学生,也常常写出一些让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看了觉得匪夷所思的文章。这是为什么呢?究其深层原因,我们认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表达乃至篇章组织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从英汉思维方式差异的角度对大学英语写作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8.
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表达被动意义的形式,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不同,因此,其被动意义的呈现方式也不同。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被动句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翻译例证对英语和汉语被动句的翻译方法进行解析归纳。  相似文献   

9.
英语和汉语在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两种语言在词形构成、句法结构、篇章构架等方面的不同,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很难克服母语表达的思维定势,导致在使用英语表达时会出现中文式句式结构、措辞不当、不伦不类的语法错误.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重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异同,应用英汉比较的方法实施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英汉思维模式的对比分析指出了思维方式差异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造成的影响.其中,作者结合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从词汇、句型、篇章等三方面阐述了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以使学生在写作时能够转变思维模式,写出地道的英语文章.  相似文献   

11.
英语思维和汉语思维有各自特点,英语教学必须重视学习和研究英语文化对英语思维的影响.鼓励学生用英语思维,从而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的语言体系,提高外语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的角度,分析了对中国学生英语议论文段落结构的负迁移现象。提出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英汉语言文化和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知识,引导学生用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来组织英语段落结构,尽量避免汉语文章结构对英语议论文写作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13.
中西思维方式与大学生英语议论文段落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的角度,分析了对中国学生英语议论文段落结构的负迁移现象。提出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英汉语言文化和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知识,引导学生用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来组织英语段落结构。尽量避免汉语文章结构对英语议论文写作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14.
写作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是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一个结果,因而培养英语思维意识是提高英语写作之基。对此重点分析了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及在英语写作上的映射并提出对教学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质疑学生用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已成为中小学英语教学界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思路,但这种思路是建立在对教学大纲及相关理论文章的错误理解基础上的。思维先于语言,并且由思维做出语言选择,因此能够培养的并非英语思维的能力,而是跨文化意识,以此来解决在英语学习中思维方式不同所带来的困难。对教学改革的这种错误认识既已形成,因此迫切需要重新认识其实质。  相似文献   

16.
作者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以语言材料中心的模式,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建构大学英语英汉思维比较学习模型,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比中西文化在词汇、句子、段落方面的差异,讨论了母语——汉语——的负迁移对英语学习者写作在各个层面的影响,分析了产生负迁移的原因,即思维方式的不同。从结构性思维的角度比较英汉表达方式的差异,目的是在英文习作过程中逐步建立结构性思维,使语言的交流与思想的表达能更加完美地结合起来。认为外语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自觉遵守两种语言各自的规律,注意两种语言迥异的外在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中国英语语言特征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英语是一种规范的英语变体。它因受到汉语思维方式及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而带有中国特点,在语音、词汇、句法及语篇层面均表现出其独有的特征。中国英语如果运用得当,在表达中国特有事物中有其独特的作用。我们要将中国英语这一变体理论与语言特征谙熟于心,用以指导英语教学,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使用属于中国英语的语言现象,并纠正不规范的使用英语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汉语负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负迁移是由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中式英语大都源于汉语的负迁移作用。其原因包括:学生的语言知识不完善,不了解英汉语在词汇和句法方面存在的不对应现象。直接在写作中套用汉语的用法,从而导致负迁移;学生不了解英、汉语篇思维模式的差别,受汉语语篇思维模式的影响,产生篇章结构上的负迁移。因此,外语教学中应加强母语与目的语语言系统和思维差异的对比分析,减少和排除母语干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在现阶段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强化学生英语思维意识,科学地运用英语进行思维。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汉换位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